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实业救国行为探析
实业救国是高的梦想。这个梦想在他以艺术革命为誓言的人生中,已经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尤其是在20世纪前10年,他的人生正处于动荡的中青年阶段,这个梦想像火花一样不时闪现。在实业救国中,他最热衷的是制瓷。为此,他建立了两家瓷器公司和一个博物商会,还在许多学校教授绘画课程,使实业救国的理念广为传播。他不遗余力地书写和绘制瓷器图案,在瓷器创作上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第一,建立商会和瓷器公司
广材是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外销瓷。其产地主要集中在珠江南岸[1],高早期学画期间的活动也主要集中在此地。尽管高创办瓷器公司的举动在其神秘的民主革命之旅中扑朔迷离[2],但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他的实业救国之旅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着。高在这一时期兴办瓷业的行为几乎全部保存在他创办的《时事画报》、《真相画报》及相关文献中。时事画报创办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06,画报刊登了时事图片《广州劝业宫展览馆开馆》,文中呼吁“振兴手艺其实就是抵制洋货后的实力”,从而拉开了传播实业兴国梦想的序幕。1907年,在罗乐志组织的展览中,高展示了标本、器物和矿物。1908年,他和潘大伟在河南宝光里开了“博物馆商会美术瓷窑”,烧制工艺美术陶瓷。以成立博物商会为契机,他们经常举办展览,很多都是高价出售。1909年,高和他的同事们组织了一个陶瓷公司,希望“快赶上,不让人专美”[3],他们还在香港皇后大道举办了“第二届艺术展”[4]。为了扩大博物商会的规模,壮大陶瓷业,他们还面向社会招收工人[5]。从这一点推断,“拟聘四十名画师专事绘画”。1912年冬,高与刘群兴等人到景德镇,在那里成立了“中国瓷器公司”。后来公司因李烈钧寻元事件被叫停。1914年,高伙同刘群兴等人,第二次在景德镇设厂,成立瓷器公司。这次的瓷器公司是以和潮州朋友合资的形式创立的,但这次也是以失败告终。[6]
在建立瓷器公司的过程中,他多次去日本为公司采购瓷器原料。为了筹集资金,高还说服拨款给孙中山建工厂。从高在10年间的一系列举动来看,这一时期他虽然着眼于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在革命后并没有停止追求实业救国的梦想。
第二,作者谈写作。
高认为创业不是自己能解决的。因此,他非常重视媒体宣传和思想传播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和他的同事们先后创办了《时事画报》和《真理画报》,其中发表了许多文章来说明工业的重要性。辛亥革命后,撰写了《中国瓷王计划》。我们不知道这个计划的内容,因为它没能存活下来。但我们可以推测,它应该是孙中山在高呈上的一份实业宣誓报告,从“瓷王”二字可以推断出高的实业野心。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这个“中国瓷王计划”应该类似于随后的“十五”或“十五”计划,是一个计划复杂、制度严密的报告,很多环节可能没有付诸实践,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幻想成分。但透过这份被高多次提及的报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在瓷器行业的一系列动作,都是经过长期思考,甚至是整体谋划的结果。除了这个谜一样的中国瓷王的计划外,我们还知道高写了第一部关于瓷器的介绍,关于古代瓷器起源于瓷器,以及对陶器花纹的描述,等等。这些描述确实存在,而且大部分都发表在《真相画报》上。这些记叙文就章节而言并不长,而是一些小论文或者杂七杂八的感想。大多以陶瓷发展历史为主线,探讨中国古人在瓷器制造方面的辉煌历史,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为中国未来陶瓷工业的大发展埋下伏笔,为自己的瓷器大国梦奠定理论基础。
其中,第一篇关于瓷器的介绍,发表在《真相画报》第16期,应该是一篇系统严谨的介绍,前面有介绍,后面有具体的程序和做法。但由于避免迫害,《真相画报》在第17期停刊,搁浅了本该做大做强的事业。此外,高昆仲还在《画报》上发表振兴实业的文章,并经常在《时事画报》上发表一些有关实业强国的新闻,似乎唤起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零零碎碎这样的小文章还有很多。在《真理画报》上,我还不忘发表别人关于振兴实业的文章。其中,嵇的《论振兴技术、改良国货、促进艺术》一文,极力强调实业救国的理念。海峰的《工艺指南》更详细地分析了工艺美术与“社会与国家的各种关系”,论述了工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社会之间的关系分为农业关系、商业关系、学术关系、生计关系和进化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分为军事关系、金融关系和权利关系。
第三,画图案
高在14期《时事画报》上发表了一系列制瓷工艺,从取土到练泥,从镀锡盒拉丝到修模,最后到洗料、熔炉熔炼,详细介绍了瓷器烧制的全过程。我们不认为这些图画和文字是高绘制和书写的,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图画和文字是在高的指导下整理的。高在《真理画报》上画了很多图案,发表在相关的刊物上。它们是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发表的。
