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几种民间艺术?民间艺术和民俗有什么关系?
民间艺术与民间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年画、剪纸、春联、戏剧布景、灯笼、纸装订、符号、服装、龙舟花车、月饼图案、泥塑等。在民间节日,以及少数民族民间节日的服装和安排。民间艺术分布在全国各地,因地域、风俗、感情、气质的差异而形成丰富的门类和风格。但它们都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相统一的特点。此外,他们的材料多为普通的木、布、纸、竹、泥,但制作精巧,构思巧妙,善于大胆想象和夸张,经常运用人们熟悉的谐音法寓意,积极乐观,清新浑厚,朴实活泼,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理想,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使人更有节日的感觉。
种类
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其目的和用途也各不相同,如供欣赏的造型艺术和实用的手工艺品。总的来说可以分为:①绘画。其中包括版画、年画、建筑彩画、壁画、灯笼画、扇画等等。2雕塑。有彩塑(奇观彩塑、小泥人)、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雕、面塑、琉璃建筑摆件等。③玩具。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竹玩具、铁玩具、纸玩具、蜡玩具等。④刺绣、染色、编织。包括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采花、补花等。⑤服装。包括民族服装、童装、婚纱、绣花钱包、鞋垫、首饰、丝绒绢花等。⑥家具和用具。包括日用陶器、日用瓷器、木器、竹器、漆器、青铜器和皮革制品、车马等。具有装饰和艺术价值。⑦玩具组。包括木偶、皮影、面具、花展造型等。8剪纸。包括窗花、烟花、刺绣、刺绣图案、吊牌等。⑨纸灯纸。包括各种灯笼,各种纸。参加编织。包括草编、竹编、柳编、草编、麦草编、棕编、纸编等等。食物。糕点模具、糕点造型、糖果造型等。民间艺术贯穿于人们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才华。
民间艺术的造型方法有主题意象展开造型法、非静态物体造型法、时空综合造型法、保形造型法,这些方法都像图案一样,适用于一定范围的画面。
民间艺术造型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实用性造型、完美性造型和象征性特征。民间艺术造型中有谐音、具象、象征三种象征性的艺术语言,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联想和含蓄的气质和心态。一般造型——用概念的手段展现物体自然、简单的本质特征)、随意造型(造型少概念,多概念)。抽象造型——抛开现实图像的细节,用极其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的现实现象,程序化造型——按照一定的传统模式进行造型。
民间艺术的审美意象是对情感真实的追求。所以,不注重形象上的真实,“不求形式上的相似,但求精神上的相似”是主观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建立在这个真实之上的。民间艺术的随意造型特征来自于;民间艺人娴熟的技艺创造的“熟能生巧”的作品,以及在从简从简条件下的“弄巧成拙”。这种创作在造型上表现出“即兴”和“任意性、幼稚性”的特点。民间艺人在创作过程中,异常洒脱。他们的精力都集中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忽略了细节,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使得观念服从观念,理智服从情感。在建模中,我们并不完全依靠对自然的观察和简单的直观反映,而是依靠记忆,借助图像进行创作,所以建模的随机性是合乎逻辑的。人们常说:“我想画什么就能画什么,纸上看不到的东西,只要心里有就能画出来。”这些简单的文字显示了中国民间艺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在他们看来,“画随你便”表达了民间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和随意性,同时也反映了普通人对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当你问民间剪纸艺人,为什么边牛上没有一只眼睛?他们说:因为牛有两只眼睛;为什么丹尼尔的肚子里有一头小牛?他们说:牛就是这么背孩子的。这是他们看到的,在他们眼里,这是最真实的。民间艺术创作的随意性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艺术世界:一只老虎身上有一把刀;老牛可以拉车,两蹄行走,两蹄撑铁;打腰鼓的人,可以有三个头,六条胳膊,七八条腿;老虎可以来拉磨,耕地里两头牛背靠背躺在地上;荷花开花,结莲藕,结种子,生胖娃娃。有牛郎织女、天地、日月星辰、银河、燕子、河中牡丹鲤鱼等等。不同的时空,人、神、鸟、兽都可以汇聚成一个整体,这种任意、轻松、自由的创造是不可想象的。他们认为他们的剪纸、绘画和泥塑最正确地再现了客观现实。他们没有像专业艺术家那样有意识地概括、简化、夸大和重组。民间艺术造型中的“在我心中”和“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是他们自由奔放地表达自己审美感受和理想的心理写照。他们不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当成真正的客观存在,只是把自己心里的东西表达出来。在审美创造活动中,他既是审美主体,又是客观观察者;你不仅可以自由地面对审美对象,还可以冷静地看待自己。“随心所欲画”是一种“心之声”“得意忘象”的审美境界,强调审美创造的自觉;在艺术表现上,它是主动的,把客观现实的意象纳入作者的审美范畴,各种造型都以它为基础,但都不是客观现实的影子。这种主观认识必须符合人的内在要求和审美感受。
第二,完美的外形
