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毕业论文
范: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接改革研究。湘西职业学院位于武陵山区,与湖北、重庆、贵州三省接壤的吉首市。受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学院里有四种类型的学生。一是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生(在校两年,校外实习一年);二、初中起点五年制专科生(在校四年,校外实习一年);三是以邻近中学、高中招生为主的高职学生;第四,通过高考录取的三年制高职学生。学院作为地方职业院校,承担着武陵山区农村人才培养和武陵山区农村人才脱贫攻坚的任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高职教育的必修公共课程。通过课题组多年的一线教学发现,中高职课程标准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缺乏对接和整合,导致中高职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迫切需要研究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有效对接和协调发展。
一、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课题组通过对周边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和湘西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调查,分析了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总结出以下情况和问题。
(一)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内容重复。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互联网的应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电子表格的应用和演示软件的应用。根据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概述、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的应用、Word软件的应用、excel软件的应用、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在表1中,我们对比了中职和高职的教学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理论课和计算机实训课,高等职业学校有理论课和计算机实训课,有的学院还安排了计算机专业的实训周。通过表1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描述虽然用词不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基本相同。高职只是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了深化和拓展,说明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具有很大的重复性。对于以中职、高中招生为主的职业院校学生和通过高考的三年制职业院校学生来说,进入高职后接受的东西,感觉基本上都学会了。
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没有显示出差异。
在生源类型上,有初中起点的三年制中专生,也有初中起点的五年一贯制大专生。这两类学生起点低,文化素质低,学习主动性弱。与中专、高中自主招生的高职学生和通过高考的三年制高职学生相比,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学习主动性都有很大差距。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中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试卷。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与计算机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有的同学会讲,有的同学很多次都教不会。差距太大,很难因材施教,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让一些学生一上电脑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游戏。
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单一且缺乏灵活性
课题组发现,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是按照教材和项目的顺序从头到尾教,先理论教学,后计算机训练。没有研究现代学生的特点,尤其是初中生和五年制高职学生,如果教学过程单一,缺乏原创性,没有走进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不想学。
第二,?2+3+4?中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接改革研究
?2+3+4?在?2?是指初中起点三年制中专生(在校学习两年,校外实习一年)采用的教学模式。?3?是指以中专、高中为主的高职学生和通过高考的三年制高职学生所采取的教学模式。?4?是指五年制义务制大学生(在校四年,校外实习一年)在初中起点阶段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湘西职业学院通过整合这三种教学模式,确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根据各类学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实行分阶段教学模式。
(一)中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三年制中专生文化素质低,学习主动性不强,但不代表对计算机一窍不通。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从小就玩电脑,非常喜欢玩电脑。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老师要多分析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领他们快乐学习,而不是任务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遵循传统的常规教学模式,可以适当打乱教材的顺序,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首先,对于喜欢上网,但对互联网应用只有肤浅的了解,有学习欲望的同学。首先,完成互联网知识的教学和培训,让他们学会在网上搜索信息、查找教学资源、交流和下载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别人的相册、动画等。,让学生有自己的创意。其次,教给学生演示的内容,在幻灯片制作的讲座结束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实训题目不限,学生可自行选择作品,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愉快地学习知识点。提醒学生将作品上传到自己的空间展示,或者拍照发朋友圈,进一步提升学习热情和成就感。第三,在给学生统计或评价时,意在向学生展示电子表格的便利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自然就进入了电子表格的内容。在完成演示工作和电子表格的应用后,要求他们用Word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和授课老师进行了书面交流,既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应用文字处理软件,教授和指导学生立词、图文混排、做表格。最后,通过以上项目的学习,学生会觉得文字输入的速度慢,电脑里储存了很多无用的文件,从而把知识和文字输入的内容引入操作系统。只有在电脑被使用或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才能让学生重视电脑的基础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硬件知识的欲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作品,让他们觉得学到了技能,增加了成就感。这不是传统的按部就班,填鸭式的教学。
(二)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针对自主招生的高职学生和高考三年制高职学生,在中专生教学的基础上改变教学模式,加强深度和广度,突出专业化,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这类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知识不系统,不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项目教学,但不能局限于软件的简单应用,要强调内容的严谨性、专业化和系统化。做好中高职教学模式的对接,可以促进中职学生从兴趣走向专业,最终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对于五年制初中生来说,这类学生处于夹心层,起点低,要达到和三年制高职学生一样的专业文化水平,所以要做好中职和高职的对接转化。由于起点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如果以中专生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肯定达不到三年制所要求的专业文化水平。因为没有计算机操作基础,如果用三年制的模式教学,最终会怎么样?学和不学一样吗?结果。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时数的安排上不能采用中专的模式。既要体现中专生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完成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又要完成三年制高职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学习。因此,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周期安排为一个学年,促使学生从兴趣转向专业,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
