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人性
人类的灵性造就了人类的思维本性,使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今天的文明社会;人的可塑造性,让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长相,不同的世界观;强大的生存能力使人类在几千年的各种战争和自然危机中生存下来,更好地生存下去。
经过几千年的繁衍,人类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明,关于人的文化开始代代相传。随着人类的不断升级,关于人类的文明也在发生变化。千百年来,就中国而言,孔子的思想和文化理念一直备受推崇,儒家基于人性的知识至今仍是讨论的对象。
人性是什么样的?对于这一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无论人类如何解读人性,都无法从客观和情感上得到最准确的答案。
有人说“人性本善”,有人说“人性本恶”,还有人认为没有善恶之分。有没有善恶之分,没有人能做出准确的结论,因为环境不同,出发点不同,对善恶的理解也不同。
基于人性的讨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道德与人性,被不同学派的人用不同的理念诠释过。儒家、法家和道家是诠释人性和道德的标志性流派。
在现当代社会,人性仍然是一个讨论的话题,而这其中,关于人性最煽情的发言当属著名作家梁实秋。
一,梁实秋对人性的阐释
梁实秋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梁实秋之所以能在文艺复兴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源于他的人性论及其翻译,而他的《雅舍随笔》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被人称道。
梁实秋的思想和他自己的想法一直是有争议的,这种争议体现在他自己的矛盾上。梁实秋的人性论,就是因为这种无法交融自己的矛盾,才显得偏激却又理性。
很难想象写《雅舍随笔》的作者会有如此偏激的言论和思想,但这就是梁实秋。梁实秋人性论的成名与当时的文化名人鲁迅有直接关系。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梁实秋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和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师来一场笔战,实在是愚蠢。然而梁实秋做到了,一做就是八年。
八年来,两人从对文学的争论发展到对人性的争论,最后发展到人身攻击。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直到鲁迅去世才停止。因为这场论战,鲁迅鲜明的文学风格和梁实秋的文学思想被打上了政治的标签,最后梁实秋不得不旅居国外。
可以说,萧何败了,萧何败了。梁实秋因其极端、不成熟的矛盾思想而害了自己,在后世一直被称为“资本家的走狗”。
当时梁实秋认为:“文学的目的是通过宇宙中自然生命的各种现象来表现普遍的、固定的人性。”梁实秋认为文学是用来探索固定的普遍人性的,文学的普遍性使他备受争议。
对他来说,文学的价值不在于时代精神、革命理论、传统思想是什么。重要的是,它是否反映了普遍的人性,显示了无限和超越的真理。
文学无处不在,适合全人类。文学因人而生,人在探索文化,文化也在与时俱进。文化和人文是不可分的,但又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梁实秋认为文学价值反映普遍的、固定的人性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他的思想也有理论依据,但梁实秋忽略的是文学的个性。
古语有云,“物以类聚”,人与人之间存在矛盾和差异,体现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人性和道德上。
不同的社会地位使人们对文学有不同的理解,就像在中国古代,读书是文人的专属,那些高雅深刻的文学是文人雅士的存在,是上流社会的享受,而普通人只要能活着就是文学之后的奢侈品。
在现代社会,文学是普遍的,也是普遍的、固定的人性。每个人都可以读,都可以学,无论多么深刻,有人写,有人看。
但是,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封建社会,文学从来没有任何门槛。唯一的门槛就是你有没有读书的意识,这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所以文学没有阶级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区分文学的唯一方法是它是否反映了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
梁实秋认为那些赞美领导的广告和文章是没有用的,不反映人性的文学不是文学。但是,文学无处不在,人也不一样,所以文学自然也有差异,有不同的个性,就像人一样。
在现代社会,个性这个词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追求个性,崇尚多元,千篇一律的传统思想已经被抛弃。梁实秋之所以忽视文学的个性,与他自身的家庭背景和他对传统思想的尊重有关。
