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的微量全分析

1990年,瑞士Ciba-Geigy公司的Manz和Widmer首先提出了微全化学分析系统(μ-TAS)的概念和设计,将微全分析系统的主要配置定位为一般厚度小于5 mm,面积从几平方厘米到十几平方厘米的平板芯片(包括微阵列生物芯片和微流控分析芯片)。从1994开始,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Ramsey基于Manz的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微流控分析芯片取得了重要的发展。微流控分析系统将常规CE的原理和技术与流动注射进样技术相结合,借助MEMS技术在芯片上刻蚀出矩形或梯形的管道和具有其他功能的单元,通过不同管网、反应器、检测单元等的设计和布局,实现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反应、分离和检测。它是一种高速、高效、高灵敏度、低功耗的多功能微型器件。它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领域,其核心是将所有化学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功能和步骤微型化,包括泵、阀门、流道、混合反应器、相分离和样品分离、检测器、电子控制和转换点。

微流控分析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分析速度,降低分析成本。微流控CE分析系统通常也称为集成毛细管电泳(ICE)。微流控分析系统开启了分析科学史上的新篇章,进入了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