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论说文
大家经常看到写作的身影,尤其是议论文,通常需要三个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写这种作文需要注意什么?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义利论说文(选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义利1“君子义,小人利”在孔子口中。意思是君子重道德,小人重利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我们身边都有很多君子小人,而在重大事件面前,能看到这些君子小人,能感受到人心。
今年春节期间,我国爆发了一场疫情。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疫情,部分物资因其出现而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人是没有良心发财的。我在新闻上看到,有的工厂为了赶那些假名牌口罩,连夜加工,卖给大众;有的商人因为口罩缺货,把口罩卖到三四百块;更离谱的是,一些私人司机收取高额车费,帮助人们秘密逃离封锁的疫区...多么卑鄙的行为。他们的行为真正体现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也许有人说,你自己怎么了?但他们在获取自己私利的同时,却侵犯了别人的利益,败坏了自己的品质。
在谴责这些人的同时,我更为我们的“君子”感到骄傲。84岁的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发时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但我义无反顾地去了武汉研究疫情。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写了申请,自愿去疫情最严重的医院参与抢救。他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离病毒如此之近,只是为了尽最大努力治愈病人。这些医护人员和之前去大兴安岭灭火的消防员一样,都是在灾难中逆行。他们不怕死吗?不,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父母和孩子。他们之所以坚定前行,敢于面对各种困难,是因为他们心中有正义感。这种“义”是他们对工作、对国家的责任感。人们常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平静的日子,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他们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为什么他们抛下妻子和孩子?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内心有很大的正义感吗?因为义,虽然明知道面前有刀光剑影,有江山,也会有逆风而行的国之君子。
作为社会的一员,在义利之间应该如何取舍?孟子曰:“生为我所欲,义为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疫情前的每一次君子之行,都会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选择。选择你心中的义,坚定前行,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义利之辩2 ——除了义利,还有一个值得活下去。这将支持我度过未来的岁月。
君子义,小人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和利两个字。但如果我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呢?
曾经有一个时代,每一个君子之言都必须有理有据。那时候可能出现过真君子,重义轻利,但更常见的是借义谋利的伪君子,以及装腔作势的迂腐君子。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曾几何时,世事巨变,仁义之名一落千丈,真君子销声匿迹,伪君子真相大白,迂腐之士恍然大悟,纷纷趋利。都说观念更新,义利之辩有了新的解决方法。原来利益不是小人的专利,而是天经地义的事。
时间就是!这是今天一个时髦的口号。企业家用它来刺激生产,这无可厚非。但世人却将其视为指导人生的座右铭,用商业精神取代人生智慧。于是,一个人的生活变成了企业,人际关系变成了市场。
以前嘲笑廉价的人情,现在连人情都变得昂贵稀有了。不花钱怎么能买到一句问候和一点同情心?
但是,没有必要留恋。想靠* * *义说教的形式来纠正当下的流弊,拯救世界,其实无济于事。除了义和利,还有一种不一样的生活。除了君子小人,还有另外一种人格。套用孔子的句式,我们不妨说:以情动人。
义利,看似对立,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于抽象的实体,利益驱使人献身于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忽略了人的利益,模糊了真实的自己。前者把人生变成了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了权利的争夺,却不知人生真的超越了义务和权利。义与利是分不开的,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紧张的,无论是义师讨伐叛官,还是欲望主宰众生。
如果说义代表了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利代表了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爱代表了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提倡自发行动,适时收手,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本色。你不是你所信仰的教义,也不是你所拥有的东西。你是什么只是你真正的自我。“创造”的意义不是奉献或占有,而是创造。创造是人的本性的主动发展,是人在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力量时所获得的。创造不同于奉献。奉献只是完成了外在,而创造是为了实现真正的自我。至于创造和占有,区别就更明显了。比如写作,占有侧重于作品带来的地位,而创作只侧重于创作本身。有真性情的人,只想和人交流,对事物有特殊的品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世界都在为利益而着急,为利益所驱使的时代,他却以一种悠闲的心情待人。我不是指中国的士大夫闲适,也不是指小农保守主义,而是指一种不为利益所驱使,不为物所奴役的生活情怀。还是以写作为例,我想不通一个人为什么要努力等别人。如果你想不朽,一首不朽的诗就足够了。如果你没有这个闲心,你只需要活得舒服就行了,写作只是一种活得舒服的方式。
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你爱的,一个是得到你爱的。我以前很认真,很佩服他把人生的悲情表达得如此轻松俏皮。但仔细琢磨后发现,这种说法的立足点还是占有,所以才会有占有欲得不到满足和被满足的厌倦的双重悲剧。如果我们把立足点转移到创作上,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人生,难道不能反过来说:人生有两大乐趣,一是你得不到你所爱的,所以你可以去寻求,去创造;另一种是得到你爱的东西,你就可以去品尝和体验?当然,人生总有其不可避免的痛苦,重感情轻利益的人的辛酸,是更逐利的人体会不到的。但是,摆脱占有欲,至少可以让人从很多琐碎琐碎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宽容地生活。我无意把美感作为拯救世界的良方,只是表达了一种信念,即除了义利之外,还有更值得的人生。这个信念将在未来的岁月里支持我。
义利论3。学生收到一件证据,人们批评一件表扬,孔子又喜又怒。穿越时空的禅定,跨越千年的警醒:要理性看待利与义。
利益是衡量正义的标准。道德似乎是一种平衡,义在这一端,利在那一端。只有用利益来衡量正义,才能维持道德的平衡。
在危机和道德对抗的时刻,吴菊萍用她脆弱的双手毫不犹豫地托住了从高楼上跌落的幼童。她选择了道德,她选择了义,那双手就断了。她不想像普通人一样,划清利与义的界限。她同时选择了盈利,于是接受了“最美妈妈”的表彰,甚至接受了重赏。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认为利润应该是正义的衡量标准,吴菊萍的选择是毋庸置疑的。利益和义是孪生兄弟,他们的关系似乎是权力和义务。伸张正义后,何伟收利息?像做了坏事一样“讲和”很难吗?
把在城里捡到的贵重物品交出来,在中国真的是一件小事。不需要高调的认可,也不需要主人的奖励和款待。然而,爱国青年杨力在德国却有这样一段经历:水晶小城的市长为了给他弄一枚勋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然发动了100名警察的搜查。市长曾郑重告诉杨力,奖金可以不要,但一定要收下,因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全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尊重。是啊!多做正义,多获利益,这是正义的尺度。那一举措背后不就是全社会对好人好事的认可和尊重吗?
利益是对正义的鼓励。道德就像一朵花,义是一朵花,利是一阵温柔的微风,义被利吹来,道德的芬芳才能发扬光大。
千禧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最高科学荣誉奖”。不知道跨越千年的“接纳”是否还会迎来大家的一声叹息。只是孔子如果再能评论,也只会赞美而已。由于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他养活了千千成千上万的炎黄子孙和世界上几亿人。这个奖对他来说是当之无愧的。更重要的是,国家之所以设立这个奖项,是为了鼓励和号召千千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传承和发扬好人好事。
中国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赛后国家对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进行了奖励,这引起了很多讨论和指责。但与此同时,奖励效应在国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仅激励了运动员创造佳绩,也让“善良”的火炬一次次传递下去——中国女排集体向慈善机构捐款,球员、明星签名穿衣服等募捐活动屡见不鲜。这是对义利最好的诠释,是对道德最好的发展。
跨越千年的冥想,是穿越时空的警钟。流水化为清泉,心中有清澈透明的流水,哪怕是世间的利益。理性看待义利,让道德之花四季绽放。
标签:义利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