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接受美学》外国文学美学简介

《走向接受美学》外国文学美学简介

这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汉斯·罗伯特·姚斯的重要论文选集。它包括五篇不同时期的文章:1 .文学史是对文学理论的挑战;2.艺术史和实用主义;第三,体裁理论与中世纪文学;4.歌德的《浮士德》和瓦莱丽的《浮士德》——关于问答的诠释学:5.阅读视野变化中的诗歌:波德莱尔无聊诗的实例分析。

第一篇长文是姚斯在1967年成为康斯坦茨大学教授时的演讲。姚斯在1789年担任耶拿大学历史教授时抄袭了席勒就职演说的题目《研究世界历史的意图和理由是什么》只是把“世界”一词改成了“文学”,抄袭了席勒标新立异、挑战传统的意图。这篇文章就是《文学史作为对文学理论的挑战》一文,后来被公认为接受美学诞生的宣言。

在这篇文章中,姚斯从七个方面对接受美学进行了纲领性的概述。

第一,迄今为止的文学史只是作家和作品的编年史。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个独立的对象,它向每个时代的每个读者提供相同的观点。它不是一座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了它的先验本质,而更像是一部管弦乐谱,在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回应,将这篇文章从文字的物质形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现实的存在。一部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体现出来。读者与作品的关系,不是认知与被认知的因果关系。读者是一个能动的因素,作为文学的唯一对象,对作品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价值和地位有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读者成为整个接受美学理论的出发点。姚斯认为,文学史是一个审美接受和审美生产的过程。审美生产是文学文本在接受者、反思的批评家和持续生产的作者中的实现。因此,文学史应该是文学接受和作用的历史,这是由艺术作品动态生成的特征所决定的。

第二,读者的期待视野产生于对类型的认识,产生于对作品形式和主题的熟悉,产生于诗性语言和实用性语言的对立。姚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即使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也无法在信息真空中以绝对全新的姿态展现自己。它唤醒读者对以前阅读的记忆,并把他们带入一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一开始就激起读者对作品的期待,这些期待会在阅读过程中按照文学类型的特定规则或形式得以保存、改变、转移或消失。在审美经验的主视觉中,接受不仅仅是基于主观印象的任意系列,而是在感性定向过程中特殊指令的实现。

第三,读者既定的期待视野与新作之间必然存在审美距离。对新作品的接受是通过否定熟悉的经验或将新的经验上升到意识层面,导致视野的变化来实现的。姚斯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在它出现的历史时刻,期待着它的第一个读者满意、超越、失望或反驳,这显然为确定它的审美价值提供了一个标准。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以及接受新作品所需的审美体验与视野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姚斯强调作品与读者关系的辩证性和可逆性:作品诞生之初并不指向任何特定的读者,而是完全打破了文学期待的熟悉视界,读者不得不逐渐发展适应作品。而当读者对以往成功作品的体验已经过时,失去了欣赏性,新的期待视野达到了更普遍的交流,就会产生改变审美标准的力量,从而影响作品的产生。

第四,对一部作品的历史理解和现代理解在解读上是不一样的。接受历史意识是基于以上两者的调整。姚斯描述了历史接受和现实接受的区别。历史接受方法对于理解文学至关重要。当我们接受一部不知名的作品时,我们总是把它作为一个前所未有的部分,在作者或明或暗地假定他那个时代的读者都知道的许多作品的背景下接受。姚斯认为,对一部作品的时代判断不仅是其读者和评论家的累积判断,也是对作品所蕴含的潜在意义的不断展示,是对作品的历史接受到理解判断的实现。

5.接受美学理论不仅允许人们在其历史理解中构思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形式,而且要求人们将单个作品置于其文学系列中,从文学经验的语境中理解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即理解文学作品之间关系的历时性特征。姚斯引入了文学进化的概念。

六、从文学发展的* * *横断面来研究文学史,平等地安排当代作品的异质性和多重性,反对等级结构,可以找到某一历史时刻文学的主要关系体系。姚斯认为,文学的历史性是在历时性和* * *时间性的交汇处表现出来的,因此可以使特定历史时刻的文学视野得到理解:与文学同时关联的* * *时间性系统是在非同时性联系中被历时性接受的。从文学发展的时间性出发,文学现象的多重性与它们被感知的环境重新组合,所有作品都在文学期待、记忆和作品期待意义的同一视野中相互关联、统一。

七、文学史不仅发生在历时性和* * *时间性中,而且与通史有关系。接受美学对文学社会功能的回答超越了传统再现美学的概念。这类文学的社会功能只有在读者进入其生活实践的期待场,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并对其社会行为产生影响,从中获得文学经验时,才能实现。姚斯认为:如果文学史不仅在对作品的反复反思中描述一般的历史过程,而且在文学演进过程中发现文学的准确的社会构成功能;发现文学的功能,连同其他艺术和社会力量,把人类从自然、宗教和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弥合文学与历史、审美知识与历史知识之间的鸿沟。

另外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接受美学的理论,或将接受理论应用于某项研究。《艺术史与实用主义史》通过对历史上各种观点的考察,深刻地展示了艺术史与实用主义史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艺术史作为一部接受史的特征被考察。《体裁理论与中世纪文学》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西方体裁理论和中世纪文学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歌德的《浮士德》和瓦莱丽的《浮士德》运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从问答解释学的角度和历史调整的高度对两部浮士德作品进行比较,批判了传统比较文学的非时间性偏见,从而摆脱了选择的随意性。《阅读视野中的诗歌》是运用接受美学理论批评诗歌的一种尝试。作者通过对波德莱尔的抒情《累了》的批判性解读,将理解、阐释、直接接受和反思性注释融为一体,区分了初级的美感阅读视域和次级的反思性阐释阅读视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层次的历史阅读。这是一篇典型的细节分析论文,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