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中最突出的问题,已经成为全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综合性、体制性的社会问题。本文聚焦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剖析其成因,揭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保健;医疗保险

1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成因分析。

随着国家各领域的快速发展,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明显。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从患者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没有医保的患者绝大多数是农民,约占37%。正因为如此,我认为他们缺乏关于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对医疗保险没有正确的认识和远见。所以他们去医院,总觉得看病难,看病贵。那些病人被这一事实吓坏了,并因为这一昂贵的医疗费用而心理崩溃。所以像这样的情况还在发生。

其次,从全国来看,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监管不够严格、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在政策方面,我国的医疗立法还存在很多缺陷,立法还不完善,法律监督也不健全。所以患者去医院治疗,只能觉得价格高,得不到法律保障。而且医院和一些卫生院或诊所属于事业单位,也是盈利的,患者就更容易上当受骗了。同时,国家对医疗市场的监管并不严格,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所以这就极大的打开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糟糕局面。财政投入方面,2007年,中国各级财政对医疗救助的投入达到7654.38+0.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3.4亿元,比2006年增加6543.8+0.4亿元,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7.8亿元,比2006年增加27亿元。其中,江西、上海、辽宁、浙江、江苏等地地方政府投入城乡医疗救助资金超过2亿元,江西、上海、河南省级政府投入超过65438+亿元。广西、安徽、重庆等地今年的财政投入比2006年增加了两倍多。我们可以看到这仍然是不够的。这么大一个国家投入这么少,不仅让我们老百姓看病难,也解决不了他们的实际问题。另外,中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只占世界总人口的2%,但中国总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22%左右。用2%的医疗费用解决22%人口的健康问题,肯定会发现看病难,看病贵。根据几年前统计部门的数据,中国大约有49.2%的人生病不去看医生。这个数字确实令人吃惊。面对这种压力,我觉得国家和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不要让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关于医疗保险,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覆盖面特别窄。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要覆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农民、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和弱势群体(低收入或下岗失业人员)并没有被保险制度覆盖,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一些农村,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很多因病返贫的现象,新农合还没有完全凸显出来,所以经常可以从摩托屏幕上看到农民工因为工伤或者意外伤害没钱治病,即使上了保险,也还是不够用。主要原因有:第一,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短缺。随着基层社区集体经济实力的下降,向农民集资成为建立合作医疗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投资农民的难度取决于他们对医疗的满意度。但是,国家在医疗方面的投入很少。然后农村合作医疗政策不稳定。因为大多数国家对医疗合作采取的是自由放任的态度。但是,地方政府行政官员为了自身利益,在执行政策时的主动性大大降低,不足以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此外,国家最近实施了一些惠民政策,取消了合作医疗项目,这与国家支持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政策相冲突,增加了国家医疗政策发展的难度。然后农村卫生体系难以适应农民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急剧分化和大规模非农化、雇员化,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不同,这就构成了建立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障碍,即农村保障的主体、方向和管理方式。最后,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难以发挥最大效益。一是农村行政区域设置的保健网点业务不足。很多地方的农民小病基本可以留在老家,大病直接去县或乡镇医院。因此,县或乡的医疗布局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二是卫生机构重叠,人员臃肿,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卫生工作者的分布很不协调。总之,这些都是医保覆盖面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短缺之后,患者看病难、看病贵是自然的。

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减弱,给患者看病带来困扰。首先,医疗机构没有完全保证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县域经济困难,尤其是西部很多县域经济很差,所以这可能导致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被稀释。然后,很多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医疗和药品。这样,一些公立医疗机构(大医院或地市级医院)只注重经济效益来继续发展,而忽视社会效益,可能导致公立医疗的公益性被稀释。最后,普遍缺乏对医疗保健的投资,这和我刚才说的财力有限是一回事。因为缺乏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不会有专业人员牵头,物力不足证明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设备、仪器、床位、常用药品或急救药品等。,还有财力不足,也就是说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新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吸引一些特别有名的专家,所以对健康的投入不足。卫生投入不足,一些医疗机构为了生存发展,那些医院的工作人员故意抬高药价和医疗费用,让患者越来越觉得看病难,甚至出现有病不去看病的现象。所以,公立医疗的公益性质被淡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说到医疗服务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引用成本效益比的概念。同时,成本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一元成本能获得多少利润,反映了营业费用带来的经营成果。该指标越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越好。其公式为:成本,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总成本×100%。举个例子,一个医院的病人数量是300人,每个病人的平均费用是400元,而医院治疗每个病人的实际费用是150元,但是据说医疗价格提高了,受益就越大。此外,成本效益法也可以用来说明其经济效益。一般来说,政府投入的项目投资会持续很多年,收益和成本必须加起来。计算公式如下:NSB=PV(B-C),我们可以把NSB看成经济效益。从这个公式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通过提高B的价格,使B的数量远远超过C,那么医院的经济效益就会更大。所以医院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比如给患者开大处方或者提供不必要的检查,只会增加患者的就医负担,从而导致患者看病难、看病贵。

2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方法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但近年来,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实施一些政策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调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格局,使东西部和乡镇之间的卫生资源更加合理。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

(2)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根据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收支管理,纠正片面滥收费用倾向。关键是要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对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单方面创收的机制。

(3)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卫生行政部门要坚持教育和监督有机结合,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督促医疗机构坚持合理检查,严格执行疾病诊疗规范,明确基本检查和基本用药,防止因常规药物滥用和不合理检查增加患者负担。物价部门要加强医疗价格专项监管,从源头上防止乱收费项目、重复收费和多收费,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

(4)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规范,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保障老百姓用药需求。根据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按照安全、有效、价廉的原则,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和听证,禁止任何单位以任何名义过高制定药品价格。

(五)严格医疗机构、技术准入和人员资质审查,引导社会资金依法兴办医疗卫生机构。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人员培训,让医务工作者真正了解群众看病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员依法创业,方便群众看病。

(6)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扶助弱势群体。由政府牵头,民政、红十字会等社会救助部门积极实施,结合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多方筹集资金,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基金,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伤病人员和“三无”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明确指定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好的医疗卫生机构,对下岗职工和低保对象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减免床位费。切实减轻弱势群体用药负担,加大投资举办惠民医院、惠民门诊、平价医院等。,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7)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卫生服务体系。当前,要建立医务人员定期下基层的制度,普及适宜医疗卫生技术,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流动医疗体系。同时,借鉴国外做法,制定政策,要求医学毕业生毕业后到乡镇卫生院工作3至5年,充实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性原则,重新分配社区卫生资源,积极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卫生服务网络。

参考

[1]?胡善连。上海“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6,2: 21-23.

[2]?周子君,曹伟金,沈懿。北京市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 53-56。

[3]?秋桐,顾海。“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卫生软科学. 2006,20 (6): 536-537。

[4]?孙锂华,黄太康,吴春富。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看病贵”与“药价高”的关系[J]。中国药学,2006,17(24):1844。

[5]?他是高智。“看病难、看病贵”之我见[J]。中国药房,2007,18(13):961-963。

[6]?王振刚。环境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