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中专哲学论文

从社会哲学视角看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

序言

(一)社会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内涵

“社会哲学”,显然是关于社会的哲学,其主要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社会哲学的视野也指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社会哲学视野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支持,道德教育本身的存在、发展和作用都是以社会哲学为基础的。

道德教育在内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即西方教育理论中的“道德教育”。本文中德育的核心或基本内涵是狭义的德育,但并不排除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必然联系。

工具性≠工具主义

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不等于道德教育的工具论。道德教育的工具性是指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方式和手段在社会的存在和进步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工具性是德育的基本属性,说明它还包含其他属性。在谈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时,并不是否认其他属性的存在。道德教育工具论是指道德教育只起到工具的作用,其工具价值是道德教育的唯一价值,这是对其工具价值的片面理解。

子曰:“道为政,以刑制刑,民免而不要脸;道是德,是礼,是耻,是格。”也就是说,在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中,仅仅运用政治和法律手段并不能真正使人们走上文明发展的道路;只有用道德的力量来引导和规范人,才能让人自觉向善。“正如社会本身产生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产生社会。这篇文章是毕业的纸网收集整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自身的道德品质的集合,反映到社会上就会形成一种氛围。前者的实现离不开道德教育的影响和约束。因此,道德教育自然成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加速社会发展、协调社会各方面稳步前进的手段,体现了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

显然,道德教育具有文化属性,无论是从逻辑角度,还是从道德教育的理想作用来看,道德教育都是成立的。排斥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一味追求道德教育本身的文化属性,是片面和不现实的。当然,如果道德教育只是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工具性道德教育,就局限于培养具体“规格”和教学程序、机械化的漩涡之中。但是,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并不是要否定道德教育的人文气息,而是呼吁不要抛弃道德教育原有的本质问题,以免步入弃本之危,主张道德教育的人文性与道德教育的“工具性”相融合,协调二者使之平衡,而不是单方面肯定和追逐一个或单方面否定和抛弃另一个。

对道德教育价值的理解将影响道德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属性价值,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将是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其有效性的前提。

第二,对道德教育工具价值的再认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入,人们对德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有人质疑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完全荒谬的理论。如果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是片面的,那么质疑这种观点的人提出的相关理论是否正确?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违反了哲学中的对立法则。任何事物都是对立互补的,德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事物的两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一)德育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的区分与融合

伦理学家弗朗科纳认为:“道德是一项社会事业,不可能是个人用来指导自己的发明创造。”有道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的价值可以分为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是指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道德教育的完善,道德修养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建构。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更多地体现在道德教育的人文价值上,道德教育具有文化属性,处于教育与人文的夹心阶段。道德教育的文化属性是道德教育实践发挥作用并实现其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就像一条大河,文化是这条河的源头,是不断注入其中的活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只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却摸不到它的本质特征。只有彻底把握其源头,才能彻底理解教育的本质和要义。”(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因此,德育的人文价值不容忽视,但也不应将其视为德育的唯一价值。

道德教育的外部价值是指道德教育对社会施加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和生态价值,道德教育的外部价值更多地体现为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例如,在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中,道德教育可以培养经济活动参与者的“道德”,维持或促进良好经济关系的可持续运行。这尤其适用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就道德教育的政治价值而言,它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的延续。社会主义未来人才的培养需要德育的积极引导,形成相应的政治立场,保持或发展一定的政治关系。

无论是道德教育的内在价值还是外在价值,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手段和途径。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的道德修养。当然,道德教育的这两种价值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

(二)从德育主体——“人”的角度看德育的“工具性”价值

道德是道德教育内涵中的重要内容。道德的主体是人,道德教育实践的主体都是人。道德和道德教育永远是与人同在的存在方式。因此,从“人”的主体来审视道德教育的价值无可厚非。

道德体系和道德规范存在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中,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追求这样的道德。人们可以对道德规范做出不同的反应。人是德育实施的主体,是德育“工具性”价值的主体。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能否得到很好的体现,取决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它上升为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需要。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需求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五个层次的需求中,有一部分是必须由社会上存在的道德标准来保障的,比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粮仓知礼仪,衣食知荣辱”,生理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是最基本、最优先的需要。这种需要虽然不直接使人产生善恶感或形成道德规范,但却是人的一切活动和道德意识的基础。安全需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