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浦村纸

南北朝是指从东晋灭亡到隋朝统一(420 ~ 589)的170年。这

南朝依次为宋、齐、梁、陈。从北魏统一华北(439年)开始,北朝分为东魏和西魏,先后被北齐和北周取代,最后被隋朝统一。这一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尤其是南朝文人诗歌,成就远超北朝,成为唐诗全面繁荣的必要准备和过渡阶段。

南朝文人诗歌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刘崧时期是第一阶段。即东晋时山水诗逐渐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蔚然成风。

这一时期山水诗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文人崇尚隐居山林的反映。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无论在野还是在野,文人大多以隐居为清高,以山林为世外桃源。所以他们在诗中描写山川之美,以寄托自己的感情。其次,东晋以来,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贵族地主到处建造花园和别墅,过着悠闲的生活。在他们的玄言诗中,出现了山水诗,借助自然山水表达老庄哲学。这一变化是由东晋后期的尹忠文和谢混领导,谢灵运完成的。代表作家有谢灵运、颜延之、鲍照,被称为“元嘉三杰”。其中“有才有才”的鲍照,不仅创作了豪迈豪放的诗歌,也为七言诗和杂诗的发展繁荣开辟了道路。齐、梁初为第二阶段,即“永明体”的形成和兴起阶段。当时的著名诗人沈约、谢朓等将音韵学的成果运用到诗歌领域,形成了永明强调格律和对仗的新体诗。梁中期至陈末为第三阶段,即以文帝萧纲、梁、为代表的“宫体诗”繁荣阶段。“宫体诗”多描写女性和龚燕的生活,风格清淡柔和,但在诗歌形式的发展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北朝文人的诗远不如南朝。后来由于南北双向交流,北朝诗坛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北朝以后,庾信人的诗风由前期的绮丽转为刚健,体现了南北诗风的初步融合。

一,谢灵运与山水诗

晋宋时期,诗歌中描写山水的成分逐渐增多。比如谢混的《游絺疵》,玄学色彩比较淡,集中刻画了山水,令人耳目一新。再加上“本位如德”的玄言诗淡而无味,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当谢灵运为消解政治失意而写下大量山水诗时,立即被人们接受和模仿。由此,山水诗终于从玄言诗中独立出来,谢灵运是第一个建立山水诗派的著名诗人。

谢灵运(385-433)生于杨霞,辰君(今河南太康)人,居会稽(今浙江绍兴)进士之南。他是谢玄的孙子,18岁,人称“谢”。谢灵运出身名门,年轻时受过良好的教育,以才华著称,也热衷于政治。宋武帝和金朝建立宋朝后,谢灵运的爵位被降为闲侯,他非常不满。雍三年(422)三年,出任永嘉(温州)知府,于是“随意徜徉诸郡”...他游的是诗,使他的意思模糊不清”。他辞官后隐居宁(今浙江上虞),经常出入深山峡谷,探寻揽胜。元嘉八年(431),宋文帝任命他为临川刺史。被弹劾造反,流放广州,当即被杀。

谢灵运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他对山水景物的成功刻画上。他的大部分山水诗是在他成为永嘉知府之后写的。在这些诗中,他以一种高中生的闲情逸致描绘了永嘉、易慧、李鹏湖等地的自然风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如“白云抱幽石,青瓦妩媚清”(《舒宁初后》),把山中美景写得拟人化。云石相依,白绿相间的色彩点缀其中,构成了一幅非常动人的画面,有着淡淡的悠远气息。再如“春晚青岩高云高”(《入栗鹏湖口》),描写了晚春的风雅,“野沙岸清,天高秋月明”(《楚云县》),秋夜的辽阔,“明月照雪,北风强凄然”(《老年》),以及冬天的寒冷等等。这些散见于各种文章中的“名章名句”,清新流畅,真的是“初如鞭毛,自然可爱”(《石楠颜延之传》引鲍照),可见作者在描绘超越前人的景物方面的巨大成功。但是,谢灵运的诗虽然有名,却鲜有佳作。主要是,他的一些诗歌不能不通过山川河流来谈论玄理(包括佛教),但他们对玄学的谈论往往显得呆滞或迂腐。我们可以从他的代表作《爬池上楼》中窥见其山水诗的基本格局和风格;

