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传承论文
同时,我个人认为什么都不能矫枉过正。在推广普通话的时候,应该保护上海话。上海话安全了,就要推广普通话。为什么要干涉?让他们自然和谐的生活不是很好吗?在街上的人之间谈论家乡俚语是亲切而自然的。电视新闻用官方语言不好吗?!
《保护破碎的上海人》一书的作者是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吸引了全国的关注。作为新一代吴语的代表,上海话似乎并不流行。不止一次听人抱怨:上海人总喜欢说上海话,感觉说上海话就是排外。另一方面,很少有人抱怨四川人说四川话,广东人说粤语,厦门人说闽南话,尽管后两者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更难理解。更有甚者说上海话不是真正的方言,或者说上海话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些话出自专家教授之口,让人大跌眼镜。
上海话的历史有一百多年了,但仅仅150年前,上海话还鲜为人知;150年来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几千年前上海先民使用的“越语”,至今仍能在上海话中找到。松江方言是元代松江府设立后的权威方言,是当今上海话的最大来源。苏州是晚清吴的中心城市,苏州话也通过苏州评弹等形式渗入上海话。上海话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大概是因为租界时期遗留下来的很多“洋产物”,其中一部分后来进入了普通话。比如“沙发”和“巧克力”,这两个英文单词原本是用普通话翻译的,大概会是另外一种。只有用上海话,他们才能和英语完全和谐。
上海话有很大的包容性,这和它是一个移民城市是分不开的。上海话因为经济文化优势,在这个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但作为方言,实力还是不足以和普通话抗衡。
我曾经在学校做过一个调查,让上海学生读上海话中常用的三个汉字:“健”、“岸”、“娃”。结果出奇的一致,“建”读作上海话的“剁”,“岸”与“暗”谐音,“瓦”读作w m 4。这三个字的发音和老上海话没有关系,都是从普通话“翻译”过来的。可见新上海人根本不知道用上海话说什么。可以预期,这些音会保留下来,成为未来“正宗”的上海话。也就是说,在过去的150年里,上海话虽然受到了很多方言和语言的影响,但并没有被斩断血脉,只是吸收了一些元素。普通话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上海话的传承,彻底改变了面貌。
普通话在几个方面改变了上海人。首先,它取代了许多表达方式,如“所以”代表“杰”,“如果”代表“如果”和“如果”,“有一天”代表“有一天”,“即将到来”代表“即将到来”。第二,上海话的使用减少了。以前上海话是上海人唯一的交流工具,聊天和看书都用上海话。现在上海话多用于家庭和日常生活,普通话在公共场合明显更有优势。第三,上海话的表达功能已经开始不完整,很多词用非普通话表达不出来。即使用上海话交流,也经常需要一句话夹杂普通话。
可以说,上海话作为上海“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只能起到市民语言和日常生活语言的作用,在更正式、更重要的场合失去了立足之地。这是因为人们不自觉地选择了一种显示社会地位较高的语言,这种语言进一步削弱了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语言或方言,最终被抛弃。政治文章、科技文章甚至报纸文章对方言的需求都不大,而这些文章的作者社会地位最高,其语言的社会地位也最高。有些方言词出现在正式文章中会被改成“造词”。司机和卖浆人的方言是最生动的,但由于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较低,这些词无法优雅。
上海话的传播有两个不可忽视的弊端。第一,由于移民数量多,上海的文化认同感不是很强。上海市民喜欢评弹和越剧,有的甚至喜欢京剧,但沪剧的影响力似乎仅限于部分上海土生土长的市民。相对于粤语和闽南语,上海话缺乏附属于其上的文化产品,以至于上海市民对上海话的忠诚度并不是很高,这与四川人、广州人、厦门人对自己方言的忠诚度无法相比。
第二,上海人是上海人的名片,上海人的形象也影响着上海人的形象。开头提到的外国人对上海话的偏见,本质上是对上海人的刻板印象,所以很多外国人对上海话和上海文化就更不感兴趣了。最近“咖啡蒜”论之后,对上海人和上海人的负面看法大概更多了。
学习语言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上海人之所以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孩子上幼儿园后几乎脱离了上海人的环境,学校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一个人成年。但是,自然的语言学习是无法通过学校教育来完成的,我们英语学习差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保护上海人最重要的是给上海人说上海话的机会。除了上海家庭有意识地教育孩子说上海话,我们可以先把上海话教育加入到学校教育中。乡土中国也是中国,可以开设乡土课程,一方面介绍上海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用上海话讲解、阅读、交流。
其次,增加广播电视节目中方言的使用。很多地方的电视台都播出了方言新闻节目,节目反响出乎意料的热烈。据我所知,杭州的《阿六头说新闻》和宁波的方言新闻节目年度收视率最高。可见普通大众有使用方言和观看方言节目的需求。真的很期待上海电视台新闻广场节目使用上海话。
此外,如果有资金支持,还可以成立方言传承博物馆、社团等。邀请使用方言的名人、专家用方言与人对话,开设方言培训班。任何愿意学习的人都可以学习方言。目前也有一些民间自发建立的方言网站。
汉语方言是汉语的组成部分,也是汉语的财富,是汉语多样性的象征。当年推广普通话并不是“顺其自然”的行为,所以方言的保护也不能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就是等死。可以参考生物保护和文物保护。没有人在这两个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策略。另外,美国是一个没有官方语言的国家,没有“普通话”,所以方言会造成交流障碍的说法未必成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都能感受到语言统一的好处,而很少有人想到单一语言的坏处。如果方言消亡,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交流便利,但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可能远大于这种便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保护濒危语言和方言,以保持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一样,语言一旦失去多样性,也会退化。
比如普通话的生命力不如解放前,因为那时候包容性很强。方言中往往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生动表达。“尴尬”是很久以前吴语进入普通话的,不然北京话只能说“尴尬”来表达“尴尬”这个概念。但如果你现在不能进入普通话,就不能被吸收和利用。这几年赵本山的小品把一些东北方言送上了普通话,比如“忽悠”。愚弄比欺骗和欺骗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