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有一个基本信条: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宇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形成了时空观念。古人的这种宇宙观和人生观与佛教哲学中的“因果报应”和“轮回”的观点不谋而合,表现为民间艺术造型中对完美的崇拜和混沌思维的完整性。民间艺人追求事物的完整和全面,崇尚一个一个的完美,这是由“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人的主观感受的关系和外在事物的同构所造成的。完美的造型理念体现了民间艺术“求基”和“求美”的特点民间艺术的创作是用一切感性和理性的知识综合表现对象,在造型中充分表现长期观察所获得的经验。第一,通过透明透视,将物体的各个侧面和背面都以基地方位展示出来,体现了崇尚完整和完美的理念。所描绘的对象内外或前后重叠,互不遮挡。比如透过老虎和牛的肚子可以看到肚子里的宝宝,透过房子的墙可以看到房子里面的场景。民间艺术之所以能够突破透视法的限制,在于民间艺术抛弃了自然物的实体真实,即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真实,而是用全部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综合表现对象,观赏的真实让位于观念的真实,物象的真实让位于心象的真实。这种形状的完美特征反映在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作品中。山东威县木排牟画中的骑虎和湖南年画中的“鼠嫁女”,要么侧面有一个正头,要么侧面有两个正头界限,造成二维平面上的多维感。朴素的思想感情和审美需求,形成了对民间艺术造型的完美要求。其次,通过看不见的内在真实,表现出造型上的完美与美。展示石榴、葫芦、南瓜等瓜果时,往往将物体剖开露出种子,透过母鸡可以看到腹部的蛋。公鸡吞下肚子里的五毒,老虎、牛、羊、鹿身上装饰梅花等图案。将完整与美好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三是民间艺术对事物完整、圆满的理想化审美取向。所以在民间艺术作品中,我们很少看到残缺的人物,注重构图的完整性,往往把画面当成一个独立的舞台,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小世界。通过完整意象的巧妙组合,达到浓缩、内敛、饱满、饱满的艺术效果。山东潍坊的木版年画《十大忙人》描绘了十三个庄稼汉在田里犁地、耙地、种麦、除草、轧垄、收割、运粮等劳动。十个忙碌的女人画面中的十一个女人,有的弹棉花,有的纺纱、捻线、织布,小孩、猫、黑狗穿插其中,既填补了画面的空白又活跃了气氛。在剪纸中,女人和男人,他们的衣服上都装饰有图案,甚至老虎,狮子,鹿和狗都画有花草,以使画面饱满,完整,突出喜庆和活泼的主题。为了达到完美的效果,民间艺术的造型不局限于普通的生活现象,创造出异想天开的画面,将整体性与美感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民间艺术的创作方法是以民族根源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的,民间艺术成为创作者对自己主体意识的强大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一是不再现客观现实,而是在艺术创作中形成重视直觉、观念和假设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民间艺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手法大胆生动,使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图像制作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劳动者最先从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抽象创作的动力,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驱,民间艺术家在形象塑造中,往往使自己的形象适应时代、地点和材料,以抽象的方式表现物体自然朴素的原貌。抛开写实形象的细节,抽象的写实形象是用极其简单的线条概括出来的:在织棉绣、桃花等民间艺术中,除了少数具象的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由点、线、面构成的几何图案。这种抽象的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许多图案,如点、三角形、漩涡、曲折、牙纹、鱼纹、青蛙等。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其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把各种动植物抽象成几何图案,不仅要仔细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又充满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代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与古代造型意识的抽象象征意义。汉族的民间服饰、生活用品也可以用广义的抽象几何图形来装饰,如百家衣、百乃等。这种菱形的破布,色彩拼接,几何结构,完全呈现一些动植物造型,色彩明亮和谐;华中树、渔夫、鸡头鱼、双鱼的生殖崇拜,有着热烈喜庆的气氛。民间艺术的共性表现在程式化的造型上。比如“十斤狮九斤尾落后”的绘画公式,表现出大胆的选择,夸张提炼其精华,摒弃和弱化细节,夸大画中的内容:在贵州民间泥戏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和嘴占据了大部分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但野猪的生活却生动传神。河北武强的木版年画突出门神的勇猛,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小到四个头长,形成一种山一般厚的气度,而仕女们则被刻画得格外秀气婉约,腰细肩切。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单的笔触表现各种各样的物体。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印刷品中浅浅排列的几组草就是一片草甸。这种建模中的省略手法是合理的,其含义是明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