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纸
手工艺课程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折纸、剪纸、布贴、泥塑等。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手工课在美术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在的手工课主要是学习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塑造和制作不同形式的手工作品,表达自己的愿望,锻炼自己的协调性和灵巧性。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忽视了孩子对对手作品造型的理解和美感,只教他们制作某样东西的方法,而没有向孩子展示不同材料或同一种材料在制作中表现不同的可能性,这样很容易导致手工课变成“劳动”课。那么,手工艺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我在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开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到处都是创造的地方,每天都是创造的时间,每个人都是创造者。”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要创造一个开放的手工制作的教学环境。也就是说,不要拘泥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让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长评价时间,给学生营造轻松的氛围。课堂教学立足于现实生活,针对具体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引入话题自然顺理成章。如:让我感受最深的一课——书签设计。上课前,我设法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各种漂亮的书签(包括彩色纹理书签和羽毛书签等。).上课的时候,我把这些形状各异的书签钉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观讨论,形成一种轻松开放的氛围。然后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书签的由来。学生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升华,都渴望表现出自己想做一个书签的愿望。果然,在作业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了一个个让我惊讶的书签。同学做的一些书签还是有些民族风味的。我也鼓励学生在课后注意观察,认真动脑,然后完成一个创造性的作品。这样,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如树叶、布、瓜子等)制作各种书签。)在业余时间。虽然有些不太好看,但都很有创意,相似之处也不多。当你看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时,心中充满了喜悦,脸上洋溢着笑容。事实证明,为学生创造良好、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第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通过想象分析、综合、加工、转化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艺术在于创新。在手工艺课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自由创造的机会。比如,在指导学生制作时,我要求他们树立鲜明的理念,制作鲜明的作品,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四年级第一课《我做的车》,我先找了一些造型各异的演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观察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作品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出的作品丰富多彩,显示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还对构思特别的精美作品进行了点评,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同学进行了表扬,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的风格,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第三,学生在实践中开始操作和掌握手工技能。
学生动手操作是学习手工制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自己操作的时候才能发现和提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回答问题。所以我尽量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改变老师多讲多演示的现象,增加学生的动手时间。比如“贴片画”这一课,我先简单讲解一下怎么做贴片画,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因为剪线布比贴图花的时间多,一个人上一节课效果不好。于是我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组长,组员* * *讨论,互相配合,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有的剪,有的拉,有的画,有的贴图...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给了他们适当的指导。一节课下来,集体生产的成果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给他们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理解和探索,在实践中掌握手工技能,体验成功的快感。
第四,利用视听手段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幻灯、投影仪等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手工制作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树叶贴纸”的教学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介绍制作方法,直观、生动、具体,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制作技巧,进一步思考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五,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作业是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但学生完成的作业(手工)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才是最重要的。在手工制作中,有些同学担心自己做不好,产生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我注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只要学生的作品能表现出手工艺的特色,让学生走出似与非的“旧框框”。美术作业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要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想象、深入思考,并允许学生在制作中反复修改,或者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制作,做出符合自己个性的“漂亮”作品。这样,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要上好小学手工课,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更多的创造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