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问题。这个度怎么把握是个难题,求文献。

很简单。想要免费参考,就去文发吧。并寻找它们。他们有很多人。

城市化和过度城市化

摘要:工业化、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政府发展规划成为城市化的驱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政府过度消耗、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非人文指标过高等现象,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城市;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摘要:工业化,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变革。社会结构和政府发展规划已经成为城市化的驱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人口过度增长、政府过度消费、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严重、非人性化指标过多等现象。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城市;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一.城市和城市化

要理解城市化的问题,首先要理解城市。

什么是城市?美国学者指出,定义城市有三种方式。“在美国,城市是居住2500人的社区,城市化地区是居民不少于5万人的城市”;“在巴西,人口规模不是决定城市的依据——城市才是首都”;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一定地理范围和一定特征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学者对城市也有定义。有人指出:“城市是大规模的、高度集中的人类活动区域。”②

城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地,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产物。城市是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经过生活进化,在一个适宜的地方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规模的人口密集区域,有稳定的生产布局和贸易市场,有各种比较完备的政治、法律、宗教、教育和文化机构,有比较严格的职业管理秩序。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可以作为分析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和评价体系。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一个比较大的区域内城市的密度。50年代初,有一个划分城市的标准。人口不足三千的为农村集镇,人口超过三千的称为镇或市,所以中国有城市、乡镇和农村集镇之分。建国初期,江苏的城市化率为14%以上,而据相关统计,苏南的城市化率为17%以上,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所以苏南是全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

目前,城市化还有另一层含义,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当局把扩大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作为加快国家经济建设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化是政府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或策略,具有很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特征。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关专家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设想,如信息城市、数字城市、生态城市、和谐城市、创新型城市等。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想法,实现起来有一个过程。

严格来说,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已经进行了20多年。虽然城市在1949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因为发展政策上的问题或者局限于发展缓慢,都不能称之为城市化。近20年来,城市化运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下三组数据可以说明这一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笔者选取了四年来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表1)。

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选取了1985以来的四年来反映我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表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运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选取了1990和2001这两年中国城市发展的相关数字(表3)。

第二,过度城市化

应该承认,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经验教训很多,其中过度城市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防范的问题。

西方学者曾提出“过度城市化”的概念。有学者指出:“过度城市化是前殖民国家经济发展伴随的一种状况,即一个国家的城市居民相对于全国人口的比例大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允许的比例。总的来说,它是快速城市化的孪生兄弟。”③

以上西方学者关于过度城市化的观点,对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很有启发。现在看来,城市居民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高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所允许的比例,这当然可以作为讨论过度城市化问题的衡量标准;从全国人口比例的角度分析过度城市化问题也是一个现实因素。但由于各城市具体情况的差异,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往往不是决定性的。换句话说,在考察一个具体的城市是否已经过度城市化时,简单地以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可能不是很科学。因为有些城市,虽然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很高,但是综合能力决定了其人口涵养能力比较强,所以还没有达到过度城市化的程度。过度城市化的指标除了人口因素外,还应包括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的因素。

所谓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发展过程中产业落后、支撑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低下,但人口却异常增长,其扩张速度大大超过经济、环境和公共设施所能承受的水平,使城市不仅失去了现代化发展的牵引作用,而且成为充满社会不公、环境污染、疾病、贫困、混乱、犯罪、帮派势力和政治冲突的恶劣生存空间。过度城市化是人口片面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管理严重失控的结果。在城市发展史上,过度城市化是任何国家在一定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出现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更容易发生、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城市化有三个驱动力:

首先是工业化。近代以前,包括西方世界的城市化,其驱动力主要是工业化。由于工业化,城市里建起了大量现代化的化工厂,使得大量人口流向大城市。这是一种驱动力。

工业化引起的城市发展在欧洲尤为明显:

“在欧洲,19世纪是城市大发展的时代。1816年,德国城市人口略多于250万,到1895年,已经达到13万。1846年,法国城市居民人数为850万,而在1891年,增加到1450万。巴黎在1800年只有50万人,在1891年达到了250万,是1800年的5倍。”④

