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古诗的技巧和方法
今天看书学了点东西,学会了诗词语录的类别。我分享如下:
第一,明引。也就是在引语上加引号,有的同时交给作者和标题,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引用古诗名句。例如:
我开始背着笔和纸从一个县走到另一个县。诚然,文曾这样形容这里的生活:“鸡鸣月飞,人披霜。”(摘自贾平凹《在商州山——写完《堕胎前》)
俗话说:“一眼望去将军,花丛中见美人。”用景物来烘托人物也是常用的手法。唐代诗人崔护有句名言,“桃花相映红”(题为《城南庄》),盛开的鲜艳桃花衬托出少女的美,美人衬托美人,可谓妙不可言。
第二,暗引。既不说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自己文章里的古诗名句整理出来。例如:
(1)岁月轻如水,人老了,樱桃红了,香蕉绿了。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摘自季红的《陨石坑遭遇》)
你看,不是有一款淡香空调吗?我说梅枝真的很细很自然,梅花含苞待放。我远远的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淡淡的香味。(摘自金·《与邓拓同志的日子》)
在“显性引用”和“隐性引用”的大类中,还有一些变化,可以概括为:
(一)整体引用。即引用原著的整句、整段、整篇文章。比如上面引用的“明确引用”的例①、②、④、③,都是指一个整句;“明引”的例③和“隐引”的例①、例②都引用了两个“全句”(一个“全联”)。另一个例子是:
(1)什么是多余的?这就是什么机械模仿,东抄西抄,一千个零件一腔,
(2)断线。也就是说,只是一句话的一部分(2)他想把西湖比作美,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这首诗比作隐美呢?“水光”是美好的表象;“山空”是隐藏美的表象;真诚的高卓的情感思想相当于习字那天的魅力。(摘自傅更生《论文学鉴赏·文学的隐蔽与展示》)
(3)拆解。也就是把古诗的一句或一副对联拆开,中间嵌入几个字的一种引用方法。例如:
但也有年轻人不以为然,说“好雨知时节,当春来。”如果上帝真的怜悯小草,雨就不应该下得这么晚。(摘自方[插图]《塞车上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