从图案绘制的角度来看,高在日本游学所获得的博物学知识可以派上用场,图案绘制精美。无论这些器皿的图案是几何还是细小,都极具装饰性而又不失艺术美,可谓装饰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他非常注重意象与空白的结构关系,主意象非常突出而不表现画面的单调。
虽然文字解释简短,但表达准确。比如《梅瓶》第13期,注释说:“梅瓶总是短颈的,但从梅瓶换成有颈的就更古雅了。”《茶壶》第14期,注曰:“茶壶耳为藤制,初为天然,亦可包铜丝。”从整个设计体系和文本解读上很好的传达了陶瓷纹样的工艺技巧,可谓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纹样教科书。但从整个《真相画报》刊登的图案来看,并不多。如果我们把这次行动放在高的工业活动的背景下,我们会发现,绘制陶器图案是高的一个崇高目标,因为根据高后来的文章,他的规划是非常庞大的。他在后来的文章《陶纹描写》中说:“我将平日所构思的东方绘画新案数百件,一一刊行。”他的图案选择也是有讲究的,“选那些没见过我国的”,尤其是在“画、绣、织、雕、画(膝)、五金、烧青瓷等方面。”这些想法并没有完成,随着《真理图鉴》的停刊,陶艺设计的计划也走到了尽头。
第四,图片教学与人才培养
高一生致力于“新中国画”的创建和人才培养。从20世纪初高工作过的学校来看,他的科目几乎都是绘画课,如蜀山学校、市民学校、高级工业学校、女子艺术学院、解放女子学校等。1906期间,他在木易万松园临摹古画时,还从日本人山本美亚手中接过两广优秀师范学校的绘画老师。事实上,当时高教授的绘画课包括许多手工艺课程,如手工、图案和刺绣。[7]
他创办了华斌女子艺术学院,招收的学生提供一些刺绣和国画方面的知识课程[8]。根据《时事画报》的报道,创办人高和潘大伟可能没有亲自向学生传授刺绣技艺,但从后来《真理画报》刊登的学生作品来看,显然学生的作品是典型的高新国画风格,应该是学生实际操作中的国画技法教学。6月5日,1910,南洋倡导会在南京开幕。广东馆制作了“4000种2万多件”,广东教育馆制作了“34种2500多件”,特别是广东理工学校,展品反响良好。其中,华斌女子艺术学院整批刺绣获“特级奖”(集体二等奖),多件学生刺绣获“金奖”(三等奖)。学生能在全国展览中获得大奖,说明高和潘大伟的办学成就显著。1913年,高被广东省省长胡任命为“意大利-荷兰-法国-美国艺术产业考察特使”出使西部。1919年,高还兼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局局长、省工业学校校长,主要研究陶瓷工艺,培养陶瓷工艺人才。虽然这个工业学校校长的经历在他的一生中并不是一段闪光的经历,但高对美术行业的热情,从事件本身就可以看出来。[9]
高还帮助和培养了许多学生。后来都在陶瓷创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弟弟高奇峰和高建都在他的影响下创作了瓷画,他们画的许多瓷画至今仍被视为岭南瓷画的杰作。此外,高还有很多成功的学生,最著名的是刘群星。1912、1914年,刘群兴与高两次到景德镇建立瓷器公司。高还建议刘群兴编辑彩瓷产品目录。后来,刘群星花了四年时间编辑了《广州彩瓷制品四开本目录》,影响深远。张虹是高的另一名学生。1910年后,高到景德镇创办“中国瓷器公司”时,也随到了江西。张虹在饶州瓷业公司学习陶瓷,并学会了画瓷画。后来,他为高昆仲的审美图书馆画了玻璃板。对名茶壶有很深的研究,他写的《砂壶考证》,影响很大,这与高的培养和支持不无关系。
五、画瓷器
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办学上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艺术风格如何?根据20世纪初前后的报道,高烧制的瓷器应该说是水平高超,风格多样,数量可观。高曾在吴硕清牧师经营的永明斋玻璃店里画过玻璃灯罩,为后来的陶瓷绘画积累了一些经验。1907《时事画报》报道,罗乐志、殷组织的博览会展出了高昆仲的许多标本、器物和矿物。从此次博览会的参观人数来看,应该是一次大型博览会,高昆仲的标本、器物、矿产应该是博览会的主要产品。1909《时事画报》刊登了冯润之《艺术展的热闹》的报道。在这次在香港举办的“广东国画展”中,“大量的瓷器、图画、刺绣、手织品等。”《时事画报》报道了广东省博物商会的展览,并展出了高的多件作品。49986.68668686666从风格上来说,这些作品应该是以东方绘画风格的菊莲风格为主。当然,我们可以参考高的几件传世作品来分析他的瓷器风格特点。其中梨花彩瓷盘【10】1908年9月生产,就是右下的书《梨花开在寒春,五申八月十剑父灯下笔》,手绘“高”白底印刷。
此画用笔有力,与高早期素描的既有风格相似。可见他在菊莲之下学到的花鸟造型能力和他独特的用笔习惯都在这里展现出来了。制作于1908至1911,“广材螳螂瓷盘”上刻有“广东博物商会”的方形铭文,但没有留下创作名称。这部作品一直被认为是悬疑案件。但在20世纪90年代,高家公布了此盘的草图,成为高《螳螂瓷盘》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两者从画幅大小、构图、细节等方面均出自同一手稿,极有可能是瓷画以画为粉进行了素描和描绘。从瓷盘上螳螂的造型和画面气息来看,和菊莲的一些昆虫画没什么区别。画面虽小,但螳螂的触角和腿都刻画得很细致,没有深厚的传统功力是达不到这样的艺术效果的。“牡丹瓷瓷瓶”并非高所印,但从其风格来看,业内一直认为是高的作品。1920高作《熊峰文碟》,描绘一只狮子在草丛中跳跃。显然,这是高的一部呼应革命主题的作品。狮子昂着头,咆哮着,显得威严而不可侵犯。他以“新日本画派”为风格的作品,明显妥协了以高[11]为首的岭南画派创作中的“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兼容精神、创新精神”。因此,高和他的学生获得了国际奖项,其中高于1915年在三藩市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一等奖,和尚获得了二等奖,刘群星也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