第二是农村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农民生活条件恶化,自发流入城市,增加了城市人口。这种情况在近代以前就很明显了。据外国专家统计,1800年,北京人口为1100,伦敦为86100,巴黎为54.7万,东京为49.2万,柏林为12.7万,莫斯科为23.8万,开罗为26.3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严格的人口控制,人口流动性相对较差,但仍流入城市,尤其是一些省级以上的政治中心城市。据统计,1.959年北京城市人口约为1.78万人,1.979年为421万人,1.979年为51万人,增长速度相当可观。

第三个推动力来自政府的发展计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政府的规划和发展战略。政府把城市化率的提高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过度城市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人口的过度增长。当前城市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城市范围和人口规模的扩大。比如在城市买房,就给你一个城市户口;因为各种圈子占用土地,郊区变成城区,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还有工业第三产业投资带来的经济扩张。然而,一些城市的人口膨胀非常严重,其驱动力不是来自工业化或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化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它直接引起对城市劳动力的需求,保证城市中不断膨胀的人口有稳定的就业和生活来源。离开这个前提,离开工业基础,盲目扩大人口,就会导致社会的极度不稳定。

政府的过度消费。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是政府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或策略。与此相联系,城市化运动中的过度城市化也包括政府的过度消费。换句话说,政府过度消费自然成为中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的现代国家城市化运动中的基本特征之一。公务员和编外人员数量快速增长,公款数额巨大,政府大楼豪华,这其实是对现代化成果的一种不公平、不健康的消费。在一些城市,政府消费非常大。有些地方的县政府每年都要花很多钱在豪华的电梯、巨大的空调、办公楼的物业管理费上,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要把这些过度消费的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善经济技术基础,增加物质储备,提高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

过度的资源消耗和污染。关于这一点有很多报道和研究。城市化进程中,资源透支、水透支、环境透支已经非常严重,人们深有同感。就算我们现在去农村,很多地方都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城市中存在地面开裂或沉降、地下水资源枯竭、噪音、粉尘、废气、酸雨、沙尘、热岛效应等现象。恶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以前都说苏杭是人间天堂。现在,有哪些地方真的可以称之为人间天堂?如果我们不顾一切的建设,把我们生活的地方污染到严重的程度,这个地方最终会变成一个死亡地带,经济发展再好又有什么用呢?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非人类指标过多。城镇化要以人为本,致力于建设宜居城市,为居民创造美好的生活条件。除了宜居的环境,还有宜居的生活,宜居的工作,宜居的文化。这要求所有发展措施都应该以人为本。应以人为本为核心,提出各种规则、制度和管理目标。应该理解,非人指数与宜居城市的目标并不协调。

过多的非人性化指标存在于很多方面,比如对市容的过度美化,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城市的美观,不方便普通人居住。这就是非人指数。在我们城市,城管是最难管的部门,也是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的部门。在某市,曾有人在商店门口贴出“城管及犬只不得入内”的告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其实不去管肯定是不行的。问题是怎么管,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怎么管。群众对城管意见这么大。为什么?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管理的一些指标去人性化。

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拆迁也具有去人性化的性质。旧城改造是必要的,特别是城市的商务区、文化区、窗口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有利于改善城市条件,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但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对居民区乱拆乱改,只会增加百姓负担,增加生活成本。在国外一些城市,富人住在郊区甚至远郊的别墅里,公寓和贫民窟在市区。我们反过来把困难户重新安置到了远郊,大部分经济适用房都建在远郊,所以他们的生活成本光是交通就要多花很多。城市建设多为富人考虑,少为穷人考虑。像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在新中国成立前这么长时间都有棚户区。以前每个城市都有棚户区,就是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有的甚至是破旧的地方。由于居民经济水平不同,棚户区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如今,要美化城市,就要大面积拆除老房子,这就带来了人为加剧社会矛盾的严重后果。城市边缘的一些房子被拆迁后,没有便宜的地方出租。

