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莞俱乐部在东莞俱乐部
这里曾是康熙、雍正年间一位将军的私家花园,有300年的建筑历史。由陈于1918捐赠,原计划为北京东关俱乐部。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东莞文化名人聚集地里有一块刻有康有为称号的牌匾。它也是容庚避难学习的大厅。旧时北京及各大城市由同宗或同行业的人设立的机构,建有亭子,供同乡、同辈、同事聚会住宿。
1949之前,东莞有多少会所?不知道,但是首都北京有会馆。我爷爷伦明在清末(1902)进国子监堂后就住在东莞会馆。我的父亲,伦生叔叔,出生在东莞会馆。1950年,我出生在东莞会馆。
家族世代生活在东莞会馆,对东莞会馆有着深厚的感情。2008年,北京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为了举办这次世界盛会,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改造了许多旧城区,东莞会馆在2007年被拆除。然而,祖父和父亲传下来的关于东莞会馆的历史和故事,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会馆曾经是我的家
我的父亲,伦生叔叔(原名伦润荣),1919年出生于东莞新馆,在那里生活了40多年。伦明爷爷在东莞会馆住了三十多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他的家人回到了广东。当时他爷爷觉得北京学风好,就留父亲在北京读书。1945我父亲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我父亲擅长绘画。他年轻的时候画了很多素描、水彩、钢笔画挂在墙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出于对会馆的热爱,用钢笔画的形式画了一座宏伟的大建筑,栩栩如生,每一根筋瓦都清晰可辨,可惜这幅画没有保存下来。
据我父亲告诉我的和文献记载,我的祖父伦明,字哲如,1875(清光绪元年十一月)广东东莞县望牛墩人,出身书香门第。光绪庚子年间,郑恩是两个科举考试者。曾任广西候补知府。光绪二十八年,诏开史静大学堂。伦明随其兄伦绪、伦绰、堂弟伦鉴等进京求学。1902年,在大学堂的500名学生中,有四个伦兄弟,他们都是陪审员,这是一段佳话。
伦明毕业于1907(光绪三十三年)第一期学习五年。北京大学著名教授荣肇祖先生称伦为“双陪审员”。伦明通晓国学、文史、古籍版本、诗歌等。他一生爱书,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那时,伦明在东莞的新家堆满了书,堆在屋檐下。这只是私人收藏的一小部分。此外,浪漫胡同的东关馆还摆放了400多箱图书,共计上百万册。当时,李先生受雇于阅读和印刷书籍。伦明的书放在最里面的院子里。战争期间,伦明在书店和摊贩中勤俭持家,在寒风中收集书籍,大量购买富家抛出的书籍,在外地也买了不少书。从废品收购站将要制浆的图书中抢救出了一些珍贵的图书,避免了一些古籍的流失和损失,保护了国家的文化遗产。当时他的同事说:伦明走到哪里,经常有三五个文案,几个人常年给他补书,夸他是书的伯乐。在北京期间,他是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华民国大学的教授。为了广泛收集书籍,研究知识,伦明与孙殿起(又名孙耀庆)在北京琉璃厂共同开办了“同学斋”书店,经营和收藏古籍。《论名》把只有高中学历的徒弟孙殿起培养成了能辨别古籍和版本的人才。孙先生对善本进行登记,后编撰成名作《书商的故事》,成为中国古籍目录学家。
抗战前,北京要编《四Ku全书》纯目录,需要研究,因为有很多书是历代和清代所忌讳和省略的。《论明》收藏的许多书籍是四库全书所没有的,非常珍贵。他把收书的地方(浪漫胡同东关厅最里面的院子)叫做“续书馆”,意在续《四库全书》。据资料显示,《论名》藏书丰富,足以续编《四Ku全书》。早在1925年,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张就想影印《四库全书》。伦明在报纸上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写了一篇题为《印刷《四库全书》刍议》的论文,认为还是继续编辑为好。
