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过写论文的尝试。论文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工具。你见过的论文有哪些?以下是我收集的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欢迎阅读。我希望你会喜欢它。
鲁迅的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悲剧理论以其独特的韵味区别于外国悲剧,对国内一批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和总结鲁迅塑造悲剧形象的成就和经验,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理解鲁迅小说中深刻的思想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鲁迅小说中的悲剧人物,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来探索鲁迅的悲剧理论,欣赏人物的审美特征,熟悉鲁迅塑造悲剧人物的方法。
关键词:悲剧理论美学特征
介绍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取材于现实生活,25篇小说,17篇描写悲剧题材。《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故乡》、《伤逝》都是优秀的篇章。主人公从“疯子”到“阿q”,从“祥林嫂”到“润土”,还有“子君和涓生”,大多取材于病态社会中的不幸者,反映他们的悲惨生活,讲述他们的不幸遭遇,目的是“揭露他们的苦难,引起拯救者的注意”。
一,鲁迅的悲剧理论
有人说过“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有一定道理。纵观我们的古代文学,能称得上真正悲剧的作品实在凤毛麟角;说中国没有真正的悲剧是不恰当的。当中国社会进入现代,一个真正的悲剧开始出现在我们的文学中,这就是鲁迅的小说。
关于悲剧,鲁迅明确提出了他关于悲剧的经典命题——“悲剧把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毁掉给人看”(1925《雷峰塔倒塌再讨论》)。鲁迅认为,悲剧之所以可悲,是因为悲剧形象中那些有价值的东西被破坏了,激起了人们的同情、怜悯甚至愤怒。悲剧形象所表达的生命价值越鲜明,破坏越典型,越深入人心,人们就会更加珍惜生命价值,鄙视精神糟粕。鲁迅作品中塑造的悲剧人物都是以生活现实为基础的,他从不同阶级的人身上深入挖掘提炼有价值的东西。通过人物的悲剧经历,揭露了旧的腐朽的社会根源。“希望揭露旧社会的根源,敦促人们注意,并试图治愈它们。”这就是鲁迅塑造悲剧人物的目的。
鲁迅的许多小说描写了不同阶级劳动人民的政治觉悟,歌颂了为祖国献身的爱国战士。即使有些人的革命热情如昙花一现,鲁迅也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
狂人,鲁迅笔下的反封建斗士。这个看似变态的“疯子”,却有一双极其锐利的“透视眼”。他不仅“看透”了封建社会披着“仁义道德”遮羞布的“吃人”嘴脸,也看到了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中“吃人”的丑恶本质。他剥去了“仁义道德”的伪装,指控他犯下了“以变子食”、“吃皮”、“削骨待亲”的残暴罪行,决心诅咒食人者。这种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精神是五四运动中最宝贵的生命价值。但结果是,这样一个无视传统、挑战权威的先进知识分子,却被封建黑暗势力吞噬、毁灭。因此,狂人的悲剧揭开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家庭的丑恶嘴脸,也控诉了封建势力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高尚的灵魂,更是代表历史进步步伐的时代精神。
阿q,辛亥革命中闪耀着革命光芒的落后农民。鲁迅在《阿q正传》中肯定了他的革命热情,展示了他积极的革命人生价值被摧毁的悲剧。当辛亥反封建革命的消息传到韦庄时,阿q“入迷”了,带着幼稚可笑的目的积极要求参加革命。虽然他只是下意识地认为“革命”应该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但他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仇恨是沸腾的,他的农民式的空想社会主义是荒谬的但充满了反封建的思想。但辛亥革命的结果是“假洋鬼子”占了上风,赵先生“参与了维新”。他们取缔阿q革命,屠杀阿q,阿q的悲剧深刻暴露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社会历史根源。
农民和下层知识分子的生命价值被毁灭,也是鲁迅小说的悲剧主题之一。
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对生存权的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小说《祝福》和《故乡》是揭露这一黑暗现实的典型篇章。《祝福》中的祥林嫂,一个善良、坚毅、勤劳、平和的普通劳动妇女,只想靠自己的劳动赢得做人的生存权,却在封建政权、宗族势力、夫权、神权的压迫下毁灭。又如《故乡》中的“润土”。那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美少年,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下挣扎,再一次相遇,就成了“傀儡人”,病态、颓废、呆滞、麻木。这一悲剧形象展现了20世纪初农民在乡村生活中的处境,沉浸在深重的苦难中,并挖掘出悲剧的根源。但是...鲁迅的悲剧小说既描写了无权生存的农民的社会地位,又表现了他们对生存权利的不懈追求;不仅控诉了他们的生活被摧残和毁灭,也描述了他们的精神是如何被摧残和毁灭的。祥林嫂死后不肯再嫁,逃到鲁镇当了家政。被抢后反抗死亡改嫁,捐出“赎罪”的门槛,最后甚至质疑地狱有鬼的理论,就是这类悲剧人物身上不屈抗争的光辉一闪。然而,残酷的封建礼教最终彻底摧毁了她的精神,让她一开始悲伤胆怯,后来又放下悲伤,如同木刻一般...
