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课程,巧用资源,让美育融入学生生活

梳理相关理论部分

美是道德纯洁、丰富精神和健康身体的强大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周围世界(自然、艺术、人与人的关系)的美中看到高尚、善良、真诚的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告诉孩子们,人类离开动物界,成为有才能的人,不仅是因为他亲手制造了第一件劳动工具,更是因为他看到了美,欣赏了美,开始创造新的美。为此,苏霍姆林斯基联合家庭和社会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教育环境。从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到欣赏语言、音乐、艺术等艺术作品中的美;从感受英雄的崇高美,学习身边普通人的精神美,到培养学生达到外在美和精神美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继承和创造美,使完美的美表现为外表的优雅与内心的高贵、外表的朴素与心灵的美好的一致,丰富学生的生活,达到国家的教育目标,实现国家的教育理想。

朱永新教授在2014新教育年会的主报告《美的力量》中描述,美育与人的思想面貌的形成、儿童青少年道德标准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是人们精神财富的源泉。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对美的惊讶、钦佩和赞叹,是人类态度的基础。新艺术教育的原则:人人参与,舒展个性;立足生活,节奏一致;学科渗透与融合。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育思想和方法如出一辙。

中国的美育也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2015开始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纷纷开设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儿童美育衔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美育与社会家庭美育相衔接的中国特色现代美育体系。

近年来,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美育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到位,重考试轻素养、重少数轻整体、重竞争轻普及、应付、排挤、停办美育课的现象依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教师数量仍然较多,没有统筹整合的协调推进机制。

我们学校的教育现状

对我校美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反思,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不被重视。

学校从领导到老师都不重视美育,觉得只要智育跟上,学生学习成绩更高,教育就完美了。这就导致了我们学校对美育的教育功能认识不足,没有对美育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每学期学校都没有整体的、超前的教育目标和活动计划,很多活动和任务都是突然袭击。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提交材料,完成任务,疲惫不堪。只有少数关注学生发展、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才能根据学科的教学任务和特点,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地在各种教学和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审美教育。

音乐、体育、美容老师在学校请假最多。他们不来,所有的课自然都落在班主任身上,无形中增加了班主任的负担。在我们学校,班主任是最累最勤劳最负责的。

2.应对和排挤美育课。

前几年,区里年底搞集体拜师活动,各个学校的音体美老师也调到区里来排练节目,持续了一个月。要求乐体美老师补课,但班主任愿意给他们上当天最好的一两节课,于是班主任无形中一周增加了近十节课。

主科老师为了排名,取得好成绩,在期中和期末考试前,把班里的音乐、体育、美容课改成自己教的主科自学,用来给学生讲课、考试、练习。乐体美老师自然高兴。孩子们整天只有语文和数学课,不是做题就是听老师讲课。孩子们真的很苦恼。

3.缺乏专业教师。

我们学校在校长接手的时候有1000多名学生,幼儿园近400个孩子,幼儿园24个班,15个班。在校教师86人,外聘教师10人,其中体育教师5人,音乐教师2人,美术教师2人。专业老师少,课时无法保证,挂假课表。尤其是区里有活动的时候,这些老师还要上课,还要排练,任务超级大。由于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很难调动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其实学校有几个优秀的音乐老师在幼儿园工作,可以调去教学班,这样课程满员的时候就有保障,活动也能很好的开展。目前,由于管理不善,幼儿园的孩子不到50人,每个班不到15人,但教师人数很多。但教学班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所以允许教导处工作人员兼职上课,班主任往往是代课。

我的建议和想法

我的建议是:

1.建议学校配备足够数量的美育课程专业教师。在新课标公布下,带领全体教师系统学习领会精神,完成美术课和语文数学课跨学科学习整合的尝试。保证每周有四节体育课,音乐课增加舞蹈课,尽量完成音乐课与语文课的融合,艺术课与理科、综合融合,开展跨学科学习,欣赏、探索、描述自然。

2.利用在线教育资源解决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建议学校通过增加优秀的课程资源来丰富学生的美育课程,以缓解课程暂时不全的现状。线上课程有晨读课程、绘本课程、手工艺课程、舞蹈课程、书法课程。对校内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做好线下助教工作。参与网络课程学习,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课堂组织能力和课后反馈反思能力都有很大的挑战。要对老师进行培训,帮助他们完成网上课前的准备工作(调试上课设备,保证网络畅通,根据摄像头的合理位置调整麦克风音量,打印相应的作业单,和孩子一起布置黑板,有课程名称,参与上课并指导老师,班级规模),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听讲,我们还带孩子积极参与网上互动,给孩子拍照录像,及时纠正孩子的粗心大意;课后整理学生的作业清单,及时反馈课程参与的整体情况,孩子的收获和自己的困惑,做出漂亮的文章,完成打卡,记录孩子的成长变化。