1937抗日战争爆发时,伦明留在广东教书躲避战乱,再也没有回过北京。《论明》大部分著作在北京东关会馆完成,断断续续编辑了部分《四库全书》的摘要,续编的《四库全书》摘要后来被转移到历史研究所和相关图书馆。现在出版的《四库全书续编提要》有相当一部分是伦明写的。著有《1911年以来藏书纪事诗》、《续书馆藏秘书》、《续书馆藏秘书》、《思全集续议》、《版本来源》、《清人与今人文集作者索引》、《乡思故人》、《四言诗百首》。
会馆曾经挤满了文人。
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有许多东莞出生的文人居住在会馆,如冼玉清、张伯苓、张慈禧、容庚和荣昭祖。伦明和他们不仅是邻居,也是亲密的朋友,为他们提供信息和帮助,交流知识,互相促进。
据荣昭祖教授回忆,他是1922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26毕业。这期间,荣昭祖也住在东莞会馆。有一次,伦明顺道看到郑融写了一篇关于他和殷新研究明代哲学家的文章。文蓉:“你见过这本书吗?”荣答:“没有”。伦明道:“我有一件明代的刻本,可以借给你。”何的《爨东集》是明末梁福山所撰,因被焚而存世不多。容借了这本书,又从湖北借了另一卷,以容昭祖的名义出版。现在这本书叫《何心彤集》,已经再版了。荣昭祖(又名荣昭庚)的弟弟容庚是个白人。自幼随四叔邓尔雅学习,并自学金石学。1922年5月,29岁的他带着金的初稿来到北京。得到古文字学家罗振宇、王国维的赏识和推荐,考入北京大学研究院国学系,受聘燕京大学副教授。容庚在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燕京大学1941停办,容庚搬到上斜街的新东关馆。这里房租低,步行离琉璃厂很近。他经常去琉璃厂买画,搞研究。容庚于1946年春天回到广州。因为会馆的平房是用青砖铺的,很容易回潮。当他把收藏的100多卷书画运到广州时,其中一部分已经发霉。
在东莞会馆,教高手合作,互相学习的情况并不少见。如1935年,伦明、、张慈禧共同出资、编辑、影印《东关袁崇焕送别杜廖诗》一卷,伦明联系并借用在番禺所绘送别图,由江藏于长汀。这是一幅明代的山水画,山青水秀,视野开阔。岸边的亭子旁,几个人挥着手,在垂柳树下向远处望去,两条小船在江面上航行。此图为元于崇祯元年改任冀辽两广总督时的告别之作。此外,附上、、傅和欧必远为题写的手迹。古代文献学家罗振宇、伦明的碑文;落款为“东关袁崇焕别辽朝”的是容庚。几位文化名人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复印了50册这种诗集,交给图书馆保管,张慈禧将其中一册赠送给广东会馆。伦明生前已经看到了时代的演变,曾经说过:未来的藏书应该属于大众,而不是私人。1944 10伦明在广东东莞去世,享年70岁。
1947期间,冼玉清教授介绍了他爷爷的遗愿,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原校长陈元联系了他,并把伦明一生的大部分藏书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少量书籍变现补贴他家生活。因为伦明藏书太多,一册一册数起来太慢,来不及一一登记。后来,书被捆起来,用秤称重量,而不是清点,几辆卡车装了好几次才运出去。如今,我们仍能在更名为国家图书馆的善本书名下,找到《论明校跋》的字迹。
明伦堂留置公物
浪漫胡同的东莞会馆是东莞人邓蓉镜于1875(清光绪元年)购得。地址是宣武区浪漫胡同127号(原49号),属于东莞县明伦堂公物。1932年(民国21年),明伦堂出资在北平财政局办理税务契证,取得第4695号房屋契证,同年10月9日,10在北平区法院进行不动产登记,取得党字第65号。青砖房49间,占地2.073亩,属于明代。
