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如何引导大班幼儿享受活动
欣赏教学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三大内容之一(绘画、手工、欣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绘画和手工艺,而忽视欣赏教学,尤其是专题欣赏。即使进行欣赏,也大多是为了欣赏,名画欣赏并没有与绘画教学相结合。我们知道高尚情操的培养需要通过美育来实现,而欣赏是美育不可或缺的方式。
那么,如何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欣赏的内容,设计大班幼儿能够接受的美术欣赏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进行欣赏,让他们在学会感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绘画和语言来表达作品,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这是我在组织孩子的赏识活动时要考虑的问题。
二、实施案例
第一部分:
刚开学带孩子上完早操回班时,发现郝、于、袁、华等很多孩子都对楼梯上走廊的壁画很感兴趣。他们聚在一起指指点点,商量着什么,我就过去看看。原来他们是在争论墙上的肖像。为此,我抓住了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生成了这个鉴赏活动“壁画”。但是在引导孩子欣赏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只关注壁画中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有说的欲望,却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试图提醒他们:你看到了什么?但是,孩子们的回答已经成了惯性,他们仍然急切地说:老师,我看这像星星,像月亮,像小船...这时,郝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看见一个蛋糕,上面有方格图案,很漂亮,看起来很好吃。我真的很想吃。我觉得他讲得很好,我就抓住郝的话和孩子们讨论:刚才讲得好吗?为什么?这时,孩子们开始说话了:“他说的很像。”"听了郝的话,我似乎闻到了蛋糕的味道."于是,我借此机会鼓励幼儿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并想:“我们一定要像郝那样说得好吗?”这时,孩子的语言可以丰富起来:“我看见了花瓣、蓝色的叶子、月亮和一条弯曲的小船...我看见毛毛虫从草丛中伸出头来。看,这是它的眼睛,看着我们。我还看到了星星。它是月亮的好朋友。今天是月亮的生日。它想给小月送一条叶巾……”华:“我看见鲸鱼在快乐地和大海做游戏。”“不,不,那是在海上航行的帆船。”郝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想应该是一个山坡。你看,这里有鲜花盛开。”“我还看到了鸟。”“我看见一群海鸥在海面上飞翔,好像在参加比赛。谁飞得快,谁飞得高?”.....老师:“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我喜欢这个太阳,因为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我喜欢这个山坡,因为它看起来很绿,感觉很舒服."看,老师,这是一个蛋糕卷。这是孔雀的羽毛,真漂亮。这是抽屉。我看到窗户了。
分析:
在欣赏活动中,要让孩子想说话,想说话,有话题可聊,我觉得最好的内容应该来自于孩子生活中熟悉的环境和有趣的事情。在这次活动中,我带孩子欣赏幼儿园的壁画时,发现孩子最初的审美角度只是从简单事物的外在形象入手,表达方式也很简单,只是用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来感受什么。经过引导,他们学会了拓展想象力,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感受美。但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其实关注的是作品中某个直观的细节部分,不会从整体上感受作品,也不会从多个角度去欣赏作品中蕴含的美。这可能和他们之前缺乏鉴赏经验有直接关系。
措施:
在下一阶段的鉴赏活动中,我会用一些名画来引导孩子进行鉴赏和感受,从而丰富孩子的鉴赏经验,多角度感受作品,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多阅读相关的鉴赏文章,提高鉴赏水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用自己的知识引导孩子去欣赏。同时,我们也会把名画欣赏和孩子的创作结合起来,避免为了欣赏而欣赏。
第二部分:
欣赏米罗的画,就是欣赏抽象的创作。刚开始,我在引导孩子欣赏米罗的作品时,试图详细讲解米罗画作中点、线、面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画面主次的区分,明暗的处理等。,试图让孩子理解什么是抽象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欣赏。但后来我发现,原本栩栩如生的米洛画面在我的解释下变得僵硬,我对孩子的“怀疑”变得不可能了。于是,我开始思考是否可以尝试将孩子的兴趣与名画欣赏结合起来,在活动区放一些与创意相关的内容,于是我在活动区做了以下尝试:先让孩子从任何角度观察、猜测、想象一个似是而非的图案;让孩子看一些抽象的图片,记录他们的想象。最后,画家米洛的作品专门提供给孩子们大胆想象和联想。我发现每个人看到的和理解的都不一样,就像孩子们自己说的“我们对米洛世界的‘密码’不一样”!原来每个孩子对一幅抽象画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孩子们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个像人一样的鬼,一个蜘蛛超人。就像孩子们说的,“抽象画是我们看不懂的画。”这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
在欣赏米罗的作品《人向鸟扔石头》时,面对作品中抽象的色彩和畸形的形状,孩子们凭借自己的本能和直觉说:“我感觉一个人在沙滩上行走!”“看!我看到一张弓!”“我看见一朵红花。”“不,是火!”我看见一条黑色的河。“我看到了一片小树林。”“我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白色的。大概是躲在草丛里。”“不,是它的头。只是出洞找吃的。”.....作品中扭曲夸张的图案,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也有助于儿童感受和体验色彩、线条和形状的美。但有的孩子对一只独眼的脚板情有独钟,说它是“怪物”、“瘸子”、“独眼人”,有的则讲述了对整幅画的印象:“沙滩上的一个人视而不见。他看见一只鸟在叫,就扔了一块石头。”有的说:“感觉一个人在变魔术。他已经失去了一只眼睛和一只脚,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还有人说:“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左右摇晃,上下摇晃,前后摇晃,因为这个人的身体是歪的。”甚至还有孩子说:“一个鬼在沙滩上走着,玩着一个鸡蛋,突然发现一朵花,他要摘下来戴在头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对别人与自己不同的全新表达更是兴奋大笑,觉得自己欣赏的作品真的很精彩很有趣。
分析:
米罗绘画多以抽象、变形的符号表达内心感受。我发现让孩子接触抽象艺术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促进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和立体思维发展,让儿童画进入一个本质上崇高的审美精神境界。