第三,?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拟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是如何协调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解决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内容重复、教学模式不清晰、专业技术水平断裂等问题。?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解决了同一专业教学的连续性问题。由于起点不同,专业技能要求不同,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具体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强调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初、中级专业人才,主要是流水线操作工或者初级管理人员,所以教学的重点是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技能。高职学生在中职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强调培养高素质管理型、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型向专业化转变,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2+3+4?中高职课程对接改革也解决了中高职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准确定位了中高职课程标准,形成了中高职课程标准有效连贯的对接协调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过程也丰富多样,体现出差异性。也避免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也没有能深入学习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有效的对接。
范文二: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为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计算机技术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既能为学生学习其他专业打好基础,又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新的教学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应立足于?练习?为中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涵盖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与管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与管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网站的建立与维护。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掌握音视频编辑和网页制作的能力。但由于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够完善,所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会统一学习这门课程。其实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要面对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只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因此,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还处于各专业使用同一本教材、相似教学方法的阶段,需要尽快增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2项目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
项目教学与CDIO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基本统一。CDIO模式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构思、设计、实施、运营?即学生应参与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从项目的构思到最终产品的制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实际应用能力。在项目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2.1教学目标更科学。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是教学的主角,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节奏学习知识。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学生需要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的教学目标只是把知识告诉学生。最后,教学评价的标准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科学。项目教学的目标是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的考核标准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程度。
2.2教学过程更加活跃
项目教学的课堂往往在维护课堂秩序的前提下更加自由开放,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教学过程更加活跃。教师不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演示标准化的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先试,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纠正和建议。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学生可以组成兴趣小组,积极探索一些知识原理。
2.3教学效果更好。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简单。虽然老师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但是因为这种互动也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进行,所以太枯燥了。学生只是听从老师的安排学习,无法对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而在项目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来体验知识的魅力和完成项目后的成就感。因此,项目教学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更显著,教学质量更高。
3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设计案例
基于电子工程专业对人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设计思路。在操作系统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将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管理、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载这两个知识点设计为两个实践项目,即企业技术资料的管理和AutoCAD软件的使用;在讲授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知识时,可以将PPT设计、动画渲染、美化等知识与中学生在电气实训中制作的产品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产品发布和展示上有一个训练。教网页设计的时候可以过?个人主页?网站设计项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项目中学习编辑、制作、发布网页的知识,也在项目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练习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突出自己的职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4.项目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实施方法
4.1明确项目目标,制定计划。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明确项目的目标,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项目计划可以由学生分组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2制定计划,完成项目任务。
根据项目目标和项目计划,它离不开项目解决方案的支持。老师要给学生准备一些参考资料,但不要把解答完全讲出来。学生要自己找思路解决问题,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4.3课堂实践后开展课外实践。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后,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老师可以先示范一下标准化的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再做一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练习,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4.4项目完成后的评价和反思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结束后,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老师可以做一些客观的评价,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教师应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