3.新课标指导下的跨学科融合,全校一盘棋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基础教育活动,* * *培养幼儿基本礼仪素养,做到“立如钟松,行如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孩子成长为阳光、健康、乖巧的少年。结合各门课程的相应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我的实践

(一)创造教育环境

1.建立班级图书角

现在学校正在修建操场。学生们没有任何运动器材可以玩,操场上也没有植物。我们改变不了学校的大环境,抱怨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共建我们的幸福家园。我们有自己的班名“彩虹花”班,因为孩子们喜欢爱和分享彩虹花。我们在非营利组织的支持下建立了班级图书角,有近700本新书。书的种类很多,有文学、科幻、科学、传记、家教、地理、历史,还有绘本、故事。每天午饭后,孩子们迅速打扫教室,拿着自己喜欢的书,去四楼的小会议室,也是我们的阅览室看书。每天午休时间看书半小时,是我们师生最期待的。

2.建立班级植物角

我们种植物,都是班级小朋友自发捐赠的绿植。在课堂上观察他们,用画笔记录他们的成长变化,孩子们现在已经学会了记录“自然音符”。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安排细心的孩子浇水,定期清理黄叶。以后我们会带着孩子在班里了解这些植物的属性,并从专业的讲解开始训练,邀请科学老师参与我们植物角的建设,给孩子更专业的植物栽培指导。儿童自然笔记还邀请了理科老师和美术老师进行专业指导。

3.建立班级管理组织

建立人人参与的管理机制,做到班里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每个人都为班级的文化建设和健康保障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要珍惜自己创造的班级环境,珍惜自己的工作成果。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 * *在班级里参与建设一个干净舒适的教育环境,在我们的校园家园里学习,阅读,做活动。在共同维护和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有自己的密码。

课程教育

1.晨读滋养孩子的心灵。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着班里的孩子上早读课。每天,我们用诗歌唤醒黎明,用音乐开始一天的学习。孩子们跟着老师在童谣、童谣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优美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美育。孩子们也从最初的改字变成了戏仿,自己写诗。语言、音乐、自然的美深深影响着孩子。

这学期我们结合四年级的课程,举办了网络诗歌读书会,这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次验收。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这其中,我们要经历采集、反复练习、音乐选择、背景考虑、录制后的后期制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调整,也是一种锻炼和提升。很多同学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也有同学虚心求教在这个过程中添加的技巧。很多优秀的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去辅导和帮助别人。在过去,他与同学的友谊更深,与人交流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百年庆典上孩子们对毛主席诗词的精彩朗诵震撼了全场,这也是他们不断积累的一次爆发。

我们将继续带领孩子们在晨读中成长,用经典诗词滋润他们的心灵,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各种形式记录孩子们每天的进步,并把这些作为对岁月最好的礼物,在他们毕业时送出。积累了大量优秀的语言文字后,相信以后会喷涌而出。

2.绘本故事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带孩子看绘本。一开始我讲任何绘本的故事,有些是说教的意思。后来参加了各种绘本阅读课程,开始带孩子阅读,讲解主题。在故事中,孩子找到了榜样,认识了自己,了解了友情,了解了父母,懂得了爱。母亲节之际,我们重温了关于妈妈的绘本故事《我的妈妈》《逃跑的小兔子》《猜猜我有多爱你》《洗个不停的妈妈》《我永远爱你》《妈妈的礼物》《妈妈的心》《妈妈的树》,在绘本故事中感受到了她对孩子的勤奋、善良和满满的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孩子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了母亲。

孩子们还会创作自己的诗歌、图片和短篇故事,用图形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对周围事物的热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观察、思考、设计,写字越来越工整,设计越来越漂亮,色彩搭配越来越有艺术感。

接下来,带着班里优秀的孩子一起成长,让他们成长为小故事人,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在分享中体验故事的教育功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带孩子做绘本故事微课。

3.活动中的美育。

高一期末,我们有一场家长和孩子同台表演的文艺汇报演出。老师指明方向,以健康积极的幼儿诗歌和歌舞为主,可以有多种形式展示,包括家庭小组、团队小组、个人单独展示。全班家长积极参与。他们按照家庭居住地组织起来,在班里或者同学家里排练。有儿童诗歌朗诵,有母子歌舞表演,三家齐上阵。在排练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同学之间也变得更加亲密。有争吵,有分歧,也为团队目标付出了努力和付出。让我们一起出谋划策,让我们一起着急上火,让我们一起享受鲜花的掌声,让我们一起开怀大笑。

