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潜在人才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8。
1979,人才学新时代在中国诞生。从1979发表的论文,到1983以来发表的早期专著,开始接触潜在人才的现象、概念和发展。这一时期,很少有专门研究潜在人才的论文。有些人才专著只用几页纸来论述潜在人才和潜在人才。如《人民教育》第9期1979发表的《王通讯》中的“学笋破土”一节和新时期雷震霄撰写的《论人才成功的内在因素》一文,以大量事例揭示了潜在人才现象,虽然没有使用“潜在人才”这一概念。1983年4月,彭在《人才概论》(黑龙江出版社)第二章第二节和第八章第一节提出了潜在人才的概念和开发。1983年5月,张世高主编《人才概论》(科普出版社广州分社),10月,叶中海、陈子亮、苗克诚、杨永晴主编《人才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王通信《人才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和1987 3月刘生恩、马《人才学简明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叶尚志《人才管理通论》(安徽人民出版社
这些关于潜在人才的专著的特点如下:1。作品很少;2.关于潜在人才和潜在人才的讨论很少,有时只是提一提;3.涉及的内容没有系统阐述。
这一时期的一些论文开始深入阐述潜在人才的问题。
1.试论潜在人才的概念、特征及开发。
比如杨京东的《论潜力人才》(成功之路,第8期,1986)。
2.论潜在人才的自我埋没。
比如黄东平的《论人才的自我嵌入》(收录于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黄东平《有兴趣的创新人才》一书1984 11)。
3.论青年潜在人才的社会认同。
比如杨京东的青年潜力人才社会认可(中国人才1986第12期)。
4.论潜在人才的开发与自我发展。
比如舒枫要给潜力人才很大的浮力(中国人才1987第12期),王厚彦要善于潜力人才的自我表现(中国人才1987第4期)。
㈡第二阶段:1989-2003
1989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敬东的学术专著《潜才论纲》,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潜才的专著。它的发表标志着潜在人才研究的突破,开始成为人才学的“最重要的分支”(敢评巅峰)。本书对潜在人才、潜在人才问题和潜在人才现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界定了潜在人才和潜在人才的概念,建立了潜在人才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潜在人才的原则,确定了潜在人才的学科体系,丰富了人才的学科内容。
此后,人才学的一些基础理论著作引用和借鉴了《潜在人才论纲》一书的内容,如潜在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特别是社会承认原则。
在此期间,关于潜在人才的论文数量仍然较少,具有独立见解和深度的论文更是凤毛麟角。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有:
1.关于潜在人才的基本类型。
杨敬东,论潜在人才的基本类型(湖南社会科学,第6期,1989)。
2.潜在人才分类的原则。
杨敬东《潜在人才分类原则》(中国人才1989第65438号+01)。
3.潜在人才与教育改革的关系。
宁生隐性人才呼唤教育改革(川教1989第1期)。
4.关于高潜力人才的开发。
周,邵连辉,欧洲高潜力人才开发(中外管理,第7期,1989)。本文使用的潜在人才概念与人才领域使用的概念不一致。他们认为:“什么是‘高潜力人才’?大多数欧洲公司将其定义为有潜力追求最高管理职位的高层管理者。”
5.关于企业潜在人才的开发。
梅琳企业人才开发要点:潜在人才开发(津经1993年3月)。本文明确指出企业人才开发的重点是潜在人才的开发,并指出了潜在人才开发面临的误区以及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在此期间,已检索到有关潜在人才的论文有:韦石的《崇尚潜在人才的兴衰——读诗有感》(中国人才第3期,1989)、邱维庭的《潜在人才与突出人才》(人力资源第4期,2001)、Xi晓东、刘丽粉、严嘉的《如何开发潜在人才队伍》(黑龙江高教研究,65438)。、曹和王建国的《重视潜在科技人才》(江苏水利1998第65438期+0期)、《影响优秀人才的主客观因素及对策》(大庆社科1996第2期)等。
㈢第三阶段:2004-2008年
2003年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党中央作出了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人才的研究空前活跃,但关于潜在人才的论文仍然很少。关于潜才的著作,目前只出版了杨敬东《潜才大纲·潜才》(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的更新版及其第二、三版。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潜在人才》第三版比2004年第二版增加了6万字。增加了党中央近年来倡导的一些新精神,介绍了近年来推广应用的许多新的人才选拔方法,增加了一些新案例。
在潜在人才方面,虽然论文数量还不多,但论文质量普遍较高,形成了各类潜在人才的开发和研究。
潜在人才基础理论研究的代表论文有:叶中海《谈潜在人才》(人才发展2005年第3期)。
有关社会认可的代表性论文有:杨敬东《社会认可对人才成长影响的新思考——兼论人才潜在转化规律》(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杨敬东《完善创新人才社会认可机制》(中国人才,2006年第3期)和杨敬东《创新人才社会认可机制研究》(2006年第4期第2
关于地方高校学生潜在人才资源开发的代表性论文有:张晨、《开发地方高校学生潜在人才资源》(载《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3期)。
职业经理人潜能开发的代表性论文有:黄·《职业经理人潜能开发探讨》(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1卷,第5期,2007年9月)。
关于转业军官自主创业潜力人才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有:杨敬东《自主创业潜力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中国人才(下半月),2006年第11期)。
护理潜在人才研究的代表论文有:肖新礼《谈如何发现和培养护理潜在人才》(中国护理研究,第6卷,第5期,2006年5月15)。
关于公共图书馆潜在人才开发的代表性论文有:杨轩《论公共图书馆潜在人才开发》(科技信息发展与经济,第15卷,第11期,2005年)。
中小学竞技潜力人才研究的代表论文有:李·《影响中小学竞技潜力人才发展的若干社会因素分析》(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0卷第2期)。
退役运动员潜在人才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陈太斌、孙子杰《中国退役运动员潜在人才资源开发研究》(科技信息,2008年第5期)。
此外,还有关于潜在人才研究的论文:、蒋著《重视潜在人才的开发》(2005年《人才开发》第3期)、张著《基本特征与自荐开发》(2005年《人才开发》第8期)和张著《自主创新不能忽视潜在人才》(2007年《人力资源经理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