洪飞潜在而迷人,听起来很遥远。云以云浮为耻,江河深沉。

讲道德,讲智慧,是愚蠢的,但不负责退耕。偏贫海,卧狂空林。

枕梅时节气候,万暂窥。竖起耳朵听海浪,抬起眼睛看上面。

情景初起,风阻,新阳变旧阴。池塘里长出春草,园柳变成鸣禽。

齐琦伤害了这首歌,他感到虚弱和悲伤。永生容易,独居难。

举行演习不是古代独有的,今天也没有无聊的标志。

这首诗是在永嘉写的。全诗先描写官场失意,后描绘春色,最后写出隐居的愿望。其中“春草长在塘里,柳变成鸣禽”这句话可谓神来之笔,一直为后人所欣赏。结尾写的是孤独的煎熬,突然用《周易》“隐居不世不无聊”的哲学把自己送走了,看似曲折,其实挺不自然的。

谢灵运的山水诗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他把自然山水作为独立客观的描写对象,而不是作为主观感受的载体。与陶渊明的诗不同,它不把主体的情感倾注到它所写的景物中,而是客观细致地描绘山水,力求造型逼真。其次,在艺术表现上,谢石善于把握景物的特点,描写细致入微,尤其是写静态的画面,往往用简洁准确的动词来表现,所以宁静而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语言的过分雕琢,对新奇、对偶、典故的追求,所以就整篇文章而言,有不少不足之处。谢灵运的山水诗通常采用“记行——写景——抒思”的三段式结构,一侧变化不大。前面和后面的部分往往比较枯燥,有价值的部分主要是风景的中间部分。这样的结构必然会导致名句不名文的缺陷。

总之,谢灵运是第一个扭转玄学派诗歌风格,开创山水诗派的诗人。他开辟了诗歌表达的新领域。当时和后世的许多诗人,如唐代的谢惠连、谢庄、唐慧秀、谢朓、王维等,都深受他的影响。同时,他以极端表象描写事物、力求新奇的风格,客观上提高了他描写事物的能力和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为千古体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钟嵘称之为“元嘉之杰”(诗)是有道理的。

第二,鲍照

鲍照(414 ~ 466)出生于东海(山东郯城)。他生来“孤独而卑微”,天赋不多,功名欲极强。二十多岁时,为了谋求一个官职,他曾向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表达自己的抱负,被赏识为国家的侍郎。后来,他被任命为中国书法家、秣陵牧师等等。大明五年(461),参军为临海王。后来刘子颢被准予死刑,鲍照也死在乱军中。

鲍照一生政治失意,但作品在当时颇有名气,尤其是诗歌。他的乐府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苍劲有力,是对建安文学传统的良好继承。

鲍照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门阀制度压制人才的强烈不满和愤慨。如《准-很难去》第六:

不能吃案,拔剑击柱叹。她的丈夫什么时候能活着,安什么时候能垂下翅膀?抛弃办公室,回家休息。出门告别,黄昏还在边上。睡前来个前戏,看女人们在机器里织布。自古圣贤贫贱,更何况我们这一代人孤直!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贫穷诗人在仕途中被压抑的痛苦。语言简单,情绪激愤。拔剑撞柱的动作,丈夫挂翅的呼号,归乡隐居的向往,贫穷孤独的叹息,都一气呵成地表现了抑郁悲愤的情感变化。悲而不郁,失望而不郁,自有豪放豪放的风格,体现了作者悲愤自尊的精神状态。

鲍照的一些诗歌反映了边疆战争和征兵生活,表现了他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如《代从纪北门行》:

