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和鲁迅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从来不听前者讲鲁迅?

陈寅恪是国学大师,文史造诣很深。他一直勤奋自律,埋头苦干,甘于寂寞。所以文学基础很深厚。民国时期,他的学术地位很高。同时,鲁迅也是民国时期的杰出人物,他通过自己的笔批判了腐朽的封建社会。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人居然是“同学”。陈寅恪和鲁迅都去过日本留学。他们合住一套公寓,是多年的密友。而且,陈寅恪的哥哥陈衡恪和鲁迅是挚友,是互相欣赏的非常好的朋友。但陈寅恪一生都没有提到鲁迅,直到晚年才在日记中谈到为什么不愿公开与鲁迅的关系。

21岁,鲁迅公费赴日留学。27岁的陈衡恪和12的陈寅恪两兄弟背景深厚,是于明贞的侄子,陈宝珍的孙子,父亲是改革家。所以两兄弟都有很高的理想和抱负。鲁迅很喜欢陈家和陈氏兄弟。在《晨花夕拾》中,鲁迅谈到了于明珍,他的语文话题独树一帜,有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我也曾问过《华盛顿》,突出于明珍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而且,鲁迅对余明珍非常敬重,无论何时谈起,都把他当作“石喻”。余明珍虽为官,但支持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先进的治国经验,思想非常开明。所以我对陈氏兄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在日本,陈氏兄弟和鲁迅生活在一起。两年的时间里,他们一起学习日语,一起成长,一起进步。鲁迅和他哥哥陈衡恪的年龄差距很小。他们是亲密的朋友,经常谈论单词的含义。而很多年轻人的陈寅恪,却很少和鲁迅对话。在21的鲁迅眼里,12的陈寅恪就像个孩子。他们的知识、思想、追求不在一条平行线上。鲁迅弃医从文,在日本学了很多语言,翻译了很多外国小说。另一方面,陈寅恪在日本读书不专心,活在恐惧中,靠听几节课拿官费完成差事。后来,陈寅恪回国就读于复旦,后赴德国、法国、瑞士等国的最高学府学习,学习了20多门外语。他精通八种语言,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陈寅恪的哥哥陈衡恪精通美术和绘画,年轻有为。他比鲁迅早成名。鲁迅与陈衡恪相识甚密,交往密切。陈衡恪为鲁迅的新书题写了书名《外国小说集》。陈寅恪留学归来,投奔哥哥,成为蔡锷将军的秘书,由于工作需要,与鲁迅见面的次数逐渐增多。鲁迅写新书时,不忘赠陈两兄弟,当面称赞陈寅恪读书刻苦,陈寅恪也称赞鲁迅的文学造诣。

陈寅恪和鲁迅术业有专攻,性格冷淡,很少说话,所以和鲁迅接触不多。接着,陈寅恪又开始留学,与鲁迅的联系也中断了。

陈寅恪娶了他的妻子唐庆,这位老师曾经教过鲁迅的妻子许广平,许广平去拜访这位老师。鲁迅和陈寅恪交往不多,也很少提到鲁迅。他们对鲁迅的态度很冷漠,但鲁迅经常提到陈氏兄弟和他们与陈寅恪交往的一些细节。陈寅恪与朱自清、胡适等人关系非常好,经常提起,与鲁迅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陈寅恪很少提到鲁迅,不是因为他对鲁迅有偏见,而是因为他们的交往过程真的少之又少,兴趣不同。陈寅恪是一个很谨慎很冷漠的人,对鲁迅的态度从未改变。

晚年的陈寅恪向大众道出了他不谈论鲁迅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很淡。陈寅恪是一个非常傲慢的学者。他不认为鲁迅是他的“知己”,所以很少提起。而且陈寅恪年纪轻轻就患有脚病,眼睛因为高度近视而失明。虽然她有着无限的表面风光,渊博的学识,令人敬仰,但陈寅恪的生活很艰难,创作之路也很艰辛。

陈寅恪为人低调,很少露面,与光芒四射的鲁迅大相径庭,非常冷漠孤傲。他不想死缠着当时已经成为名人的鲁迅。他只想出名,扎根学术界。陈寅恪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对旧文化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和批判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他们分别代表了新旧文化,他们的角度和立场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也是他们之间很少交流,陈寅恪也很少谈鲁迅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