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壮的孟子观赏析
孟子善于言辞,在辩论中总是使用比喻,很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他的文笔恢弘,犀利,催人奋进,对后来的散文影响很大。从叙述到讨论,文章首先引出话题:“幸福是什么?”通过包壮和孟子之间的问答,进而描述孟子如何说服齐王“与民同乐”这个话题。围绕“乐”这个话题,阐述了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与民同乐”就会获得民心,统一天下。
这篇对话式议论文通过孟子与齐王的对话,展示了孟子高超的议论文艺术。
1,跟风,用话题来玩。
作者并不直接提出自己的论点,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利用话题,从齐与王的爱情开始,以与民同乐的主题收尾。在与包壮的谈话中,孟子只说:“如果国王很高兴,齐国就几乎是普通的。”他指出了齐王幸福与齐国政治关系的话题,但并未论述。在与齐王的谈话中,孟子从快乐出发,巧妙地重提话题,然后与齐王一问一答,从谈话的气氛和思想感情上把齐王引导到他的话题上,孟子才进入他的谈话话题。
2.对比和重复。
本文以比较的方式写出了君主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政局。两段内容矛盾,但既有相对句(如“向丞相告病”、“互诉辛辛事”),又有重复句(如“今王鼓乐之声”、“今王狩猎之美”)。这样就强调了君主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民众的不同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而原因只是他是否与民众同享享乐,从而突出了话题。
3.生动的讨论语言。
这篇文章虽然是议论文,但语言生动,如对王琦“色变”的描写,对老百姓“闷头_”和“喜上眉梢”的描写。孟子在正面论述自己的观点时,根本没有用枯燥的说教,而是通过两幅图得出了生动自然的结论。
4.以利益为导向,论证灵活。
孟子见齐王,问他“快乐”是什么意思。齐王不懂“乐”的意思,觉得理亏,于是改变主意,以“直世俗乐”为借口。没想到孟子抓住了齐王的心理,因势利导,利用话题改变内容,把“好乐”和治国联系起来,引起了齐王的兴趣,缓和了谈话的气氛。此时孟子提出“今之乐尚古”,显示了论证的灵活性。接下来的两个问题“独乐,与人同乐”和“与少人同乐,与多人同乐”,引导齐王把谈话的话题引入自己的轨道,逐渐明确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