进入东关会馆大门,直接面对南房山墙搭建的精美影壁,右转原月门,右侧有4间东厢房。月门南侧有五个房间。房前有一条东西宽的甬道,北侧一整面墙分成四个独立的四合院。此厅原为张佳羽故居。明末反清将领袁崇焕和张佳羽,号称“东关二猛”,一北一南都是反清英雄。袁崇焕因英勇抗击清军,在辽东和北京被双面间谍陷害而死。张佳羽在两广和万江举起大义旗帜,抗击清军。她身中数枪,在一个没有被抓获的跳水池中壮烈牺牲。她只有33岁。崇祯十六年,秀才张佳羽被任命为编辑兼尚书。他死后,桂王封他为增城侯,封他为“文烈”。近代著名俗人叶公卓曾题写“明代烈士张佳羽故居”匾额挂在会馆大门上。文件显示,北京市王昆仑副市长办公室收到市文化局上报的《广东省文物古迹处理意见》,经讨论,于7月1956日作出批复:“1。崇外贾赦馆袁崇焕墓厅由文化局文化科接管,东关厅保留“明代烈士张佳羽故居”纪念条幅,均由文化局文化科通知北京房管。
会馆被称为“文人之乡”
过去,很多人把会馆称为“文人之乡”。在旧社会,大多数会馆都居住着官僚,文人,爱国知识分子等等。东莞会馆曾居住着一些务实勤奋的东莞文人名士,如东莞人陈,1892探花,任国史馆助理员、江宁公使、粤教校长等。1910年,陈与老乡陈西工、杨协商,与杨签约,陈捐款购买上斜街地块,建造东关新馆。曾为袁崇焕老督察题写“袁先生真像”,收藏于浪漫胡同东关厅。此像当时由陈交给广东会馆保存。陈在交接手续上盖了朱的章。1917(戊午五月),康有为还为东关会馆题写了“关园”的题词,叶恭绰题词:关园是明末张文烈家族的故居。龚在广东起义抗清,其名重史,同乡尊!每次路过思源园,都要赞叹风之徽,肃然起敬。
据记载,早在朱超街的东莞会馆,东莞人就祭祀袁崇焕。博物馆的地点改为朱超街以西,也就是现在的中山会以南。一天,一个同乡偶然从一篇旧文章的片段中看到,张佳羽的这首诗是在他位于浪漫胡同的家中写的。他专程赶来,花925两银子买下故居,在浪漫胡同修建东莞会馆。1915陈在上斜街修建新东关亭时,还在后院设立敬贤堂,供奉先贤。
会馆里的诗词对联
在纪念活动中,中国人大多以题字写诗,以对联表达情感。至今流传着许多激动人心的对联。比如,浪漫胡同东莞会馆有一副对联:晨钟老广东,蓟门风雨招魂旗。陈曾在东关博物馆新馆西古堂题词:二十年前拿官注,写了一篇酒论,旧梦不忘燕学弟;汇聚七千里之外,乘风破浪,勇敢应对虎门潮。清末秀才、东莞秀才张启干,从上海到北京,再次联手:顾忠曾督辽师,问前朝谁是栋梁,是个高明的将军,可见山河汇聚;韦烈还想着东关伯,愿晚辈,风霜磨砺其骨,新世界广阔,以照时势造英雄。东莞新楼落成时,张伯驹题词:玉山观水,两邻屋,花问斜街,应思往事;流传千古的廖记增城,给后人留下一个芬芳的徽记,或许也是对家乡人的怀念。尹清举还题词:国人十处房产已交;这是广州和厦门的心脏。这些对联挂在东莞博物馆新馆,已经失传很久了。
1906前后,尹清菊,东莞人,在一个浪漫弄堂做东莞会馆管理负责人。作为一名学者,尹清举是清代翰林院院士庶吉士的成员。1902,广东“宝安书院院长”、“东莞学校(东莞中学前身)名誉校长”。尹从191春开始负责上斜街东关新馆改造重建的监督管理工作,8月完成一期工程。5438年6月+10月,辛亥革命频繁爆发,尹清举逃兵回乡。家住东莞会馆的张伯苓接手了新东莞馆的建设,直到1917竣工。
张伯苓,别名黄西,是北京一个很有故事的历史人物。他是康有为《万亩草堂》的弟子。他曾在日本留学多年,广泛支持和接触革命派,撰写了《同盟会》、《钟惺回族革命》等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材料。被聘为两广方言学校法学教授,1909中政法科举;1912至1928,民国司法部第一任狱政科科长;1913随家人定居东莞会馆。1914张伯苓申请成为清史馆名誉协理。当时,伦明住在会馆最里面的院子里,张伯苓和儿子张慈禧住在一墙之隔的东院北屋。伦明和张伯苓是挚友,对待张慈禧就像父子一样,从小看着他长大。伦明经常和张慈禧讨论一些学术和专业问题,并提供图书馆资料。张慈禧也非常敬重伦明。1934年,张慈禧编著《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弥补了中国近代关于戏曲资料的书写不足。伦明专门以几首诗的形式为张慈禧的《清晏斗梨园史料》写了一篇序跋。并亲自联系贾雅斋校对。张慈禧,韩瑞人,又名钟瑞,名唤江才。他关于北京民俗和北京史志的著作相当丰富,其中以1951出版的《人民首都天桥》最为著名。时至今日,很多研究北京民间典故的作家,还是以张慈禧的著述为主。1916年,张柏桢在北京左安门地区(今龙潭湖公园)建立了纪念袁杜诗庙,并修缮了袁崇焕墓。张伯苓之子张慈禧于1958年8月将“张远”私产14.5间(龙潭湖公园)捐献给国家,随后张慈禧搬回了浪漫弄堂东关会馆。他的行动充满了对家乡东莞的怀念和对北京的深爱。