在建党一百周年的诗歌朗诵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诗歌评选、排练、陪练等一系列活动。在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孩子们的优秀品质也不断闪现,课后帮助弱势学生练习,给他们宽容,互相帮助,互相打气,他们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班干部也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统筹安排,分组排练,协调老师。大家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一群自信、阳光、有担当的少年来到了我身边。

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团结勇敢。体育活动中也发现了孩子的缺点和弱点。所以疫情过后,我会积极参加班级体育锻炼,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尽量跟着孩子上体育课。这样既能督促孩子重视体育课,又能知道自己在体育课上训练的重点,从而督促自己平日好好训练,锻炼身体,在孩子心中留下好印象,为自己树立好榜样。

监督班级体育中的贫困家庭进行日常的单圈训练,我也参加他们上午课间的单圈跑,示范,监督,陪伴。

我的思考——多学科融合促进美育

1.自然美的教育,靠的是家长的力量。

游览美丽的世界——观光、远足、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等活动在我们的美育手段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带孩子们去田野、草地、池塘、河流、阴暗的树林或山谷,还有果园。出于安全考虑,学校现在不组织各种户外活动,我也不敢贸然带孩子去参观,享受大自然。这个任务只有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完成。每次出行前,老师都给他们强化训练(班级微信群以文字的形式提醒他们这次观察的重点和注意事项),回来后一定要和孩子一交流,他们的感受(日记和作文并不总是安排,会让孩子不去自然)。本打算这学期和孩子们一起在学校的小花园里播种、摘花、观察,没想到疫情把我们都隔离在家里。

调查发现,班里孩子的爷爷奶奶大多在农村,所以孩子暑假回老家,可以让长辈带着他们去稻田、瓜田、菜地观察、了解各种农作物和蔬菜,让爷爷给他们讲播种和收获的故事。晚上看着田野里的星星,相信他们会和巴金爷爷一起唱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奇妙。而这些在我们这个城市是很少听到的。这时,通过引导孩子注意阅读中所忽略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孩子就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还可以引导孩子在每天上下学的路上,改变周围的环境和自然景色、天气,随时随地把这些分享给父母。当一个孩子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对外界敏感的心,他就能轻松地学会一切。

原来我们进行的“二十四节气课程”仅仅停留在文字的编排和表达上,并没有带孩子们去真实感受自然界万物的变化。以后要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带全校学生,科学课、地方课、综合课结合起来,带孩子观察班级里的花草变化,观察自然界的雨雪雷电,观察学校的花坛、植物角落。邀请经验丰富的家长走进教室,为孩子们讲解课程。比如端午课程就可以很好的融入。只要知道低年级儿童端午节的简单习俗,就可以在三年级的地方课堂上让孩子讲解端午节的由来,简单还原屈原。在综合实践课上,邀请家长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四年级的时候,家长可以走进教室,教孩子缝荷包,做各种端午节的小挂件。五年级的时候,他们可以当小老师,给更小的孩子讲解端午节的故事。这样就把信息收集、讲解分享、动手操作、绘画表达融为一体,通过课程把孩子、老师、家长联系在一起。

2.音体美艺术教育,靠的是同行的力量。

关于音乐教育,现在只能靠学校音乐课。班里很少有孩子在校外有音乐素养或相应的乐器。之前学校给我们学生开了一个管弦乐器班,班里有三个学生参加。毕竟涉及到费用,加上家长的观念,我也没有做太多动员。本身没有音乐细胞,无法引导孩子。我只是让孩子们每天午休的时候放优美的音乐。跟着音乐老师的课,也学到了一些关于音乐素养的知识,欣赏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最重要的是把音乐课的发声和中国诗词朗诵联系起来,让孩子们的朗诵更加苍劲有力。

有时候我们的节气歌或者晨读歌也麻烦音乐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因为上课节奏练习,我们早上看书,增加了动力。

班歌的写作需要慢慢来。我没有创作的欲望,编曲排练要花很多精力。第一,利用好自己拥有的、可以利用的资源。

运动美女,我想借助体育老师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活动和体操,方便我们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孩子执着的意志力,提高身体素质。在观看各种奥运赛事时,引导学生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阳光、坚毅、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奥运精神。

关注儿童的生活特点,结合学科特点,链接优秀资源,借助各种力量对儿童进行美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