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提纲怎么写?我的题目是关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1.中西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及其作品中的文化背景。

中西文化对张爱玲的影响首先来自于她的父母。张爱玲的父亲年轻时文质彬彬,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方面的启蒙,也鼓励了她的文学爱好。张爱玲曾在少年习作《天才之梦》中说:“我三岁就能背唐诗了。”我还记得我摇摇晃晃地站在一个清朝老人的藤椅前,念叨着‘商贾姑娘不知恨国,却依旧唱后庭花过河’,看着他的眼泪滚滚而下。“但是,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大胆的新女性,敢于留学,敢于离婚。她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品味更西化。母亲第一次从海外回来,就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西方文化的种子。据张爱玲后来的文章《呢喃》说,母亲的归来让她非常激动。”我觉得我家的一切都是美的巅峰。蓝色的椅套搭配旧玫瑰红色的地毯,其实不太协调。但是,我喜欢,我也喜欢英格兰,因为英格兰这个词让我想起了蓝天下的小红屋,而法国则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砖,带着生发油的香味。我妈告诉我,英国经常下雨,法国阳光明媚,但我无法纠正自己最初的印象。“她一直很喜欢老舍的小说《二马》,不仅因为她妈妈当时喜欢,还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北京人在伦敦的故事。

其次,来自于她自身的经历。受父母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学习英语。当她在一所教会中学学习时,她在学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英语文章。虽然她考上了伦敦大学,但因为战争而无法前往,但她还是在中西文化混杂的香港接受了大学教育。这段经历对她的创作影响很大。她的第一部小说《第一炉沉香》和《第二炉沉香》都取材于她在香港的生活。而她对《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文学名著的营养也从未离开过她的手,它深入到她的骨髓,渗透到字里行间。

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可以概括为:乱世中没落的文化与文明。

2.张爱玲传奇中“香港传奇”、“上海系列”等作品的主要内容、独特风格和现代主义的“荒原”意识。

对于张爱玲传奇中“香港传奇”和“上海系列”主要内容的理解,可以以《第一壶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为主,辅以教材中介绍的其他作品。其独特风格的基调是“苍凉”。教材中分析了《金锁记》是如何将人生的荒诞与苍凉演绎到极致的。也可以参考这三部作品的介绍。

张爱玲作品中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荒原”意识,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中是很少表现出来的,这也是她作品的独特之处。我们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关于文明和人性的挽歌,张爱玲挽歌的主题不是批判社会,更不是改造社会,而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现代都市(香港、上海)背景下,表现人类精神的堕落与不安,人性的脆弱与悲凉。在这一点上,她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最为鲜明,与当代新文学作家甚至五四以来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首先,我们注意到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不同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实际上,她是在“新女性”的表象下写旧女性的。这些女性或有老式的精致文化,或接受过新式的大学教育,甚至有过留学经历,但她们都面临着“娜拉离开后会怎样”的困境。他们既不能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自立,也不能远离革命运动。她们只能把当“女婚礼司仪”当成自己唯一的职业和出路,所受的教育只有“结婚”了才能卖出去。其次,我们也注意到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一般新文学作家作品中的守旧女性。张爱玲没有农业文化背景,她的文学造诣是在代表工商业文化的城市背景中形成的。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没落的贵妇或努力向上爬的普通市民。这些女性在生活中的苦难,不是衣食无着的经济贫困,而是无家可归、未婚先孕的精神恐慌。3.张爱玲的作品既有高雅的也有低俗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还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独创性和自身的缺陷。

张爱玲作品的特点是雅俗共赏,主要表现为“古典小说的根基”和“街头小说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