初三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实施步骤

1.选题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他们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话题。另外,在化学教学中,启发学生就某一知识点提出探究性学习的课题,由一个学生提出后,供全体学生参考和选择。

指南

指导每组选定的主题。比如如何设计表格,如何制作调查问卷,如何记录,如何收集数据,如何整理分析数据,如何写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等。在调查常用洗涤剂的品种、主要成分、去污能力和毒性,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练习

每个小组由6-7人左右组成,由组长带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具体分工,比如负责调查采访的,负责整理分析数据的,负责写报告和小论文的等等。教师在组织实践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利用化学课外活动或周末让学生去实地考察和实践,或者学生可以向父母、亲友询问,或者利用网络获取必要的资源,最后将资料收集装订成册,形成报告、随笔等。

4.结果报告

每个小组参与研究性学习结果的报告。会上邀请不同班级的学生代表和老师打分,从中选出优秀的题目参与学校的成果汇报,接受不同导师的提问,从题目的研究中发现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提高。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发展性和探究性,它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关注热点问题,防止学习自由化。

选择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是积累相关材料的过程,也是学生愿意相互比较和参考、讨论并提出自己观点的过程。所以选题聚焦热点,可操作性强。但是,选题并不意味着让学生随波逐流。如果老师疏于引导,学生只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就有可能让学习陷入自由化。比如“嘉鱼县生活垃圾污染及处理现状”这个题目,学生一开始只是在网上搜索资料、查阅书籍,基本一无所获。几乎没有书和资料。网上的信息大多比较笼统,对学生帮助不大。由于学生没有掌握高效快速查找所需信息的指导,大多敷衍了事,最后发了一堆环保资料,很少与题目相符。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和监督,并与学生家长和社会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防止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思想在探究学习中自由散漫。

2.关注有争议的问题,防止学习内容空洞化。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发展期。有争议的话题可以使思维的火花碰撞,产生争议,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肯定与否定的争论中提高思维。比如2009年西南地区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2013年全国出现大面积持续高温天气。很多人认为这是环境污染和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的。对此,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争论,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的增加只影响西南地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2009年西南大旱是否是环境污染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的;2013中国大面积持续高温真的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造成的吗?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让他们在网上查阅书籍、搜索资源,最终得出“干旱高温主要是由全球变暖、大气环流异常、过度城市化等综合因素造成的”的结论,从而丰富了学习内容。通过这样一个专题的探究性学习,可以把化学课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防止学习内容的空洞化,锻炼学生的思维。

3.关注现实生活,防止话题太大。

选择学生亲身参与或在现实生活中经历的化学事件,让学生观察、思考、反思,表达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的专题更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如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嘉鱼县化肥厂氨气泄漏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调查”、“嘉鱼县刘妈河污染调查”、“嘉鱼县三湖练江水库水污染调查”等专题,学生们热情很高。在课外活动和周末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调查,最终形成了对嘉鱼县环境状况的整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同学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很多原本上课不太积极的同学在小组总结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此外,许多学生更喜欢化学课。这种专题研究比较实用,范围也不会太广,避免了因为专题研究的内容太大而导致学生不知从何下手。

4.研究性学习的多元化评价

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重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切记不要太在意结果。这只是初中生的探究性学习,不是专家学者做的研究报告。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评价,不应该只由老师决定,可以由同组同学、不同组同学、老师、家长、社会相关人员综合评价。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如表扬和鼓励,也要有阶段性和渐进性发展的观点。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态度;学生的活动体验;学生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对探究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等。无论采用哪种评价方式,化学教师都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注重评价的反馈功能,建立评价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