羽从侧亭,篝火入咸阳。骑上战车展开双臂,分兵救北。

是强,而鲁阵是精而强。天子按剑,使者隔空相望。

雁行石径,飞渠锉。小顾流汉斯,京佳披双虎。

疾风骤起,飞沙走石。马的毛会像刺猬一样收缩,它的角也无法伸展。

危难之际见臣节,天下大乱,忠义之士。投己知主,死是国丧。

诗开头渲染了敌人入侵的紧张气氛,中间描写了行军途中的寒冷和艰辛,最后歌颂了战士们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是一首优秀的边塞寒诗。

此外,第六部《仿古》描写了他的农耕生活,表达了他对自己不能施展才华的怨恨,也表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在清幽僻静的地方,又冷又阴;北风伤筋动骨,飞鸟惊惧忧。年底给井,追课程。地租送到函谷关,兽木送到森林里。河水还没开,关陇积雪已深。扇官员耳光是要罚的,看官员侵犯是很丢脸的。并没有占轩便宜的意思,而且今天傅剑还在。

笔触强烈、感情充沛、音节错综复杂是诗歌的主要特点。鲍照善于用自由豪放的风格,把激情如火地倾泻出来,形成震撼人心的气势。此外,他还写山水,作奇谲瑰丽之词,形成了雅、雄、猛的艺术风格。杜甫在《春忆李白》中称赞“君意宝从军”,正是就这种风格而言。

鲍照也是一个大力研究和创作乐府诗的人。他汲取民歌的丰富营养,创作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成熟的七言乐府诗,为后来七言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鲍照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不仅以丰富的内容充实了这一形式,而且将曹丕的用韵由逐句改为隔句,并能自由变换用韵,为七言诗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后,七言体在南北朝文人的诗歌中逐渐发展起来。王闿运的《八代诗选》十二卷至十四卷,专门选取了齐至隋的这类诗歌,称为“新体诗”。所以后人也称永明体为新体诗。永明诗人大胆探索和创新诗歌形式,表现出可贵的创新精神。

第三,谢朓与新诗

谢朓(464~499),字轩辉,陈郡杨霞(河南太康附近)人,是谢灵运的亲戚,人称“小谢”。他的曾祖父是谢安的弟弟,他的祖先和父亲都是刘宋的亲人,他的母亲是的女儿长城公主。谢家世弥足珍贵,但他好学,所以名声很好。因此,他曾在景陵王小的官邸居住,并在朝廷担任重要的文书职务。又任宣城太守(所以后人常称他谢宣城),最后任尚书中臣。他因拒绝参与朝廷大臣和弗朗西斯科五世策划的政变而被陷害杀害。

谢朓诗歌的主要成就是山水诗的发展。他的作品继承谢灵运,走向成熟。比如他的代表作《晚去三山归望京城》:

八喜看长安,河阳看泾县。太阳落山了屋顶高耸的屋脊,京城的房子没有那么高高低低。

夕阳的残云像彩霞一样散开,澄明的江水平静如练白。喧闹的鸟鸣覆盖了春天的春天,各种各样的鲜花铺满了郊外的乡村。

我将远离首都留在乡下,我想念已经停止的快乐聚会。当归期到了,我惆怅,泪水如雪珠般落下。

了解家乡谁还能保持原样?

诗人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把一望无际、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编织成一幅明亮和谐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色彩、声音和气息。而这美丽的景色,加上诗人的思乡之情,深刻而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烟雨散尽成美景,江面静如练”这句话代代相传。和谢灵运一样,谢Cys也有很多关于风景的名句。如“天知舟,云辨树”(《宣城县出新林铺至板桥》),“鱼戏新莲,鸟散花落”(《东游》);以及“望寒城,则平而猛”,(《望宣城郡》)等。,清新悠远,像水墨画一样,给人很大的美感。

