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补充哪些核心能力?

毕业前,重点打造三大核心能力,让你脱颖而出,远离被人工智能淘汰的担忧和烦恼。

放假前的周末,老师、学生、企业家、社会公益人士围坐在一起看视频。

播放视频的是闫教练,他刚刚参加了一个社会创新大赛,担任评委,深受刺激。

为了刺激我们所有人,他找了一段去年全国半决赛的视频给我们看。

看了3分钟,有人开始惊呼。

看了20多分钟的视频,大家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虽然,众所周知,鼓掌的对象是听不见的。

台下有两个学生有退学的冲动。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了危机——参赛选手和自己同龄,毕业时和他们竞争同样的工作机会,毫无胜算。

当然,他们的冲动立刻被(负责任的)我制止了。

我知道一个事实,就是在985(现在改名为双一流)高校,这种能力也不是学校教育教出来的。

老师和企业家和我一起鼓励他们在我们学校建立第一个团队。

视频中展示的词条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用特色农产品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似乎并不稀奇。

学生年轻的时候容易冲动是很正常的。

但是这个东西,为什么能让很多有经验的创业者惊叹?

这让我陷入了沉思。

同样是大二大三的年纪。视频中的这群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应有的活力。

生命力来自思想。他们能以敏锐的洞察力识别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立即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问题的症结包括商品缺乏差异化,销售渠道狭窄,知名度不够。

活力来自于行动。针对调查获得的原因,他们在营销上打出了组合拳——以村为单位打造品牌;与JD.COM等大型电商对接,全球销售;利用媒体优势搞体验式营销,深度美食旅游。

生命力来自创造。他们巧妙的搭上了农村淘宝的顺风车,利用空车返程,谈判协商,配合* * *取得胜利;确定合作社为基本单位,利用机制设计和构建价值网络,保证业务合作的稳定性。

在田间地头,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与各种各样的人充分沟通,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事业来重组资源。

在赛场上,他们用流利的中英文回答中外评委专家的提问。

在毕业之前,他们已经创作了自己的优秀作品,并在现实世界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显示在简历上HR会印象深刻吗?

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经常说“不知所措”,做的最多的就是玩手机游戏。等他们毕业了,所谓的找工作,其实只是到处碰运气,希望攒够RP值,摘到“低垂的果实”。

你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同样的青春活力吗?

这种反差的原因是什么?

赛车手的活力是如何激发出来的?

假期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但我很苦恼,无法圆满解释这个问题。

直到今天,我偶然发现了下面这本书的内容。

《财富》杂志资深编辑、专栏作家、《人类被低估》的作者杰夫·科尔文(Geoff Colvin)写过很多畅销书。

在这本书里,他谈到了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人类是如何不可替代的。

“机器换人”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教育学生。

我给他们展示了机器能做什么,然后我帮他们从未来的职业选择中删除一些,做减法。

但学生更想知道的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避免被机器取代。

他们想知道的是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

说实话,我之前也不确定。

因为在现有的行业里,即使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智能门槛很高的行业,人工智能也是无孔不入,钻了进来。

好在这本书给出了一个看似靠谱的答案。

科尔文提出了能够帮助人类在与机器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三种重要能力。

它们是:

听完之后,我恍然大悟。

结合这次社会创新大赛的案例,想了解一下参赛学生的活力从何而来。

让我试着为你一个一个地拆解它们。

维基百科对移情的定义是:

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同理心”。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很多时候需求不会自己用完,需要挖掘。

没有同理心,看到有人没饭吃,可能会问“你怎么不吃肉末?”这似乎是智商平衡不足的问题。

有了同理心,学生才能深刻理解果农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把你的想法投射到果农身上,试着去欣赏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言、所为,痛点在哪里,痒点在哪里...

只有这样,你挖掘的需求才会是真正的需求。

针对真实需求提出解决方案,解决用户痛点,真的很有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的许多学生把他们的毕业设计搞得一团糟。

前年是仓储系统,去年是考勤系统,今年是工资系统。围绕一个企业,反复“发明”别人十几年前造的轮子,我乐在其中。

没有别的,因为“参考资料”很多,很难完成。

你明明知道你做的东西不会被世界上任何人使用。能有动力做好吗?能不能努力迭代改进?

没有同理心和真实需求,哪来的精力?

不仅是学生,还有团队。

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工作的人,其实也算广义的团队。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

比如有的人英语好,有的人营销好,有的人技术好,有的人口语好。

有些人擅长与村民聊天,有些人擅长与政府打交道...

在不同维度上,一个人很难拥有一切,个体差异是不可否认的。

甚至在具体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利益。

学生将参加比赛并获奖。

村民要脱贫致富。

市长要政绩。

农业专家想要数据。

媒体要传播量。

消费者想要...

