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调控策略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怎么写?为了写论文。请咨询!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调控策略的实践研究

结束报告

白石小学科研组付日良写道。

一、选题的提出

科学课与自然知识课最大的区别是教学目标的改变,由此引发学习内容、活动组织、课堂形式、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创新,最终落实到课堂上,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和开放性。这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了自主和选择的空间,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开放和创新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积累科学事实和现象,丰富探究经验。因此,科学课的开放性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科学课的组织和调控上。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性教学的支柱,更是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氛围。但现实中,教师要实现课堂真正的民主开放,做到“乱而不散”,并不容易。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科学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也决定了科学课有很多活动、材料、实验。小学生作为科学课程学习的主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总是有着极大的激情和兴趣。他们喜欢各种运营活动,但缺乏自制力。他们盲目地渴望实施实验计划。往往老师用心良苦准备的材料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会创造条件让他们随意玩乐,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科学合理的课堂调控能够有效传递教学信息,整合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课堂调控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当然也会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小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和科学家的探究是有一定区别的。如何在短短40分钟内成功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感受科学、体验科学”,主要取决于教师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合理调控课堂,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各种有效资源,把握和调节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状态。

二、主体的定义

课堂调控是指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和控制,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实现成本课教学目标的策略运用,课堂气氛的调节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运用。

课堂控制策略是指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断生成并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有对课堂的整体掌握和调控意识,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对课堂生成的新的有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和重组,灵活运用课堂提问、教师角色转换、课堂信息重组和课堂评价等策略,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行动者,与教师、文本和环境进行个性化对话,从而促进课堂动态生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1,符合《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提出了“探究应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的基本理念。指出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体验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科学课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2.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前认知,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从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策略、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理念,逐步构建儿童对外部世界的知识,使其自身的认知结构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得到发展并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3.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的理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动手、动脑、用词,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探究的内容、方法和程度受到其基础知识、能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生主体的这种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究主体,探究活动需要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放弃老师的领导权,听之任之。老师的“引导”恰恰是让学生逐渐成为真正独立的探究主体。

四、研究的内容

(一)利用结构化材料规范科学课堂教学

“结构化材料”是指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经过精心选择和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的教学材料的有机组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它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础和关键。小学生在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和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是不一样的。如何在短短40分钟内成功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感受科学、体验科学”,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少走弯路,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收获?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准备的结构化材料,以及教师如何利用这些结构化材料对科学课堂进行适当的规范和引导。

一堂好的理科课不是靠准备结构化的材料就能建成的。只有合理有效地搭配使用教材,才能有效地控制科学课堂,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如何使用结构化材料?

1.正确处理材料。

不是所有的材料拿了都能用。如果我们要用材料来建造一个科学课堂,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它们与教学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物质是死的,如何让它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成为“结构化材料”。

比如教科学的第五部分《阳光下的阴影》,通过测量极点在阳光下的影子的长度和方向的变化,就可以掌握相关知识。但在实践中,并不适合学生扶着杆子晒太阳;如果你不拿着它,杆子就不能自己一直直立在地上。把这些材料处理一下,在杆子下面加个底座,让它们自己直立起来,或者用细长的筷子,插进一个盛满沙子的杯子里。经过这种处理,便于学生长时间准确观察和详细记录,从而了解关于阴影的科学知识。

再比如教科学三的《流动的空气》。根据教材,学生可以通过花露水的香味扩散,感受到教室里空气的流动。但在实践中,花露水的香味并没有很快很明显的扩散开来,学生也没有深入的了解。这种材料用挥发性强,气味明显的汽油处理,效果大大提高。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感觉到室内弥漫的汽油味。另一个活动:通过观察熏香点燃后飘动的烟雾,了解气流。因为香的烟又细又轻,很多同学观察不清楚。这种材料经过加工,点完香后挂一块黑布。在黑布的映衬下,烟雾飘动相当明显,学生可以有更生动的感知。

2.注意材料的提供方式。

为了使材料有结构,不仅要注意材料的种类和组合,还要考虑根据不同的班级选择不同的方式提供材料,通过控制材料来控制学生的探究活动。

(1)老师指定公式。

在理科教学中,有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都有严格的实验操作规范和要求,不能有任何改动和调整。这时候老师只能给学生提供指定的材料来操作。比如酒精灯的使用,测量水温的方法等等。

(2)自选。

班里有很多问题要研究,或者说研究这个问题有很多方法。老师只需要把足够多的材料放在一起,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组材料,合理运用,证明自己的想法。

比如教学科学第五部分“测量摆速”,需要学生探究摆速与角度的关系,摆速与绳长的关系,摆速与摆重的关系。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索,学生在课堂上要选择一个因子进行研究,不同因子提供的实验材料也是不同的。所以,让学生选择研究哪个问题,明确如何探究,需要哪些材料,然后选择所需材料自主开展活动。而不是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材料,反而会干扰学生的探究活动。

通过提供几组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无形中对学生的实验设计产生了指导作用。在这些结构化材料的无形控制下,学生会有多种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案,避免了学生思维的散漫,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这样,学生可以经历“选择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结构化材料”的过程,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3)顺序呈现。