第二,深入分析梁实秋,探讨形成梁思想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梁实秋看不到人的个性,关注不到文学的个性?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受鲁迅影响,人们对梁实秋有偏见,甚至带着有色眼镜看他。就像你在不经意或单纯的思考中,被贴上了政治挂帅的标签,那么这个人再怎么文笔好,再怎么爱国,也弥补不了他的错误。
梁实秋有什么问题吗?不管是不是,他的错就在于他口无遮拦,思维不成熟,态度冲动。没有错,因为他受自身条件影响。传统思维让他固步自封,无法突破自我。他只能看到这些东西,这让他的言论很偏激。
如何概括梁实秋言论偏激的三个主要原因:
出身家庭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梁实秋出生在一个士大夫家庭。他家经济状况不错,教育自然是以传统教授为主。所以梁实秋从小没吃过苦,性情温顺。他是一个谦虚绅士的形象。
梁实秋在清华读高中,毕业后被送出国留学。可以说,梁实秋的学习和发展都是按照父母定制的路线进行的。他本人对这种传统的生活观念和未来安排并不反感。
在个人婚姻的选择上,自由恋爱一直是那个时代的主流,但梁实秋仍然接受包办婚姻,并乐此不疲,这反映了梁实秋的传统思想。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出身家庭对梁实秋的认知世界影响很大。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活中,也体现在人们的心理、观念和世界观上。
2.尊重儒家思想
梁实秋的传统思想对他影响很大,而造成这一切的是他对儒家思想的推崇。梁实秋一生都是儒家伦理的信徒。他说:“在我看来,儒家伦理总体上是好的。”
梁实秋喜欢儒家伦理,认可儒家对人性的理解。所以儒家的伦理道德让他无法超越这些,只能在这个有限的圈子里诠释他的人性。他的观点缺乏自己对人性和世界的探索,所以思想不成熟,大部分是受别人思想的影响。
3.巴比特的理论影响很大
如果说梁实秋早期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的话,留学之后,梁实秋作为白璧德的弟子,在思想上深受白璧德等西方作家的影响。他认可白璧德等西方世界的主流思想,也相当认可他们的人本主义和人性解读。
巴比特本人的思想更倾向于理解现实、接受现实、改善社会,认为人类社会具有同等价值和普世价值。
白璧德和梁实秋都认同儒家思想,所以儒家思想和西方文学思想对梁实秋的影响是一样的,造成了他认知上的极端。
4.社会地位和自我优势
梁实秋因为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有着强烈的自我优越感,所以受到了贵族教育和思想的毒害。
这种优越感体现在他认为自己的成就、对文学的解读、对人性的表达都是分阶级的。这个阶层来自于他自己的贵族家庭和贵族思想。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梁实秋被骂悲剧的原因来自于以上四个因素。在那个半封建社会,崇尚文学价值是普遍的人性,但又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可以说梁实秋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存在。
不适合的时候就是不成熟,也引起广泛关注。梁实秋的胆识和勇气,真是无与伦比。贵族的优越感和一往无前的勇气造就了他敢打敢拼的勇气。
尽管梁实秋一再表示“一切文明都是少数天才的独创”,“大多数人没有文艺,文艺不是大多数”。但我们不能否认,有些文艺的东西,只有天才才能创造出来,但没有文艺,大多数人就得罪了全世界。
文艺诞生于民间,后作为高雅艺术进入封建社会皇室贵族,梁实秋抛弃了文学的根本,强调文学的优越性和自己的优越性,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似乎本末倒置。
其实梁实秋本人,除了言论偏激,思想不成熟之外,他的人生观念和文学素养还是挺现代的,值得学习。
20世纪80年代后,文学界人士更青睐梁实秋的优雅散文,梁的心态让战后处于和平状态的人们迫切需要。梁实秋本人的魅力在于他执着的人生,无忧无虑的态度,优雅的幽默。
不得不说梁实秋的文学散文《雅舍》,但他晚年写的散文更有涵养,平实充实的内容让人倍感亲切,勾起人们的回忆。梁实秋在《时间是意外的亲情》一书中,回忆了出现在他生命中的那些人,和他们一起走过的青春。
这本书可以说是了解梁实秋青年时代最好的一本书。在信中,他写了他的高中,他的朋友和他的爱情。他尽力描写他的朋友徐志摩、闻一多和他的情人程女士。
书中传达的珍惜有限生命,随缘享受生活的精神特质,让我们倍感温暖,感慨万千。我们特别佩服梁实秋的人生观,他蔑视生命,却热爱生命。
他的《雅间随笔》传达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幅幅幸福飘渺如梦的景象,他想说的是让人们学会生活。如果你能把贫穷和悲惨变成动力,在生活中藐视金钱和名誉,即使在简陋的房间里,即使没有三餐,你也能过得很精彩。
梁实秋对生活的态度,闲适的心境,对人性的理解,总是让他的文学让人惊喜。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传统文化的熏陶,字斟句酌,引经据典,真是精辟。好的文学,好的作家应该是这样的,能写能活。
梁实秋对文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散文多而好,还在于他翻译的莎士比亚令人震撼。他对写作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让他的文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