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谣言的危害
严惩“网络谣言”是人民所愿,也是舆论所指。“谣言止于下一个谣言”是“秦”等“网络谣言”的法宝。他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蓄意炮制虚假新闻,恶意中伤公众人物,不断制造事端,非法牟取暴利,搅得网络空间鸡犬不宁。他们一次次突破道德底线,一次次触碰法律红线,扰乱社会秩序,威胁社会安全稳定,损害人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法律威慑对于严惩“网络谣言”至关重要。网络谣言等网络乱象已经成为社会的“毒瘤”。公安机关及时亮剑,果断出击,集中开展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是符合民心的。与此同时,相关的司法解释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相信随着法律的完善和打击的深入,隐藏网络的犯罪分子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严惩“网络谣言”,行业监管必须严格到位。互联网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相关监管部门要主动履职,形成合力。作为第一道防线,网站经营者不应推卸自己的公共使命,而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摒弃盲目追求“眼球”经济、忽视社会效益的短视行为,从强化法律意识、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加强对各类信息的甄别和监控,真正把好净化网络空间的第一道关。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是现实空间,绝不是可以不负责任的“虚拟空间”。广大网民在网上冲浪时,应该像在现实社会中一样,自觉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承担起净化网络空间的责任。对于未经证实或难以证明的信息,要理性对待,不要过度依赖,不要轻信和盲目传播,这是切断谣言传播的有效途径,减少谣言的滋生空间。
每个人都是维护网络秩序的参与者。广大网民要积极向公安机关举报线索,让“网络谣言”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网络一片晴空。目前,中国互联网正从“商业互联网”走向“全民互联网”时代,虚拟与现实网络的界限正在逐渐消失。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接近6亿。换句话说,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网民。
如果说以前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或者技术,那么现在互联网已经和社会完全融为一体,彼此无法割裂。这不仅体现在网民与人的身份标签差异的弱化,还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映射到了互联网上。互联网不仅反映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也逐渐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治理。可以说现在网络就是社会,社会也是网络。
随着互联网全面融入现实社会,传统社会的一些痼疾在互联网上日益凸显,首当其冲的就是“信任缺失”。这种“缺失”不仅体现在网民对网站交易的信任缺失,也体现在网站之间的商业信任缺失,还体现在网民之间的沟通信任缺失。
《20xx年中国网站可信验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xx年上半年,31.8%的网民在网购过程中亲身遭遇钓鱼网站或欺诈网站。30%的被调查网站被恶意钓鱼网站入侵过。相当于每三个购物网民中就有一个被骗,每三个知名网站中就有一个被恶意仿冒。此外,微博、微信等新兴互联网应用的兴起,极大地方便了网民分享和发布各类信息,也加剧了虚假信息和诈骗信息的传播。网络钓鱼新形式的出现,使得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度持续下降。
因此,构建可信的网络环境一直是不争的社会常识。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到互联网从业者,人们都在关注如何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可信的互联网环境,很多互联网厂商都在实践可信互联网的建设。随着构建可信网络环境的发展,当前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如何看待”转向“如何做”。
目前,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下,中国网推出的“可信网站”验证正在成为我国网络身份验证领域的中坚力量。通过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从管理模式上,建议实行“政府倡导、协会支持、民间运作”的原则,即发挥市场主体的基础性作用;从可信内容上,逐步形成“网站身份验证、网站安全扫描、网站信用评估、网站内容识别”等网站验证分级体系;从运行机制上,构建“验证服务-验证管理-检验平台-举报纠错”的可信生态链,借助可信验证连接网民和网站两大群体,消除网民和网站之间的信任鸿沟,最大程度激发互联网的正能量和商业价值。
针对整个网络环境的改善,以及如何促进分工,最终需要整个互联网生态链共同努力,构建可信的网络环境,让互联网成为一个真实可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