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一篇六年级正反比例的数学论文要给老师?
有一个贪婪的富人拿一块好布做了一顶帽子。到了裁缝店,他觉得用这么好的布做一顶帽子太浪费了,就问裁缝:“这块布能做两顶帽子吗?”裁缝看着富人说:“是的。”富人见他回答得如此爽快,心想裁缝一定是从中占了便宜,于是问道:“你做三顶帽子吗?”裁缝还是乐呵呵地说:“好!”这时,财主更加疑惑了,嘀咕道:“多好的布啊,我能做四块吗?”“好的!”裁缝还是回答的很快。经过一番较量,财主终于开口问道:“我能做10的帽子吗?”裁缝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看着富人,慢慢地说:“是的。”这时,富人松了一口气,心想:如果这块布只做成一顶帽子,对一个裁缝来说会更便宜。看啊!这不让我说10顶。我真聪明!呵呵...几天后,富人去裁缝店拿他的帽子。结果他被暗算了:10帽子太小了,戴在手指上不合适!听完这个故事后,学生们哄堂大笑。于是我也跟着问了两个问题:“你笑什么?”“为什么裁缝说1帽子,2帽子,3帽子,4帽子,5帽子...10同样的布料可以做帽子?”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欲望被激起,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每顶帽子用布量×帽子数=布总量。因为这块布的尺寸不变,所以做出来的帽子数量更多,裁缝也可以裁剪,但是每顶帽子都比较小。”通过这个故事,反比例的概念浮出水面,然后我引导情境:“像这样的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反比例关系’。你还找出有类似关系的量吗?”同学们举过“走得越慢(快),花得越多(少)”和“一次运一堆货越多(少),运得越少(多)”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