谢朓学习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对景物刻画细致逼真。但相比较而言,谢朓的山水诗更具创新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谢诗中的山水偏离了仕宦生活,他往往刻意求山水忘世;小谢诗歌中的风景总是与主体情感的表达相统一,对寺庙、亭台楼阁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常常与抒情相融合。其次,大榭的山水诗,在记游写景之后,总是拖着一条形而上的尾巴;小谢的山水诗完全摆脱了玄言诗的影响,达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境界。第三,与大榭所写的丰富、精致、典雅、厚重的诗歌不同,小谢的诗歌少了繁复的词句,形成了自然、平淡、清新、优美的艺术风格。此外,谢万的诗歌音调和谐,声韵洪亮,用词优美,对仗工整,体现了新诗的基本特征。他的新体诗对唐代绝句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严羽的《苍施琅话》说:“谢朓之诗,有一整首诗,形似唐代。”唐代一些著名诗人非常重视谢朓的诗,尤其是李白,多次引用他的优美句子。所以有人称李白为“一生谢宣城第一人”(王世贞《诗品诗论》),可见谢朓诗歌的深远影响。

然而,谢天的诗歌也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他的十首诗《永乐铭》和两首诗《夜听妓》,是典型的宴席无聊之作。除此之外,还有钟嵘所说的“开头好,结尾文章太多”、“意锐而才弱”等缺点。

第四,于欣

庾信(513-581),南阳(今河南)新野人,他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和流放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他早年在南朝的生活,恰逢梁朝建国最稳定的阶段。庾信早期的诗歌以娱君为主,思想清淡单薄,是宫体诗的重要作家。梁元帝圣三年(554)。奉命去西魏,被扣留在长安。后入北周任职,古为骠骑将军,任同部将军。虽然在职位上受到尊重,但屈服于敌国,内心感到非常屈辱和痛苦。这一经历使他将南朝诗歌的丰富遗产与北方文化中的健康精神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北文学合流的新趋势。

庾信后期的陶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切思念和隐忍污耻的复杂人生情怀。因为诗人的真情流露,他的很多诗都没有雕琢的痕迹,虽然用了很多对仗,但在流动中却有一股清新之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准咏怀》27篇。如第26首歌:

抑郁远,凄风苦雨尘多。关上门白开车,城影入黄河。

秋风在苏武,冷水送荆轲。带着怒气说话的人,在清晨歌唱。

前四句描写的是北方的景色,苍凉广阔;最后四句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压抑又悲壮。诗中用了送别苏武、送别荆轲、项羽自杀三个典故,表达对祖国的哀思。这是庾信后期诗歌的中心内容,在很多篇章中都有表达,只是表达方式不同,比如“关羽爆料,中国使节不曾经过。”胡佳的《含泪歌》、《羌笛的《断肠歌》(第七首《我要咏我心》)和《我还想着建水,终于想起武昌鱼》(第八首《秦、永丰二殿下表心声》)可谓抒发情怀。孙的《庾信》诗说:“苦心辞赋,向谁谈?“你愿意被贬到咸阳吗?可惜好多人才开了府,一辈子都惦记着南方。”对庾信后期的心境和诗歌作了高度的概括。这些作品描述了关雎对家乡的思念,是其诗歌中最感人、最有价值的部分。

由于思想内容的变化和北方文化的影响,庾信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前期的华丽柔弱到苍凉悲壮、苍劲深沉。如“云静止,秋华盖欲飞”,“轻云飞扬,明月动弓弦”(《准翼怀》),“胡家夜离警远,马无声”(《与赵王在峡见兵》)等诗,在南朝诗歌中并不多见。庾信还善于运用典故,可以贴切而不露痕迹,起到了扩大诗歌容量、启发读者联想的作用。

庾信后期的诗歌也在格律上有所发展。从他的七言新体诗的分句数、章法、对仗来看,他已经是唐代七言律诗独树一帜的开创者。刘熙载曾说,庾信的《叶舞条》与开唐七律。

总之,庾信是一位融合了南北朝文学成就的作家。他借鉴了齐梁文学的音律、对仗等修辞技巧,接受了北朝文学的雄浑风格,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为唐代新陶体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杜甫赞曰:“庾信文章老而有成,凌笔法纵横。”(《戏为六绝句》)是对庾信后期作品的正确评价。