来北京的东莞游客的住所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东莞会馆里大部分有成就的文人都成了高校的教授和专业人士。之后,这些人陆续搬出会馆,只让东莞老乡和亲友住在空房里。家庭结构多为来京求学谋生的宛籍文人和宛籍知识分子、商人的后代。会馆只收低租金作为房屋维修基金,不收外地人。
1937“七七事变”期间,日军占领北平。上斜街的东莞会馆为了防止日军入住会所,决定将空置的房间出租给住户的朋友和可靠的人,以抵御日军的横冲直撞,不让他们居住。清代东莞会馆作为科举会馆,民国时会馆作为同乡的住所。东莞县在北京没有商业会馆。因此,当时一些东莞的企业家和商人到了北京,留在东莞会馆,促进东莞和北京的经济交流。会馆一直遵循定期选举馆长的制度。比如1947,东关新馆实行馆长制,老乡推选、伦为馆长;1948年,一位老乡选举伦胜叔为馆长,陈保剑、钟良洲、吴儒林、吴松林等四位馆长负责管理图书馆事务。据东莞博物馆新馆6月1947 165438+10月统计,住在会馆的东莞人有52人。1956有15户,约40人居住在东莞。60年代初没有主任,但父亲仍有义务为大家计算、收取水电费、处理公益事务。旧时代,上斜街的新东关馆和浪漫胡同的东关会馆是以单独门户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分别居住和管理。两馆没有专项经费,楼房修缮、长期工资等一切费用由同乡居民共同承担。1948前后,两个会馆分别制定了会馆管理条例。
资料显示:1956 1广东省会馆房产管理委员会根据北京市政府相关规定,致函北京市民政局,决定将会馆全部房产移交北京市人民政府。1956东莞俱乐部房产移交北京市房管局统一管理,有相关规定。东莞会馆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逐渐变成了一个居住综合体。20世纪80年代初,新东关博物馆被列为北京宣武区文物保护单位。中央电视台拍摄中国会馆往事专题节目时,我去东莞会馆拍摄。我根据自己对东莞会馆童年的记忆和了解,给他们讲了东莞会馆的历史变迁。
东莞会馆成为历史。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北京举办奥运会,很多老馆被拆除重建,东莞馆也不例外。2006年,为了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需要打通长安街上的民族宫到菜市口大街的南北向道路。新东莞博物馆东部五分之二的区域被从公路画线中移除。2008年5月1日,穿过东莞新馆的南北向道路通车。现在从新的路边可以隐约看到大厅的屋顶和残存的建筑。这两年,北京东莞建筑研究会副会长张让我去东莞会馆调研。据了解,2008年东莞会馆没有东莞居民。现在漫无边际的胡同里的东莞会馆历史遗迹已经修复重建,但东莞会馆已经成为过去,成为东莞人美好的回忆。
两个“百年纪念信封”证明百年纪念厅
北京东莞会馆自清光绪初年创建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本报也曾多次报道。北京万基后人为了研究东莞会馆的早期历史,查了很多资料,走访了很多人。在那个以书信为主要交流方式的历史时期,北京东关俱乐部没有留下几封信,实在是太可惜了。好事多磨。日前,记者在王小强的《东莞近代邮政史珍品》一书中写到,他在自己的藏书中发现了两个从东莞寄往北京东莞俱乐部的信封。这两个信封意义重大,可以说填补了北京东莞会馆的一些历史空白。于是,记者采访了王小强,重读了那个大厅的历史。
