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意大利歌剧研究现状
关键词:多元文化意大利,歌剧本土化,费加罗的婚礼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J805文献识别码:A篇号:1008-3359(2021)06-0159-03。
一、中国和意大利的历史文化渊源
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历史的发源地,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在风雨飘摇的历史中,两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西汉时期,漫长的“丝绸之路”就将两个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商人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主体。元朝时期,教皇治下的意大利先后派遣传教士到遥远的中国,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著名商人凯尔·波洛和许多传教士前往东方,创作了许多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地理的游记,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开启了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越来越多的声乐学者漂洋过海来到歌剧发源地意大利学习交流,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自1970中意建交以来,在两国共同发展的半个世纪里,音乐文化的交流一直是双边关系的有力支撑,意大利歌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为中国深入了解和认识意大利音乐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第二,意大利歌剧进入中国。
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佛罗伦萨。直到19世纪末,经过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漫长的发展演变,意大利歌剧占据了整个欧洲歌剧的主流地位,是一座伟大的文化艺术瑰宝。但当时中国长期处于满清封建统治之下,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限制了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导致包括戏曲在内的许多西方文化艺术形式无法进入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央歌剧院排演的意大利经典歌剧《茶花女》才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标志着西方歌剧在新中国的首演。西方歌剧在中国的首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反响十分热烈。秉承“文艺要为工农兵和老百姓服务”的宗旨,为了让观众看得懂,中央歌剧院把意大利歌剧《茶花女》翻译成中文并演唱,获得巨大成功。排演中国第一部西洋歌剧时,就考虑让高雅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和普通人的生活。因此,当西方歌剧首次出现在中国舞台上时,它在中国的本土化就开始生根了。随着新中国与西方国家逐步建交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文艺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西方歌剧在中国首演。
三、Xi歌剧在欧洲的诞生和发展
Xi歌剧,顾名思义,是一部带有喜剧元素的歌剧。它的音乐轻松活泼,内容幽默,结局往往是大团圆或胜利。Xi歌剧在18世纪盛行于欧洲。它的最初形式是正统戏曲的“幕间剧”,其内容与正统戏曲无关。这是一部短剧,经常以幽默恶作剧的形式上演。旨在取悦观众,让观众在欣赏严肃歌剧的同时,也能放松片刻。间歇剧通常持续十几分钟,由两个角色和一个小乐队组成。后来,这种幕间剧从歌剧中脱离出来,成为与歌剧相对应的喜歌剧形式。第一部喜剧歌剧诞生于意大利。是《管家与女仆》,是作曲家佩格拉西在1733年写的。剧本由詹纳罗·安东尼奥·费德里欧(Gennaro Antonio Federio)根据剧作家J.Neri的短喜剧在意大利创作,全剧只有三个角色:乌贝托(单身老贵族,男低音)、谢尔·皮娜(女仆,女高音)和维斯彭(男仆,哑角)。全剧短小,约50分钟,两幕。第一幕(22分钟)包括序曲、一首二重唱、三首咏叹调和三段宣叙调;第二幕(28分钟)包括一段二重唱、两段咏叹调和三段朗诵。乐队配置也比较简单,咏叹调配小提琴、中提琴、大键琴、贝斯;宣叙调由大键琴和贝斯伴奏。故事虽然简短却充满趣味,讲述了聪明的女仆谢尔·皮娜如何用诡计最终成为一位高贵的女士和一家之主的故事。整部歌剧旋律明快,语言幽默,充满了城市生活的气息,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和喜爱。1752年,意大利席格歌剧团出访法国巴黎,其演出的《管家女仆》引起了著名的“席格歌剧大辩论”,最终促成了法国席格歌剧的诞生。不同国家的嘻哈歌剧各有特色。意大利hip-hop歌剧用带有民歌或以分段歌曲形式出现的歌曲作为唱段,用英语口语代替清朗诵。法国歌剧喜欢对话而不是朗诵,音乐性比较弱。Xi歌剧在英国被称为民间戏剧,起源于1728年在伦敦上演的乞丐歌剧。英国民间戏剧以民歌、都市小调和流行舞曲为主,并吸收了少量其他歌剧的咏叹调。对话被用来代替背诵,并且是用英语进行的。18的50年代,德国的喜歌剧产生了,被称为唱戏。德国歌剧使用大段德语对白,咏叹调使用德语歌曲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虽然Xi歌剧在欧洲各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但相似之处在于受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追求“自然”的艺术表现。歌剧的内容不再是神话或历史题材,而是反映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Xi歌剧在欧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使用自己的语言和突出自己的音乐。