五、南北朝民歌

继《诗经》的民族风格和汉代乐府民歌之后,南北朝乐府民歌是人民群众又一批集中的口头创作。由于南北长期对峙,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风俗,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南朝时期优美缠绵的民歌,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反映了北方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习惯。南朝民歌中的抒情诗《喜州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诗《木兰诗》分别代表了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1)南朝民歌

郭茂谦编纂的《乐府诗》、《清商歌》中,保存了南朝的大部分民歌。主要有吴歌和戏曲。吴歌***326,西区* * 142。吴歌主要产于长江下游,以建邺为中心。建邺是东晋至南朝各朝代的都城。乐府当局把附近这一带的民歌收集起来,整理后配以音乐,就是武声歌。吴升的歌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但更多的可能出自城市普通市民之口,所以大多带有市民文学的特征。戏曲起源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地区,以江陵为中心,其旋律唱法与吴歌不同。此外,戏曲的时代略晚于吴歌,以齐梁为主。

现存的南朝民歌内容比较狭窄,多为情歌,因为南朝民歌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山川秀美,鸟语花香,自然风光优美,物产丰富,商业发达,经济条件雄厚。青年男女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产生怀旧的情绪。

吴歌的特点是艳丽而柔弱,她常常表现出羞涩而缠绵的情态。最重要的有《子夜歌》、《子夜四季歌》、《读书曲歌》。有42首* * *子夜歌,据说是东晋一位名媛原创的。它们的内容或表达方式表现了对爱的渴望,如“长夜无眠,明月几燃。”我想听到零散的呼叫声,我应该在空中许下承诺。”或者对忘恩负义的男人表现出反感,比如“凡事三思,眼见眼前果不齐整。“死鱼为浊水,悠悠深情。”还有《子夜四时歌》、《读书曲歌》,都用清新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细腻的感情,风格华丽柔美,哀婉缠绵,真实再现了江南女性在爱情问题上的复杂心态,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戏曲更多的是写临水船上乘客和商人的离别之情,反映了比吴歌略宽的生活,比吴歌更直白活泼的风格。如《那霸海滩》:

桓温下到扬州,把他送到江津湾。我希望我能休息一下,我最终会报答你的!

收拢的时候更容易找到杆子,收拢的时候更安全。各自都是当官的,那结局是什么?

男女呼应!女子的歌声传递着真情实感和天真的愿望;男人的回答流露出不自觉的遗憾和悲哀。

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结构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子夜歌》所言:“慷慨出清音,明翻自然”,“不知歌之美,而言之意”。优美的歌曲随便唱,不雕琢不做作,把心中挥之不去的感情真实细腻地表达出来。双关语的大量使用是南朝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尤其是在吴歌。双关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同音异义词,如“偶”用莲藕,“惜”用莲藕,“思”用蚕丝;另一类是谐音,如用布衣之马撑船木偶之马,用关门之门撑船关心,用黄连之苦撑船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也使表达更加含蓄委婉。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经过文人打磨的抒情民歌《喜州曲》。这首民歌的内容是写一个少妇的相思之情,穿插着不同季节的景物变化和对女主人公的活动、服饰、容貌的精妙描写,极其楚楚可怜,却委婉含蓄。全诗基本上是四句韵,运用了连珠格的修辞手法,形成了婉转的旋律。这种特殊的音韵美,有一种如歇的效果,与诗中的情景相结合,回味无穷。这首诗是南朝民歌中“最艺术的一首”。

(2)北朝民歌

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乐府诗集》中,是当时北方民族为即时演奏而制作的军乐,故称“鼓角之乐”。北朝民歌多为北魏以后的作品。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北方的歌曲陆续传到南方。齐梁以后也经常用于宫廷娱乐,到了梁朝被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所以被称为“鼓角之乐”。

