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观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道左转还是右转的时候,告诉你左有优点,右有优点,左有缺点,右有缺点。我分享了我对哲学的看法。让我们来看看!
摘要:我认为以下问题是任何哲学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人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哲学的实质性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或解释,以更好地理解哲学家提出的问题,而不是试图完美地解决或发现这些哲学问题。
关键词:哲学;哲学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
(一)传统教科书中的哲学阐释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世界观。
哲学的上述定义说明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知道教科书上定义的东西会变得固化,可能有人认为固化的定义有利于理解;但我认为固定化会失去生命力,人们之所以要探索一门科学,就在于它的神秘。很多初学者爱从对错的角度讨论哲学问题。如果某个观点错了或者对了,但是稍加研究,他们就会知道哲学没有对错之分。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是受到一些老师的影响,所以从单一的哲学角度看待其他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为我们所研究,足以说明它们的思想合理性。
所以给哲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不明智的,而且会有危险,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哲学研究者会给哲学下定义,他会以一种严格的逻辑演绎的方式或者以一种争议的口吻来谈论哲学。所以,用自己的方式做哲学才是正道。
(B)对几个哲学定义的驳斥
哲学起源于希腊的philosophia,由Philo和sophia组成,翻译爱情、追求和智慧。所以组合翻译过来就是爱智慧或者追求智慧。谁能追求智慧?自然是人。据记载,最早使用philosophia和philosophos的是南意大利学派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在与弗里亚西亚暴君西库翁或莱昂交谈时,他使用philosophia,自称philosophos。他还说,哲学是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追求智慧的人也属于自由人的行列。
哲学就是哲学史,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哲学的整个发展来认识哲学。我否认这个观点。第一,如果把哲学当历史来研究,会把哲学和历史混为一谈,研究的量也很大。其次,真正做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不是今天的保罗万象;另一个哲学家不可能关注所有的问题。他只会专注于自己喜欢的领域。比如蒯英,从来不关心时事政治。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哲学问题,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不能用史学的观点来研究哲学。哲学史要有思想性和历史性,用历史的内容丰富哲学思维,最终实现哲学思维的活动。
哲学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种说法是基于恩格斯的“一切哲学,特别是现代哲学的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恩格斯加了“特别”和“重大基本问题”这两个限定词。因为古希腊的哲学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说法自然犯了绝对化的情况。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现代西方哲学,自然不是认识论的哲学,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分为思维和存在。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也是错误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例。虽然它对学习和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它不能代替科学,因为哲学揭示的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本质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上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三)我认为哲学定义
我觉得哲学就是哲学,不需要证据证明就是哲学。一方面,毫无疑问,哲学与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其他学科也需要哲学提供指导;但哲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我觉得这只有哲学才能做到,就是用哲学的回答来回答哲学是什么,这说明世界上没有什么是说不出来的,但却真正体现了哲学的独特价值和本质。但是,哲学中没有本质规定,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任何哲学模型称为哲学。
哲学就是热爱或者追求智慧,这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的观点。苏格拉底被称为当时最聪明的人,因为苏格拉底喜欢不断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如果你能积极追求智慧,就能体现一个人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不管他会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会选择放弃。这不就是哲学的精神吗?我想我可以给一个明确的答案。
哲学会误用语言,这是基于维特根斯坦在1933左右的哲学笔记和讲座中所讨论的内容。此外,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哲学是阐明命题或语言意义的活动,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逻辑的出现把语言表达的问题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它明确地认识到语言本身就是观念的建构,所以很多分析哲学家认为,人是从经验中获得知识的,知识的构成是我们的智力和直觉,但是知识的表达只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来完成,所以语言表达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语言表达才能表达和理解观念。