随教学进度依次向学生提供资料,提供资料的时机一定要恰到好处,切忌简单、机械、千篇一律。有些课需要一步步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所以各组材料之间要有很强的逻辑顺序,各种材料要分阶段提供。这样,材料可以逐渐增加问题的复杂性,使学生在逐渐复杂的问题中逐步深化和推进思维活动,进而给人以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动力,促使学生进一步发现。同时,材料的顺序呈现也可以在无形中控制课堂纪律,防止学生随意操作,影响教学活动。

比如第五次讲授“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教材的编排有严格的逻辑关系,让学生隐约觉得物体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有关,在后续的活动中又觉得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无关,最后又觉得与重量和体积有关。这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肯定到否定、再肯定的过程依赖于结构化的材料。只有随着学生思维的深入,一步步地提供这些“结构化材料”,才能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使探究活动循序渐进。如果一开始就提出,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反而会因为学生随意摆弄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再比如在简单电路的课上教学生1灯座,1带电池的盒子,2根线。问学生你能用这些做什么。很快学生们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我将发放1灯座和1电线给学生。问:这个电路可以加1个小灯座吗?学生们开始根据我的提示和材料中显示的信息组成串联电路。接下来,我将提供1根电线。问:能否在原电路基础上使用1导线,改装成新电路?学生们会思考这条线在哪里最合适,自己组装一个并联电路。以上实验材料按照“你能用它做什么”依次提供给学生。“它”是结构材料,是“它”调节着学生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为教学和教师服务。通过使用结构化的材料,对原有电路进行改装,让学生尊重自己的研究成果,把有限的时间放在最重要的问题上,避免那种对安装好的电路盲目拆装,浪费宝贵的时间,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更有价值的成果。整个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研究材料上,无暇顾及其他,避免课堂上出现“乱”“乱”的现象。老师不仅要规范教学,还要把握课堂上的“秩序”。

综上所述,利用“结构化材料”规范课堂,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需要广大理科教师重视的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提供材料,实际上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精心设计、选择和提供相应的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典型材料,用材料来规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容易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信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与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学生提供结构化材料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和保障,但提供结构化材料并不意味着探究性学习的完成。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探究学习的本质,以平等的研究者和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身心得到发展。

(二)运用科学的结构化语言来规范课堂教学。

在科学课堂上,除了结构化的材料,还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老师的语言。科学教师的语言反映了科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科学探究活动顺利深入开展的根本保证。科学课堂结构化语言是指教师具有引导功能,能体现探究的层次性和科学性,能明确引导教学目标的语言。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典型行为和思维过程。教师如何通过对语言的调控来强调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艺术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气氛的渲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

1.结构化语言是一种科学语言。

科学语言首先应该是科学的、严谨的、合理的。应该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的语言,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的环境,让学生体验科学的学习和严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在教学中使用科学术语。科学语言首先要求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专业术语,而不是日常用语。这将为学生学习科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昆虫单元,老师经常把昆虫的口器叫做“嘴”,把蟋蟀的触角叫做“须”。这些微小的词汇和专业的词汇,可以给学生带来点点滴滴的积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准确用词。理科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理科课堂不能有“语言味”。有些同学喜欢把语文课学到的生动的词汇运用到科学课上,然后需要老师纠正。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对事物的概括准确简洁,有一定的清晰性和描述性。比如描述猫的脚掌,可以说“猫的脚上有一个梅子形的肉垫,可以让它走路的时候发出很小的声音”,而有的同学会说“猫的脚上有一个梅子形的肉垫,可以让它无声的走路”。同时,如果学生使用“小猫很调皮”等拟人语言,老师也要加以纠正。

2.结构化语言是一种必要的语言。

科学课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合理。叙述应该在不同的层次上有针对性和充分的根据。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充满乐趣和兴趣地参与挑战智慧的活动,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智慧的“生活”。科学课上呈现给学生的材料必须少而精,最简单,能指向科学概念。有研究人员发现,在一堂课上,不合格的老师80%的时间都在说话,而成功的老师只有20%的时间在说话。因此,教师在科学课堂上的语言一定要少而精,要能在迷宫中引导学生,在关键时候引导科学探究的深入开展。老师说的越少,学生越会发现自己。探究活动开始后,尽量不要把任何事情告诉全班,因为这样做会让学生停止探索和思考,迫使学生注意老师的讲解,不得不把老师的观点变成自己的行为,转移自己的积极思维,代之以被动接受。

(三)巧妙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有效调控科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重要。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主阵地”,因此课堂调控能力成为新课程下教师的主要素质之一。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学生毕竟是学生,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来自自身、学生和外界的突发事件(这里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学生),打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的思路。如果这些突发事件处理不当,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导致一堂课教学的失败。因此,科学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巧妙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有效规范科学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呢?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老师同样的事情处理的好,教学整体损失小;有些老师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没有处理好,给全班同学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和学习上的巨大损失。由此可见,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是多么重要。但是,上课要讲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和艺术。怎么做?