北朝民歌多由北方少数民族演唱,后被翻译成汉语。所以《杨柳枝歌》里有“我是陆家的,不懂汉族儿歌”的说法。有一部分是北方人直接用中文创作的,但也不排除有少数是北方汉族人的作品。因此,北朝民歌是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

北朝民歌数量不多,但其内容广泛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鲜卑人为主的北方民族的生活环境与南方人不同。北方大部分地区是平坦的沙漠和草原荒野,因此诗歌中的场景具有北方辽阔的特点。如《智利歌》:

赤乐川,背阴山下,天如穹窿,笼盖四野。天苍苍野,风吹草动见牛羊。

短短27个字,描绘了辽阔的草原风光,境界恢宏壮阔,可谓千古绝唱。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人民生活悲惨,所以诗中也反映了动乱带来的辛酸。比如:

可怜的人,带着死亡的担忧出门。在狭窄的山谷里,没有收集到骨头。

(《企业隐喻歌曲》第四首)

建安诗中常有“尸横于狭谷,尸骨未收”之景。北朝乐府民歌在反映乱象上与建安时期的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悲歌悲泣,令人颤栗。

北朝民歌中,至今仍有不少反映流放、流放生活的思乡作品,如《龙头歌》:

甘肃山区的水,在山下流离失所。以为我是一个人,来到了空旷的田野。

早上从欣城出发,晚上睡甘肃。不说什么冰冷的话,舌头滚进了喉咙。

长头流水,呜悲咽。看着远处的秦川,我的心被切断了!

这首歌深刻地反映了流离失所的痛苦和思念家乡的感觉。千百年过去了,读起来还是很痛。

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长期的战争状态,培养了人们勇猛刚毅的性格和侠义尚武的精神。这种精神经常在诗歌中得到体现。比如:

新买了一把五尺刀,挂在中梁上。这出戏一天演三次,由十五个女人来演。

(《琅琊王之歌》)

运动员必须是快马,快马必须是运动员。足尖跋黄尘,再别雌雄。

(《折柳歌》)

歌曲都体现出刚猛刚烈,充满阳刚之气的特点,与南朝民歌形成鲜明对比。

北朝民歌中有许多反映爱情和婚姻主题的作品。这些民歌坦率直白,朴实浑厚,与南朝的浪漫歌曲大相径庭。如:“月明星落。你要来就告诉我一声!”(《陆驱与乐控》)“男女生于一地,愿有两成人”(《赶歌》),对男女婚恋的态度大胆而挑衅。反映婚姻问题,大多是女人想早点结婚,比如“老太婆不嫁,就叫天庭”(《地驱乐歌》),“老奶奶不嫁女人,就得孙子抱”(《杨柳枝之歌》)。这些歌直白简单,没有翻唱,没有羞涩。

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品是《木兰诗》。这首诗原本是北朝的人所传唱的,但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了隋唐文人的打磨。

《木兰诗》成功地塑造了木兰不朽的艺术形象。木兰是一个深闺少女。在祖国需要她的时候,她挺身而出,代替父亲参军,女扮男装,在战场上驰骋了十几年,立下了汗马功劳。凯旋归来后,他谢绝官职,回到家中,表现了自己淳朴高尚的情操。她把对亲人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结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坚毅、淳朴等优秀品质,表现了女性对平等、独立、解放的渴望和理想。

《木兰诗》艺术表现的特点是:第一,描写复杂简单;

细节如泼墨,如出征前对鞍马布局的描述、归来后的描述,从而营造出一派繁忙景象和温馨欢乐的气氛。战场上的描述只有寥寥数语。其次,通过人物的动作和氛围,刻画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叙事和抒情完美结合。此外,重复、排比、对偶、问答等句式,以及重叠、比喻、夸张等手法的运用,都有助于塑造花木兰的形象。虽经后世文人润色,但全诗活泼清新,苍劲有力,仍保留了民歌的本色。不愧为流传千年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