二、哲学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哲学问题有其独特的性质。哲学问题是我们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人熟悉的常见问题。但哲学问题绝不是经验问题,因为我们往往可以用经验来回答或否定任何有经验的问题,不同的人必然有不同的答案。比如我问:这支笔是什么颜色的?视力正常的人会回答这是什么颜色的笔,但对于色盲的人来说,这是另一种颜色。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毫无疑问的。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哪个是首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第二,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可以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两个基本方面也构成了我们整个哲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对它的回答可以决定我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比如我相信神创论,那么我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上是有上帝的,上帝创造了人和万物。或者如果我坚持世界进化论,我也不会认同上帝创造世界的观点。我们之所以信仰上帝,是为了寻找精神上的慰藉。当我们从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角度看问题时,也能充分体现我们对人生的基本看法。(2)哲学问题与人有关。
海德格尔曾说:“哲学所讨论的,与我们自己息息相关。人或人生的本质是哲学,哲学在我们生命的最深处拨动着我们的心弦。换句话说,哲学存在于我们自身。或者进一步说,人的存在是哲学的。”由此可见,海德格尔肯定了人在哲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人是有理性的,只有人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工具,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生存。只有人有想法。比如,当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有所欠缺的时候,我会思考是否应该补充自己的思维,或者我会经常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以后该往哪里走?”我想只有我们才会有这样的想法。思维是我们人类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是因为人可以思考,可以思考,可以行动,哲学应运而生。所以,哲学家的工作就是为人服务。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人,不同的理论,但这些哲学家其实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这些问题。比如我们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无关,它就不会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然而,现在的哲学研究者却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境:只关注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什么,却不认真考虑他的思想的现实意义,或者只执着于他自己的理想国,而不顾其合理性。所以我觉得哲学应该回归正途,关系到现实,关系到人类的生存,比如我们在今天日益恶化的环境中应该如何发展自己和社会,面对日益动荡的社会,人类该何去何从。
第三,如何做哲学
(1)沉积和开挖
学习离不开深厚的知识积累。这样才能有物质。如果是空的,是不可能做好学习的。因为哲学本身的特殊性,做哲学更需要沉淀。我们这里的沉淀不是指化学意义上的沉淀。一方面,我的意思是在哲学研究的过程中要多读原著。具体流程是:先看一些入门书籍和文章,因为这些都是最明显易懂的理论。其次,阅读原文有注释的书籍,初次接触原文,肯定有很多问题或误解。最后,阅读原文,这里要特别注意外文文献,因为不同的译者可能会有各自的感情色彩,从而导致我们对这一理论的误解。另一方面,也要注意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需要多关注一些事实,从实践中获得对生活的理解。沉迷于书本的知识理论是绝对不可能有顿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是浅,自己一无所知。”
仅仅沉淀是不够的;它需要被挖掘。所谓挖掘,就是在做哲学的时候,把我们内化的哲学知识运用到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上,解释我们遇到的问题。挖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挖掘出这些沉淀,离不开平时的思考,与人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但是要注意不要投机取巧,要真正的为自己着想,这样才能真正的摆脱书本,直面问题,而不是选择逃避。
(2)敢于怀疑和分析总结
只有敢于怀疑的精神才能推动哲学的不断进步。所以学习和研究哲学要特别注意方法,每做一件事都要多问为什么。如果我们总是对周围的一切保持平常心,那么我们对哲学的研究就会陷入停滞。当然,笛卡尔是最著名的敢于怀疑的人。他的哲学的第一个信条是“怀疑一切”。他在《哲学原理》中说“我们要想追求真理,就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多地怀疑一切一次”。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不是因为他挑剔,而是因为他相信感情和理智有时候会欺骗我们。他希望用“怀疑一切”的方法排除一切可疑的东西,为我们的思考腾出空间。因此,笛卡尔的怀疑方法被休谟、康德等许多哲学家所采用。
分析归纳法包括分析归纳法。摩尔:“分析是定义一个概念或命题的方法”,所以分析就是把要分析的材料和概念按其性质或关系提取出来。这样才能看清楚每个意思在表达什么,得出结论。光抓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法是不够的,分析对逻辑学家尤为重要。所谓归纳,就是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或者一句话来概括精的知识,那么归纳推理就是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例子中推断出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科学的一些规律是通过归纳得到的,可以不断的推动我们进步。比如弗朗西斯·培根就非常重视归纳。他认为研究经验事物最有效的工具应该是科学归纳法,即使用“三表法”:有表、差表、度表,完成这三表的收集后,就可以进行归纳法。因此,培根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参考资料:
[1]胡军.什么是哲学-什么是人文社会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西方哲学史》写作组。西方哲学史[M]。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孙正聿。“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含义和意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49-53。
[4]俞武进。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2): 6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