在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调整了学区和学校的布局,取消了农民工办的学校。这样一来,农民工子女读书就很成问题。本来农民工子女的学校费用很低,现在并入城市学校,要和城市孩子交一样的钱读书,增加了农民工的生活成本。媒体曾经报道过,有一个地方,政府专门花钱盖了一个一室四床的楼,然后对农民工说:“我是为了你的利益,一张床一个月可以花100多块钱。”结果没有一个农民工要。记者采访了农民工,他们说:“我在这里工作,所以可以住在工地上。我为什么要住在那里?”我一天只挣几十块钱,一个月要交100多块钱才能住在那里。另外,工地在城东,房子在城西。每天的交通费要增加几块钱。一个月后,要多花很多钱。“结果政府给农民工盖了房子,他们却不肯住。这样的事情很多。一些城市建造草坪,大量购买和进口草皮。效果如何?一些中国本土的草可以上去踩,躺在上面也可以。国外进口的草很娇嫩,只能看不能踩,无意中增加了城市建设的成本。这些其实都是脱离实际的非人化指标的结果。

过度城市化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公共设施跟不上,交通跟不上,电力煤气住房跟不上,生态恶化,大量人口失业,民众普遍贫困,犯罪率上升,城市管理成本上升。(城管成本很大,现在我们城管成本很高。有些大案要案破案快,一打110警察就在现场,很好。我们的公安从静态管理变成了动态管理,这很棒,但也是有代价的。当初盲目扩大人口的时候,矛盾可能不会马上暴露,但这些问题迟早会成为社会动荡的隐患。

城市各利益阶层、各层次之间的利益协调不够。城市居民各个层面的利益诉求都要调控好,社会矛盾不要太尖锐。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并非没有矛盾和分歧,但在社会利益分配中必须维护公平底线。党中央研究收入分配政策,提出并切实落实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正确的、及时的。

城市虽然扩大了,但还没有建立起成熟的社区伦理。城市有城市伦理。过去,西方学者把乡村社会称为整体社会,把城市称为群体社会,并根据他们不同的伦理精神来分析它们的性质。

整合社会和整合社会这两个概念有些神秘。什么是完美的社会?在一个村子里,可能有一个宗族,这个宗族本来就是熟人社区。居民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也有着相对稳定的处理民事纠纷的习惯。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所以称之为完美社会。而城市人口来自各个地方,他们离开原来的居住地,来到陌生的地方。没有了原居住地居民之间在生产、血缘、情感、历史渊源上的紧密联系,他们必须为自己奋斗,以个人利益为先才能生存,这就导致了城市中各个群体之间缺乏亲和力,所以城市社会是一个群体社会。另一些人则说农村是机械的团结,而城市是一种有机的团结。因为农村虽然有统一的乡规民约,但是村民之间缺乏共同的利益和有机的分工合作,所以他们之间的相互团结不是很稳定。在城市里,专业分工的程度很高,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比较高。如果一个行业、一个工种停下来,其他行业、其他工种甚至整个城市的运转都会停止。因此,城市中的人们必须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在高度的紧张中团结起来,为了同一个民族的生存而联合起来。当然,城市居民的结合要比农村居民紧密得多,有机得多。

以上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这两种观点走了两个极端,有点绝对,可以继续讨论。然而,无论如何,城市应该有同样的社区伦理。所谓城市的社区伦理,是指反映城市文化特征的公共* * *规范,包括城市的一系列规则、制度、观念、权力、秩序、利益、制度等。有一整套公共* * *规则来维护公民的共同利益,降低人们共同生活的成本。* * *生活是有代价的。有时候社会组织不协调不合理,和* * *一起生活的代价很高。城市是五湖四海的人的集合,所以一定要保证大家的利益,否则大家没法生活在一起。只有建立* * *共同体伦理,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有一个公认的价值基础,才能团结起来。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新形势下培育城市伦理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可以看到,在一些城市,城市化的推进并没有提高城市原有的文明程度,反而降低了水平。原因很简单。有些地方外来人口几乎占到本地人口的三分之一、一半甚至更多,城市原有的文化特色被消解。甚至外来人口的语言、民风、生活习惯、人际网络、利益诉求、群体氛围都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成为城市新的主流特征。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新功能有许多负面的内容,或者是负面的性质。如何在人口迅速膨胀的情况下,在不降低城市文明程度的前提下,加强城市的文明管理,使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提高其文明素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现实任务。

提供一篇希望能帮到楼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