米洛大师画作的晦涩和不确定性给了孩子们一个想象的世界。这种欣赏活动是孩子想象力的大花园,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的有力手段。
在欣赏后的创作活动中,儿童根据对先前具体概念形象的模仿进行素描,从而注意作品的点、线、面的变化,用夸张的点、线、面、色块画出怪物、畸形的人和物。他们的每一件作品都明显是那么的夸张生动,仿佛都是艺术的杰作。
但在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儿童画的表达方式比较单一,我认为这与儿童接触和欣赏作品的体裁内容比较单一有关。
措施:
下一阶段,针对以上问题,我将选择与米罗创作风格明显不同的内容作为幼儿欣赏的内容,让幼儿进一步学会多角度、多方向的欣赏,拓展幼儿想象和表现的空间,在更深层次上提高幼儿审美感受的审美创造水平。
第三部分:
在这次鉴赏活动中,我选择了修拉与米罗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天》。这是一幅色彩丰富的作品,给孩子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作品一呈现在他们面前,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哦,太漂亮了。”老师:“你觉得什么是美?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杨:“我觉得湖水和天空的颜色很接近。都是蓝色的,但是天空的颜色会浅一些,湖的颜色会深一些。一座白色的长桥和一排绿色的树把它们分隔在湖与天之间,感觉特别清澈美丽。”杨:“我看到白色的帆船,龙舟赛,小客船抽着烟,湖上有小游船。”我最喜欢那艘白色的小帆船,它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就像一只美丽蝴蝶的翅膀,特别好看。"年轻:"我看到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暖的,特别舒服。“我也想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虽然作者在这幅画中没有画出太阳,但画家通过这幅画的一个色彩和光线效果给了孩子们一个视觉提示。我顺着孩子的话,故作惊讶地问:“咦,怎么没看到太阳?”这是什么时候?浩然自豪地说:“草地右边的光特别亮,是草绿色的,左边是暗绿色的,所以我知道有太阳。舒针说:“黑暗的地方是因为没有阳光,而明亮的地方是因为阳光直射其上。”。当然,我们知道太阳出来了。”“老师,我觉得法国的衣服和我们穿的不一样。女人们穿着长及地面的裙子。它们很漂亮,我非常喜欢它们。“这就是女生的感受。”男人和女人都喜欢戴帽子和打伞。他们的帽子不同,很漂亮。”“男人喜欢拄拐杖,像绅士一样。".....孩子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来描述自己的感受。他们像一群不知疲倦的鸟儿一样叽叽喳喳。在引导孩子分析这幅画的构图时,孩子很快就发现了许多对比关系:大人物在前,小人在后,近的人明显而远的人模糊,明暗对比,高低对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细对比,直线(地平线)和曲线(河岸线)对比。
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孩子们在构思巧妙、画面精美、音乐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中,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空间、透视、色彩、造型等。当孩子充满创作激情,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时,鼓励他们用动作或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我用相机拍摄孩子的肢体语言,然后让孩子创作,现场展示给孩子看。孩子们兴高采烈。多媒体把抽象变成直观,把静态变成动态,把复杂变成简单,把困难变成容易,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帮助孩子参与欣赏活动。它促进了教师教育活动过程中“教”的兴趣,提高了幼儿“学”的积极性,对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意识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缺乏反思
反思:
1.从以上欣赏教学的例子可以看出,儿童的学习和欣赏活动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让孩子在较低的层次上进行欣赏,首先从孩子熟悉和感兴趣的周围生活环境中选择欣赏素材,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美。然后根据美术活动的要求和本次活动所要学习的技巧,选择多种风格和形式的名画,如:色彩鲜艳、不断变化的“抽象”画风和色彩鲜艳、直观生动的“点画”风格等。,启发和引导孩子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审美想象,让他们看够了,问够了,再引导他们深入下去,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感知作品→讨论→绘画创作。
2.传统的欣赏活动只是为了纯粹的欣赏,忽略了如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美,使得欣赏失去了现实意义。所以在欣赏活动的过程中,要给孩子提供表达的空间。当他们感受到美(当孩子的生活经历中有美好、愉快的事情或经历时,大多数孩子都认为这些画是美的)并有审美乐趣时,他们就会对绘画创作产生热情。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先欣赏名画再创作,让他们充分展开想象力。儿童从名画中获得的启示可以拓展他们的表达空间,并对他们的绘画创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潜在的影响就表现为审美创造美感水平的质的飞跃。
3.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赋予儿童多种感官功能,如视觉、运动知觉、语言等。,让孩子更容易地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品的内涵、意义、画家的风格和表现手法,更有效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轻松实现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培养孩子对身边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开阔视野,在欣赏中获得愉悦体验的目标。
有缺点:
经过一个学期的鉴赏活动,孩子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水平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也在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创造性的鉴赏观。从整体构成和加工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在欣赏活动中发现,有的孩子仍然关注作品的某个细节,有的能很好地描述画面,只有少数孩子学会用简单的形式分析作品(即造型、色彩、构图的分析),并且他们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所以在欣赏活动中,有的孩子只能短时间保持注意力,有的孩子却能自始至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实现良性互动。如何引导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是我今后在赏识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