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姓的历史

先秦时期,李的活动始于河南,到战国末期,李的活动范围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

秦汉时期是李迁徙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瓯后,李开始进入两广。李耳后裔进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贵族,居河北者成为赵县李姓名门。

东至山东,东南至江西、浙江、江苏,南至南海和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全盛时期,陇西李姓传至汉武帝19,历时289年。李姓是国姓,到处都有李氏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

唐初,李开始大量进入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进入台湾省。六百年间,李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时期有很大不同。

特别是从东部向华中和华北的迁移一直大于从北方向东南的迁移。与此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迁移成为重要的流向。

唐朝是黎族快速扩张的时期。赵、、李傕、唐宗室的后代多为达官贵人,一夫多妻的生活使李姓人丁兴旺,成为当时全国最流行的姓氏。

但是随着国家大事的变化,到了唐朝,很多李姓的人被贬到南方,很多人逃到全国躲避祸害,使得李姓遍布全国。

唐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李的迁徙更加频繁,分布也更加广泛。其中,宋代“靖康之变”南迁时移民人数较多。

元末明初的政权更迭,以及明朝的“京南之战”,主战场都安排在鲁西、河北、豫北的部分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百姓水深火热,导致百姓入不敷出,四处逃亡,造成十室九空。

明朝在政权稳定后,从山西平阳、太原等地(山西首富李家大院的族谱可以证明当地的繁荣稳定)大规模迁移人口到华北的贫瘠地区(明代学者的记载和阳泉李氏族谱可以证明)。

李移民海外始于明初。去琉球的都是福建人,他们定居在冲绳那霸郊区的久美村。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康熙七年(1668),四川巡抚张德上书朝廷。

朝廷被要求动员全国人民向四川迁徙。四川李姓多由湖广府等地迁入,形成“湖广填川”。清朝和民国时期,更多的黎族人移居海外。

扩展数据:

李的历史名人:

1,里斯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人,本名斯,有古字。战国末期,楚出生于上蔡(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岗乡李四楼村)。秦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李四早年是郡里的一个小官吏。后来他向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入秦。起初,他被任命为郎。后来说服秦王灭诸侯,做了皇帝,被任命为长史。秦王采纳了他的策略,派谋士用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疏远各国君主大臣,使其为客臣。秦王十年(前237年),由于朝鲜间谍郭征进入秦国,秦王下令驱逐六位客籍大臣。李斯的《劝诫驱逐书》制止了它,被秦王采纳,不久官至廷尉。

它在秦王政治毁灭六国的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秦统一天下后,与王万、冯捷约定尊秦为帝,并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被任命为总理。他建议拆除县墙,销毁民间武器。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他还主张烧毁民间收藏的诗歌、书籍等数百种语言,禁止私学,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他还参与制定了统一轨道、文字和度量衡制度的法律。李斯政治思想的推行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李光

李广(?-前119),华夏族,生于陇西(今甘肃天水秦安县)季承,西汉时期中国名将,祖上是秦朝名将李信。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因有功而参军攻匈奴。

景帝时,任北方边区七郡知府。武帝即位,称未央宫卫。元光六年(前129),任小七将军,率万余人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攻匈奴,因人数悬殊而负伤被俘。

匈奴兵把他们放在两匹马中间,李广装死。途中,他纵身一跃,疾驰而归。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岗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知府。匈奴人怕服,称其为飞将军。他们几年都不敢进攻。

元寿四年(119),李广为漠北之战前将军。他迷失了方向,未能参战,于是愤然自杀。司马迁二话不说,评价自己是桃李。

在唐德宗,历史上有李广等64位武功超群的名将被供奉在王武成寺,被称为王武成寺六十四将。宋徽宗尊称李广为怀柔伯,为武松寺七十二将之一。

3.石米

李米(224-287),字灵博,是舞阳(今四川彭山)人。他年轻时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抚养。侯世标对奶奶的孝顺在村里是出了名的。

著名学者乔舟,精通五经,尤其是春秋时期的《左传》。蜀汉一开始就是商的人。蜀汉死后,晋武帝召太子洗马,李密因其祖母年老多病,无人赡养而强辞。历任文县令、汉中太守。官方免试后,死于家中。

4.李世民

李世民(65438+598年10月28日-65438+649年7月0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人,李渊、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任皇帝。

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诗人。李世民十几岁时参军,去雁门关营救杨迪。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将任秦王,后晋封为秦王。

他领兵平定了薛、、刘武周、窦建德、等军阀。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起“宣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唐高祖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变元朝。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在家以礼治国,谦谦有礼,厉行节约,劝民休养生息,富国强民,开创贞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雪燕陀,攻克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安西设四镇,各民族和睦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三日(10,649年七月),李世民病逝于汉风堂,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他的庙号是太宗,葬在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和书法,有墨宝传世的诗词。

5.李隆基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又名李三郎和他的母亲窦德妃。?

先天元年(712)至天宝十五年(756),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他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全盛时期的皇帝。

李隆基于唐太宗元年(685年)八月生于东都洛阳。他聪明、果断、多才多艺。熟悉气质,威严漂亮的外表。当初封楚王,后来封临淄王。历任魏魏、、潞州(今山西长治)等职。

唐龙元年(710),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发动“唐龙政治叛乱”,灭掉侯伟集团。生元年(712),李丹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在长安太极宫登基。

在唐玄宗统治的早期,他在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勤于政事,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唐朝政权。唐玄宗注重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敬等圣贤,励精图治。

它创造了唐朝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然而,在他统治的后期,他逐渐忽视国家事务,并支持奸臣李和杨。而爱将杨贵妃,再加上政策失误,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企图稳固唐朝边疆。

结果导致了八年安史之乱,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太子恒力登基,尊他为太上皇。宝应元年(762年),死于长安神龙殿,享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泰陵。

寺名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圣、大明、孝皇帝,康熙皇帝的名号在清代为讳,常称唐,被尊为开元皇帝。

百度百科-李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