这些差异,要想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形成合力,就必须要求人具有沟通合作的能力。

团队做到了,令人羡慕。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大部分学生都做不到这种程度的交流和合作。

不要说这么多陌生人之间缺乏高效的沟通,就连同学之间也是如此。

比如我上课的时候,多次放了一个视频,是09年红极一时的“第六感”设备。

每年播放这个视频的时候,学生们都是大叫!

从演讲者的角度来说,给听众带来新的认知冲击是好事。

站在老师的角度,我很难过。

这意味着不同班级的学生,甚至同一班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根本没有有效地交流和传播过有趣而精彩的信息。

至于没那么有趣的留言,就更可想而知了。

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培养合作的能力吗?

高考要独立完成,学期作业要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要独立完成。

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公平,也更容易管理。

但众所周知,这种评价方式与古代的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非常相似。

男耕女织,稳重,独立,自给自足。

但是它的效率能和农业机械化生产相比吗?

在一个鼓励创新,新技术随时会诞生“独角兽”的时代,用小农经济的方式培养学生,能期待天才的诞生吗?

在读《曲棍球棒之外的战略》这本书时,万伟刚先生说:

每个人,建立自己的专长,让自己有一席之地。

但这样一来,短板就会很明显。我该怎么办?

通过团队合作进行沟通。

大家的长板,放在一起就是一个长板团队,可以出去施展拳脚。

否则大家都是“全面均衡发展”,资质一般。他们如何出奇制胜,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没有合作能力,只有靠自己。你哪来的精力?

《人类简史》中说,人类社会是一个假想的* * *同体。

让* * *在同一个身体里不停运转的,是故事。

所以,讲故事的能力不仅要让你在饭局上受欢迎,还要被称为“笑话之王”。

那太大了,没用!

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认知,人与人之间怎么合作,怎么共事?

果农可能认为这就是他们世世代代种植和销售水果的方式。他们为什么要做出改变?

政府可能觉得,几所大学都没毕业的孩子能有什么能力,凭什么要支持和配合?

媒体会犹豫,这样的故事真的能带来传播力吗?为什么要帮他们宣传?

尤其是消费者,面对同样的商品,单价从5元涨到了7元。为什么要他们买单?就因为有另一个品牌?

如果没有一个大家发自内心认同的故事,协作会在瞬间崩塌。

因此,你需要学会如何讲好故事,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认同。

故事有多根深蒂固,你的职业就有多少智力价值。

回头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根本不利用发言的机会。

无论是作业陈述还是开场答辩,他们都有难得的10分钟,有机会获得观众的关注,讲故事,提升自己产品(作业、论文等)的价值感。).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读了手稿。

他们低着头读手稿。

他们一边低着头看稿子,一边暗暗希望这段难熬的时光快点结束。

对于他大学的最后一个重要产品——毕业论文来说依然如此。你觉得他有能力讲好故事吗?

你不会讲故事,也无法确立知识的价值。你哪来的精力?

感谢杰夫·科尔文(Geoff Colvin)的《人类是可以理解的》一书,让我有了一个框架来解读这个社会创新大赛视频中蕴含的秘密。

回过头来看,即使只是为了防止机器取代,人类也应该重点打造以下核心能力:

这些能力在社会创新竞赛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正是由于上述能力的刺激,赛车手们表现出了与同龄人显著不同的活力,令人惊叹。

然而,浏览大赛的介绍页面,我们发现,这个大赛的目的,远不止是让人不被机器取代。

它努力建立的是新时代的领导地位。

突然想到赫拉利的另一本书《未来简史》中的观点,顿时清晰起来。

全人类会被科技进步的趋势分成三种人。这三种人不可能是平等的...

回头看看我们大部分的学生,我的心在颤抖。

我希望你花在阅读这篇文章上的时间是有价值的。

缺乏这些核心能力,短期内不会耽误你的生活、学业甚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是和优秀的同龄人相比,你不够有活力。

但是,展望不太遥远的未来,这些核心能力的缺失会让你在职业发展中先输给同龄人,再输给机器。

你该怎么办?

祝你早日补充甚至提升这三大核心能力,脱颖而出,远离被人工智能淘汰的烦恼和困扰。

我把比赛视频的链接放在这里。如果有兴趣,不妨从头到尾观看并评论。

请注意,不仅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我们提到的三大核心能力,赛程设置也是如此,选手们的这些能力还在反复锻炼和比较中。

看完视频,能不能对号入座,列出日程中的哪个环节,体现了哪个核心能力?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你认为大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能力?培养这些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欢迎留言,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请点赞,微信关注并置顶我的微信官方账号“nkwangshuyi”。

如果这篇文章可能对你的亲友有所帮助,欢迎你通过微博或朋友圈分享给他们。让他们一起参与我们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