两封信是民国初年寄来的,两个信封都是民国初年东莞寄来的。一封是5月1912由东莞市外的麦里郡天成昌寄出,收件人是北京宣武门外上斜街东莞会馆的张子干。在这个信封的背面,用毛笔写着“不要耽搁”两个字,字的旁边还加了两个“O”,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加急信,信封背面还贴了三个特别坚固的封条。从当时的邮戳来看,信件寄出的日期是1916 May 2002,到达广州过境的邮戳也是16 May,即信件当天寄到广州过境。
据了解,百年前从东莞到广州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所以上船挺快,但还是要半天才能到。如果走陆路,光渡船就有五六艘。东莞以前有句老话:千里过河。从东莞到广州的时间可想而知。信件当天就能到达广州,可见邮递员的效率。
第二封信是从黄村(今程楠)寄出的。寄信人是万依黄村的富贵堂,收信人是张子干。这封信的地址与前一封不同。上面写着:北京罗马式街浪漫胡同东关会馆。时间是1918,经广州发往北京。这封信的信封正面,收件人北京地址的“北京”二字和寄件人的“附”字分别盖有篆刻,信封背面写有“固封”并盖有篆刻。可见当时的固封还是比较讲究的。
信封揭示了会馆的变迁
两个有历史意义的信封正好印证了东莞会馆的一些变化。
北京东莞会馆设置在北京罗马式街和宣武门外的上斜街,与“东莞会馆”和“东莞新馆”不同。在浪漫的胡同,叫东关会馆。搬到上斜街时,叫“东关新亭”。
据悉,东关新馆由陈于1910年建成,于1911年迁入。
1918年,富贵堂还不知道东莞会馆搬了新地址,也就是说富贵堂和张子干的通信少了。
收件人是东莞的文化名人。
根据东莞市委宣传部和东莞市文联合编的《东莞现代人》和《张伯苓》,张子干就是张伯苓。
张伯苓,本名仁才,小名甘,法名仁海,本名沧海,小名若溪,东莞黄村水尾坊人。出生于1877。
梁启超和韩云来东关讲学。张伯苓,17岁,听了梁启超的课,开始学习新东西。1902被聘为东关县学校语文老师;后来去日本留学,在日本法政大学学习。回国后,张伯苓受聘为两广方言学校教授。1910赴京参加廷考,被七品京官“钦点”,曾任司法部制度与调查司司长,在宪法筹备处参与起草宪法草案并担任副首席文稿。后来担任司法部监狱司第一科长。
张柏桢一生著述颇丰,先后出版了《沧海系列》五部,包括《元遗风集》、《张文烈遗风集》、《元祭建议书》、《元故乡志》等。他还创办了《正风》双月刊,并发表了关于北京历史的文章。65438年至0946年,张伯苓死于北京。生前向北京历史博物馆捐赠康有为、梁启超等名人字画1300余件,元文物及佛器,齐白石等。
二、苏州东莞会馆清顾禄《通窍倚》卷六《会馆》记载:
东莞俱乐部
半汤,天启乙丑(天启五年,1625)在半汤修建。康熙十六年(1677),宝安会馆迁至岭南会馆以东。因为武帝的雕像是不可移动的,所以它仍然存在。今天,这个正义的茶馆。
宝安俱乐部
岭南会馆东面,康熙十六年东莞商人所建。
(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标点本《通窍邱毅录》第88页。
据顾颉刚《道光仁音集》刊本《通窍巴伊录》标点)
广东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至少始于明代,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广东当地的特产。东莞商人以莞香交通为主。冠香,又名女儿香,是当时妇女们喜爱的物品,所以东莞人在苏州以卖香起家。
明末广东大诗人屈大均写了一本书,记述了关厢鼎盛时向北方输出的情况:关厢到了北方,虽然更差,却是芬芳的,被霜雪所触。关厢全盛时,每年卖黄金都在几万以上。宿松一带,每年中、秋两季,烧得黄熟满花,关香之品一夜尽。所以东莞人是以香起家的。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六《湘万宇湘》)
苏州东莞会馆的出现,证明了东莞在明代就已经发展了商业,而且是第一个在县级设立会馆的。比著名的潮州会馆(康熙十二年1673,据周《潮州会馆史话》)早了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