写爱情悲剧,鲁迅的小说也很出色。他眼光锐利,一眼就看穿了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社会悲剧,把争取婚姻爱情自由的斗争与反封建斗争联系起来。在《伤逝》中,子君和涓生是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在反封建、争取个人解放的斗争中,他们敢于蔑视封建礼教,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独立组合,不顾一切非议和异样的眼光。但是第二年,他们的同居关系崩溃了。背负着空虚的子君在威严和冰冷的目光中走进了“没有墓碑的坟墓”,涓生在会馆的残破事物中回归了“寂静与空虚”。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发生了什么》中说:“社会制度没有改变,没有经济权利。即使娜拉因为人格觉醒而走向社会,也只有两条路,要么堕落,要么回来。”经济是基础,其独立性也决定了其反抗不彻底,子君反抗不彻底。只有彻底铲除封建政治经济制度和婚姻爱情自由这一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获得人生的沃土。
综上所述,鲁迅小说通过描写各个领域各种生命价值的毁灭来探寻历史根源,通过他们的不幸遭遇来解剖他们的生存环境——“病态社会”,让人们对这个罪恶的深渊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二、审美特征
人是社会人。生活在不同社会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属性。鲁迅站在了时代的前沿,捕捉到了生活在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时期的人的不同属性,并有机地统一在人物身上。这样,被塑造的人物就成为极具美育力量的艺术形象。
比如一个疯子,一方面是典型的精神病患者,思维和语言都离经叛道,很可笑。然而另一方面,正如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和现存社会秩序的人,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他的观察和结论是丰富而深刻的。实际上,他是一个敢于挑战传统的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是一个敢于挑战现实世俗社会的清醒的反封建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鲁迅把荒诞和崇高投射在一个疯子身上,塑造了这个具有艺术光彩的悲剧形象。
孔乙己的形象也可以作为例子!在《孔乙己》中,鲁迅一方面批判孔乙己懒惰、酸溜溜,另一方面又精心刻画孔乙己纯真善良的性格,喜欢和孩子玩耍,教酒店服务员用指甲蘸酒写字,把茴香豆给孩子吃...然而孔乙己的这些美好品质却被残酷的社会毁掉了!是的,他不应该去偷,但归根结底,难道不是邪恶的社会毒害了他,吞噬了他吗?作者表达了对孔乙己的肯定与否定、同情与批判,因此孔乙己形象也具有深刻的美育意义。
鲁迅把不同的人格品质有机地统一在一个艺术形象中,丰满而深刻。这绝不是自发的!
首先,这是社会生活本身决定的。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时期,有各种各样的人格品质。比如当时中国落后的农民中有“精神胜利法”,当然也有要求革命这种美好的品质。鲁迅准确而真实地描写了现实生活中人的各种人格品质的统一。
其次,这也是鲁迅的创作方法决定的。作家可以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塑造不同的悲剧形象。鲁迅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行创作。他把自己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投射在艺术形象中,塑造了一个崇高的艺术形象。因此,他的悲剧艺术形象总是各种人格品质的统一。
我们在学习鲁迅塑造悲剧形象的创作经验时,必须真正地走向生活,真正地把握我们这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不同人格品质,并准确地概括为艺术典范,才能写出深刻而丰满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