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字格式的时事论文

高校毕业生作为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类别,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很难找到好工作,这已经成为大学生、高校和家长的普遍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哪里?就业难是全国高校扩招带来的吗?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及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大学生就业的历史高峰,比2003年净增68万人,增长32%。预计2005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45,438+20万人。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2年7月,中国有50万毕业生等待就业,2003年7月达到70万。从全国来看,经济结构正在调整,资源配置正在优化。一些国有企业的大量工人下岗就业。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2003年,中国有2400万城镇劳动力,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600万,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这样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域结构和专业结构。就业受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多,就业渠道相对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形势相对不好,缺人才,留不住人才,导致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过去,在计划经济下,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全合一制、全合一制”。毕业生不担心毕业后没有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重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变过去的“统包统分”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立即暴露出来,如求市场、求信息观念淡薄,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而且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一些学校追求短期效应,忽视自身学校的实力,盲目设置一些热门专业,导致人才供过于求;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对市场不够敏感,对一些冷门专业和社会需求不大的专业没有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毕业前失业。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的择业也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转变。在各地,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目前我国高校就业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由公安部门管理,人才市场管理由人事劳动部门管理。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加上一些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为本地毕业生开了绿灯,同时对一些外国毕业生施加各种条件。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尚未完善,体制性障碍尚未真正消除。

(四)用人单位盲目人才消费高。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耗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提高用人标准,追求高人才消耗和高学历。大学生能做的一定是本科生做的,本科生做的一定是硕士生做的。这种盲目提高就业标准的做法造成了人才的浪费,也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难。有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一进一个人才就发挥作用,创造价值。所以他们很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他们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也不想花时间去培养他们。

(五)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都是隶属于学生管理部门,或者只是从相关部门分离出来。它们的管理范围相对较小,工作人员缺乏专业能力,毕业生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程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的时候开设,就业指导并没有贯穿大学的全过程。

(6)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根本改变,就业期望值高,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表现就是毕业生高估了自己,但眼高手低。对薪资福利要求过高,不顾自身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受;片面追求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意去一些小城市发展;选择单位太多,一定是当官的,重视国家机关和大单位,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导致成功高,成功低。

(七)大学生自身素质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基础也较高。另外,高校的软硬件设施没有跟上,带来了生源质量的下降。有些同学成绩很好,但是动手能力差。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但学习成绩差,四级、二级都过不了,与用人单位失去了联系。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复杂,也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还需要政府、学校和全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工作方法,深化改革。

(一)政府要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应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一些条件艰苦的重点单位和行业的大学生给予更大的优惠,并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到那些地方就业。

在改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取消阻碍学生就业的政策和制度;各级政府要放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加强对人才的宏观预测和专业设置的调整,调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引导高校改革,避免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此外,政府应充分发挥自控优势,积极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应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用人单位要转变人才观,不要一味追求人才的高消耗,让那些博士、硕士装点门面,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替换多余的人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高校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培养和形成梯队需要一个过程。总之,用人单位要转变人才观念,人尽其才。

(三)高校应加强内部改革

高校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他们的就业率和就业水平是一所学院办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生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情绪。因此,学校应该深化内部改革。

高校应主动适应市场,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毕业生;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机制。理顺就业指导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充实人员和设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既要管理就业,又要加强就业的市场调查和研究,把握这项工作的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制定和实施就业指导方案。就业指导机构在涉及学校专业结构调整时,也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促进学校培养的人才充分就业。

(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就业。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生长发育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的就业工作内容。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目标要做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让学生了解所在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引入多媒体技术,使之生动形象,对学生有吸引力。同时,就业指导课不要拘泥于课堂,要采取多种形式,比如邀请一些优秀的企事业单位做报告,设置模拟招聘活动,注意利用网络资源,设立网上论坛,让师生在线讨论。

(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竞争,大学生应该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大学生涯中,我想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高校这个平台,不断塑造自己,提高自己,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要更新就业观念,摆脱那些旧观念,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把目光从原来的国家机关、要害单位转向那些私企、“三资”企业,就业地区从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那里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此外,大学生要认清就业形势,积极学习和掌握就业技能,提高择业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合理确定就业预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

总之,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大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