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论文网站

我们正在建设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的理想,又要有中华民族的特色。只有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才不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

首先,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中国历史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无论人们如何理解和谐社会的含义和标准,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理念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而且赋予了它新的时代意义。中国历史悠久。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要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构建才有历史文化基础,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才能彰显。

其次,我们应该从中国的历史文化方面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什么是和谐社会,往往是从现代的角度来解释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既然我们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那么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视角。“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哲学的一个范畴,中庸包括两个方面:中庸与和谐。“中国”是指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谐”反映的是实现理想的目标。《中庸》说:“达致和谐,天道地位不佳,万物育成。”所谓“持之以恒的和谐”,就是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一个美好的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状态。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各种社会要素协调一致,社会结构合理,社会运行有序,社会中各种事物都有良好的生长发展环境的社会。“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所以,和谐社会不仅在于它的物质意义,更在于它的精神意义。既要物质丰富,又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相互认可和接纳,身心愉悦。孔子的学生说:“礼以和为贵。”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基于“和谐”原则的人际关系与亲密感融为一体。在身份和等级不能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人,用亲情、友情、温暖连接在一起。所以,从伦理的角度来说,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处处充满善意、温暖、善良、互助的社会。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思想活跃、对万芳教宽容、文化多元的社会。

第三,要重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建立理想社会提出的许多精辟论述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社会和谐的思想,如儒家的“天下为公”论、“大同世界”论、道家的“小国寡民”论、“大德天下”论等等。社会和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试图解决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这部分的现代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在儒家的和谐社会理念中,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社会和谐的主体。没有人类的交流,社会和谐是不可能的。“仁者欲立而立,欲达而人;可以说,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些修身养性的金句显然有其普遍的、长远的价值和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老子把“小国寡民”作为他的和谐社会理想。在庄子构想的和谐社会中,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等。在老庄的理想和谐社会中,人的文化本性也被充分解构,只剩下人的自然本性。生活的主要目的是回归自然。人们摆脱一切文化的羁绊,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万物融为一体。这样,在道家看来,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人对自然的顺从,把自我意识视为不和谐的根源,造成了自己与自然的对立。这种取消自我意识,融合事物的和谐,不是真正的和谐。然而,道家的和谐观为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

第四,也要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虽然有很多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例子,但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也是常有的。社会不和谐,社会不安定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既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又要从反面认真探究中国历史上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其对社会不和谐及其原因的描述和揭示,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借鉴和历史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也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和研究。总之,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究中国历史上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