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读后感
最近看苏东坡的散文,其中有一篇记载了欧阳修写文章的方法:“世间苦于少言,懒于读书。每篇文章发表,就是替别人求情。这样,人就少了。缺陷不用怪别人,自己看得见。”欧阳修认为写文章是自己的事。只要他认真学习,多加练习,时间久了自然会体会到写作的方法。当然,“缺陷不一定是?你不用告诉别人怎么做,但有时候你得教方家怎么写。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起王淑敏先生曾经告诫年轻人的几句话:“善用功夫,是学术研究首先要注意的。”论文“不要只写一次,第一次写的只是初稿,之后会不断收集资料,补充或修改内容和意见,直到最后定稿”;“不写论文的时候,可以先写点笔记。”对于一些渴望“扬名立万”的年轻人来说,这些经历真是六月的“清凉剂”。
现在的出版行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各种档次的出版物层出不穷,互联网的出现,都为热爱写作、有志于学习发表文章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在这种场景下,有些人却犯了急功近利、“懒于读书”或“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错误。没有经过思想的过滤和沉淀,就草草写了一点感想,草草“每篇文章都精益求精”。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大多肤浅空洞,经不起时间的淘洗。
如果真的对学习感兴趣,一定要有诚实的态度和踏实的作风,“善用功夫”,能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朱自清在《写作杂谈》中说:“我的写作大部分是一种理性活动,没有太多情感和想象的成分。”脑子一热写出来的文章有点生气,要让它冷却下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磨炼。怎么锻炼?首先要能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看一些书,多思考。除此之外,我们平时练习写一些习题和笔记,也有利于训练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整理思路,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直到尽可能的完善,就像朱自清说的那样:“客观的反击,是建立在充分、详实的知识基础上的。”否则,我们可能会说外行话或开玩笑。
文字是通向孤独的路。《文汇报》曾刊登作家韩少功与周的一系列书信。周对有些人“以武制武,以为三拳两脚就能打天下”的现象深有感触。他认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也应该在喧嚣中逃离腐朽的空气。”韩少功也认为,一个作家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头脑清醒,才能专心自省自省,注重情绪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在写作时宣泄自己的感情。他们诚挚的话语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其实无论文史,文章本身都养活不了我们,只会越来越难。如果我们不能坐冷板凳,不想“啃冷馒头”,我们就很难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进得很远。曹雪芹写红楼梦,“十年辛苦不寻常”,增删五次。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当代历史学家顾城先生撰写《南明史》的经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学范例。顾城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答应写一部南明史书,1990年写了初稿。出版社的编辑虽然催了好几次稿,但也没轻易拿。就这样,初稿在那里“冷”,一冷就是7年!在这7年间,他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学术历程:他遍寻全国各大图书馆的史料,略加整理,使80万字的南明史“有据可依”、“无字无源”,最终使《南明史》成为一部历史巨著。
如果我们的文章是在确定没有“空话”的情况下发表的,这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