第四,意大利喜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中国的本土化演变。
意大利喜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古典时期的一部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三部最杰出的歌剧之一。意大利剧本由洛伦佐·达·庞特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它有四幕,讲述了以费加罗和苏珊娜为代表的睿智勇敢的三等人民与以阿尔玛维瓦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势力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整部歌剧充满了丰富的喜剧元素和戏剧冲突,比如异性之间的情感矛盾,比如费加罗和苏珊娜之间的猜忌,还有伯爵和伯爵夫人的婚姻。同性之间的矛盾,比如苏珊娜和马塞丽娜之间的互相嘲讽,还有费加洛和伯爵之间的机智游戏。剧中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冲突增强了故事的喜剧色彩,而重唱在歌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刻画了人物的性格,还被赋予了表现戏剧冲突的重任。《费加罗的婚礼》由莫扎特亲自执导,于1786年在维也纳奥地利国家歌剧院首演。
时隔近两个世纪,1983年5月,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第一届毕业生将《费加罗婚》第一次搬上了中国的舞台。首演是用中文剧本演唱的,从朗诵中减去了旋律。以中国“戏剧”的形式呈现,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这场演出为喜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进入中国打开了大门。虽然首演中没有使用意大利原版剧本,但用通俗易懂的母语演唱加深了更多中国观众对剧情的理解,也让更多观众对意大利歌剧产生了兴趣。其中,中国的“戏剧”朗诵形式被后世广泛借鉴,影响深远。随着时代的发展,专业音乐人对意大利歌剧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在尊重原著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基础上,在场景、服饰、语言上融入了中国元素甚至本土元素,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演变。以下列举了2008-2020年《费加罗的婚礼》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本土化案例,以及采用的本土化特色元素。
根据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中国的喜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本土化演变过程中,出现了场景本土化和语言本土化的现象,场景本土化体现在舞台道具、服饰化妆和演员表演的地方特色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语言的本土化,即将意大利歌剧中唱腔和朗诵节奏相结合的“朗诵调”改编成具有地方方言特色的中文对白。这种演变引发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观众认为,消除宣叙调的语言障碍,将意大利经典喜剧本土化、市民化,有助于提升喜剧的戏剧效果,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接受和喜爱。另一部分观众认为不同的艺术形式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口味,本土化的演变形式包含了过多的中国元素和小品表演,破坏了戏曲的原汁原味。
事实上,在西方社会,歌剧是一种流行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歌剧并没有脱离大众的高雅艺术,只是由于中西方在语言、音乐、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歌剧与中国观众的距离被拉大了。笔者认为,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Xi戏曲在中国的演变进行本土化是合理的。追根溯源,Xi歌剧盛行于18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德国,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生活化、充满喜剧性和采用各自的民族语言。但三国的喜歌剧都有不同的地方特色:法国喜歌剧集唱、说、演于一体,以类似朗诵的口吻唱出剧情;意大利喜歌剧是朗诵和咏叹调的结合,更有音乐的延续性;德国的相声也采用白唱白说的方式,但主题和旋律风格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在21世纪的今天,意大利喜歌剧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传统艺术。只有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西方歌剧要在中国普及,首先要让中国的观众热爱歌剧,符合观众的审美,走进观众的内心,唤起观众的* * *。因此,意大利歌剧的形式本身必须“本土化”,以满足国内观众的审美需求。Xi戏是最适合“本土化”的剧种,因为它的剧情贴近生活,音乐风格轻松明朗。正是由于其灵活多变的特点,《费加罗的婚礼》在中国各地区的本土化演变中成就了其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魅力。
作为连接意大利传统歌剧和现代中国观众审美需求的桥梁,“本土化”将意大利歌剧中的音乐艺术与中国的语言、服饰、风俗、曲艺等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让中国观众更直观地欣赏歌剧艺术。通过“本土化歌剧”了解音乐和剧情,会激发观众对原著歌剧的兴趣,从而繁荣意大利歌剧在中国的演出市场。从大背景看,“和而不同”是世界多元文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合理借鉴外来文化,探索不同元素的融合,在严格尊重原创艺术的前提下,对意大利喜歌剧进行“本土化”创新改造,在促进高雅艺术与人文审美融合的同时,推动意大利喜歌剧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