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环境保护论文

灌木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

摘要:大规模的交通、水利、采矿等工程建设给自然界留下了大量裸露的边坡,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探讨了边坡生态防护的理论体系,并在分析生态防护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灌木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防护灌木边坡生态环境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地貌植被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弃土、弃石、开挖会留下大量裸露的边坡,以求和谐的自然环境。这些斜坡有的是石质斜坡,有的是土质斜坡,或陡或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土质边坡在排除环境干扰的情况下,具有自我修复和恢复的能力,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能及时达到防护和绿化的效果。岩质边坡由于缺乏植被生长条件,更难自行恢复[1]。有鉴于此,只有借助人力才能加快恢复进程。利用植被来稳定边坡,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态学上称为边坡生态防护。近10年来,人们开发了多种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不仅能起到良好的护坡作用,还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之美。不同于以往的工程防护措施,它可以与传统的边坡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以边坡的长期稳定为目标,保护当地的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恢复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管理工作量,主要依靠植物根系与土壤的粘附和根系之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边坡生态防护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有效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具有生态效益[2]。

边坡生态防护的主体是植物。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豆类、草类等草本植物[3],对灌木、乔木等木本植物的研究很少,在实践中也不是很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态保护方面有自己的优势。通过分析草本和木本植物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重点阐述了灌木的应用前景。

1生态保护理论体系

生态保护的目标之一是让植物正常生存和生长。但长期以来,人们仅以树木或草坪在恶劣自然条件下的存活为研究目的,并在栽培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形成了种植带、土工布、立体网、草袋、保水剂、生根粉等一系列不同条件下的施工技术或工艺[4]。现代生态保护工程不能只以植物生存为目标。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护坡施工后,有些似乎达到了生态防护的目的。从表面上看,植被得到了恢复,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久而久之,由于植物之间的恶性竞争或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植物的生长潜力逐渐减弱,群落开始退化,刚刚恢复植被覆盖的土地就会退化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5]。

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的综合生态功能,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至关重要,其关键是护坡植物的选择。下面研究在不同坡度上制定物种公式应遵循的原则。

1.1遵循植物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

植物的生态习性是指植物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气候生态条件、土壤生态条件和生物生态条件。气候和生态条件(光线、湿度、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繁殖,决定植物能否顺利度过冬夏;土地

土壤生态条件(养分、肥力、结构、pH值、盐分等。)与植物生长密切相关。生物和生态条件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关。如果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的生长就会受到阻碍,甚至退化。所以在选择植物时,要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

1.2维持物种多样性,建立自然群落结构。

目前,学术界对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许多假说,如冗余物种假说[6]、零假说、特异反应假说、铆钉假说等。,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没有完全的共识。大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物种多样性是衡量群落稳定性的重要尺度。在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的群落中,物种之间往往形成复杂的关系,植物链或网络往往更加复杂。当面临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或社区内人口的波动时,社区有一个强大的反馈系统,可以缓冲干扰。一个物种发生病虫害,不可能传染所有物种,也就是病虫害不容易传播。植物自然群落结构是草、灌、树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复杂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总体上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强。即使群落中的一株或几株植物死于病虫害,其他植物也会填补它们留下的空白。

1.3遵循生态位原理,优化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