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的人物生涯
硕士三年,陈的“超高真空检漏失手一年”换来了一篇相当可观的硕士论文:“氢化物沉淀相场离子显微镜研究的原子探针”。这篇论文引起了导师郭可欣的关注,得到了国际著名表面物理学家、场离子显微镜研究权威、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物理系郑天佐教授和瑞典诺登教授的高度认可,甚至称其为天才。
65438-0986,陈顺利完成硕士学位,留在中科院金属所研究材料表面与界面。65438-0987年,应郑天佐教授邀请,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场发射显微镜实验室,做访问学者,研究材料表面物理。1990年秋,陈进入美国一流的材料研究所——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材料研究所,破格录取为博士生。师从国际著名表面物理学家郑天佐教授和国际著名薄膜材料大师、材料研究所所长梅西耶教授。
随后几年,陈先后被美国真空学会(1992)和美国施乐公司(1994)授予“杰出研究成就奖”。1994年3月,他的博士论文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研究所学位委员会认为是近十年来的最佳范例。他的博士论文“表面原子置换扩散机制”的发现,在表面科学领域引起了轰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科学与新闻》等美国主要报纸纷纷报道,陈应邀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20余次。
陈在材料表面物理研究方面的特殊贡献,使他在美国乃至国际物理学界声名鹊起,贝尔实验室、IBM实验室等几所大学都想聘请他。同时获得世界著名的LosAlamos国家实验室主任研究基金奖,来到世界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地从事材料物理博士后研究,为1994。两年多后,应美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超导科学家教授的邀请,陈加入了德克萨斯超导中心和休斯顿大学物理系。作为学术带头人,他在中心发起了氧化物薄膜材料和界面的研究,并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在铁电薄膜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成果,成为国际知名的铁电薄膜材料实验室。2005年,陈来到他现在所在的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主持多功能材料与界面工程实验室。
如今,陈在世界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在不同国际会议上作专题报告150多篇,有两项成果入选杂志封面。总结和回顾离开华大26年来的学术成就,陈颇为谦虚:“小有成就,大无建树。我只能说我在我的领域还行。”他特别感谢母校华侨大学,说“华大不仅成就了我,也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标——材料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