1,老师处理方式方法一定要灵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这里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性格和家庭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自尊心强;有的性格外向,活泼开朗;有些学生是“单亲家庭”。所以老师的教育方法要因人而异。

2.尽量多样化你的方法,否则学生知道你的“两招”就会“抵制”。因此,教师应尽量利用无声的眼神、表情、动作、口语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尽可能使学生获得心理认同,防止学生重复自己的行为。

3.教师应该恰当地使用语言。对学生的问题要判断准确,一针见血,不要让学生抓住你的“不”,使用的语言要恰当、准确、有爱心,非教学语言不要过多使用,更不要挖苦。评价也要恰当准确,符合学生实际。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所有学生的反感。

4、课后处理应立即到位。课后要处理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到位,不得拖延。否则,第一,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以后还会出现同样的问题;第二,长此以往,学生会对你有一种“不严谨”“健忘”的印象。

所以,面对偶然的问题和突发的情况,教师要有一些特殊的能力,灵活实施即兴发挥。

1,教师要有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教师要运用细致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及时正确地分析判断,随时调整教学容量、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以取得教学的主动权。

2.教师应具备及时有效的控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一定的手段来调控学生的听讲状态和教学过程。教师的调控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调控学生听课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主动获取知识;二是调整教师讲课的速度、方法、步骤和环节,保持传递知识和信息的渠道畅通。

3.教师要有高超准确的解惑能力。面对学生的提问,哪怕是稀奇古怪的问题,老师也要热情地解答和引导。为了适应学生主动学习、敢于质疑的精神,教师应广泛探索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便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提问,不怕学生多问、问深问浅、问怪。尤其是有“独到见解”或“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学生,更要特别保护。

总之,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确实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做得好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作用。如果做得不好,很可能会影响老师以后的教育教学行为,可能会觉得学生很难教。因此,提高课堂调控和突发事件处理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五、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5月-2008年8月)

①制定实验计划。

②建立项目组织。

③确定实验班。

④收集数据,完善方案。

⑤实验前进行必要的预测试。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至2009年7月)

(1)根据计划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

(2)将教师的学习讨论活动制度化、落实化。

(3)阶段论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研究方案。

(4)撰写论文,组织深入讨论。

3.总结阶段(2009年8月-2009年10月)

(1)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和成果。

②写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

第六,研究的有效性。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除了上述调控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还在课堂、教师、学生、师生共同成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1.构建了一个动态的生成性课堂。

(1)教学中的柔性控制。(1)提出弹性问题。“灵活性问题”是指具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能有效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动态思维活动的问题。(2)留下弹性时空。我们每节课至少要有1/3甚至2/3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分组讨论,大组交流。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让发散思维的学生发言,因为他的发言是触发点,可以触发更多的生成性资源。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我们选择的教学方式是“开放式”和“民主式”,包括以下几种方式:①“合作式”。“合作”是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合作意识”的一种教学形式。2“质疑”。“提问”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形式。我们认为,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它更重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和时间。3“对话”。“对话”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

(3)教学评价多元化、组合化。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把即兴评价和延时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和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

2.教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本课题的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理论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都有所提高。

首先,教师对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新课程的要求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在实践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和案例质量明显提高。

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教师分析和把握教材的能力有所提高,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和策略也更加有效,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教研室专家的认可。

第三,教师的研究能力大大提高。教师从来不明白什么是科研,然后掌握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再把科研方法运用到日常教学和研究中。可见,课题的研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典型学生中发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善于倾听和理解他人的发言,能够抓住要点,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普遍意识到问题,敢于质疑和提出疑难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独立的思考,善于总结学习经验。他们不仅能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还能与学习伙伴认真合作,互相帮助,优化学习效果。从实验班我们发现,学生对所学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对自己探究的问题有独立的选择性,善于在小组活动中讨论,善于总结小组的意见。因此,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学习成绩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七、研究反思

1,生成性教学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面对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的学生,如果我们还执着于旧的经验来操纵教学,那么课堂生成就会成为一件难得的美妙的事情。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课后反思,不断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背景,不断锤炼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控制力和应变能力。

2.“教”的重点是为“学”服务,重点是如何促进“学”。所以“教案”应该是指导学习的主要内容,比如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计划,学什么,怎么学,老师什么时候指导。教师的职责将越来越少是传递知识,越来越多是激发思考,成为咨询者和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社会。

3.教师不应该追求课堂上的热闹场面,而应该用高质量的问题激活学生的高质量思维。这有赖于教师对自身行为的研究和规范,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环境、学习心态的研究和设计。正因为如此,教师具有“主导”地位,这将表现为高效的“引导”功能。

4.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但也不能一味地跟着学生的兴趣走。面对学生中出现的奇奇怪怪的想法和问题,教师必须把握正确的“度”,分清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意义的,在科学课堂上捕捉和传播那些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符合价值观的生成,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无效生成。

参考资料: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郝景华,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

3.《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讨论教学法》(美国)兰本达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4.黄晓东等网文《用结构化材料实现有效探究与意义建构的统一》

5、《什么是科学》P46张红霞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小学科学教学案例研究》(P215)俞伯钧主编,浙江大学2005年出版。

7.《课堂控制的艺术》蔡南荣,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