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油画家)详细数据收集

来源:男,出生于1974,籍贯杭州。1995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1999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具象表现工作室,师从杨、、张晓明教授。2005年师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当代著名写实油画家徐芒耀教授,获硕士学位。2005年调入中国美术学院基础教育处造型科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源头继承了徐芒耀教授绘画艺术的精髓,集中结合具象表现主义的方法和理念进行创作,形成了具有鲜明个人语言和气息的绘画性格。多次入选全国美展等大型展览并获奖,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基本介绍中文名:来源国籍:中国出生地:杭州出生日期:1974职业:中国美术学院、画家毕业院校: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代表作品:无声吹拂系列、漫系列、在路上系列等。、个人参与、参与项目、发表论文、重要出版物、机构收藏、著名评论家评论、创作见解。获奖情况为2011165438。油画《消失了多少,剩下多少第三》获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优秀奖(最高奖)(201165438)。2009年9月,《漫》获第十二届浙江省美展银奖;2009年2月,《漫》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提名奖;2009年10月,戴孝获浙江油画展优秀奖;2005年油画《城市中的空地》获中国油画学会风景展优秀奖。2004年7月获第十一届中国油画协会收藏浙江美展铜奖,2004年9月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奖。并获中国美术馆收藏铜奖。油画《十字路口系列——泰安路》入选2012中国百家金陵油画展。-2013.4油画《多少消失,多少残留一》《十字路口系列——泰安路》《多少消失,多少残留三》《多少消失,多少残留四》参加今日美术馆举办的“聚焦——中国写实绘画新变”巡回展览,先后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广州广东美术馆展览2011.11油画《寂静的吹拂四》《消失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1人文之南我土我民油画邀请展,油画在路上2入选2010中国百幅金陵油画展2010.09油画多少消失, 有多少遗迹之一》入选中国油画学会举办的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2010.06油画《戴孝》参加北京移动艺术举办的回归经典油画展-2009年7月北京环铁时代美术馆溯源-油画家冼芒尧师生作品展-上海徐汇美术馆受邀参加上海华萃艺术展2009 .0 1。 2008肖像油画展。11受邀参加上海浦东碧云文化中心2008。印象-上海中青年写实油画展2008.0 9受邀参加上海表观视界美术馆开幕展2006.12受邀参加浙江名家系列展-2006.12受邀油画展《沉默的打击二》入选中国油画学会主办的中国当代写实主义研究展《精神与品格》2006.05 '杭州方向当代画展2006 .09 '秋天在表观。 联展”――上海表观地平线画廊2005.03“05新写实主义倾向当代现实主义青年画家油画展”――上海表观地平线画廊2009年9月参加项目,参加国家项目; 参加2∕4.徐芒耀主持的国家重大历史艺术创作项目《车轴之战》论文发表2011 .03《绘画中的光影造型语言》,发表于《新艺术》,发表于《中国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发表于2011 .总卷32排名1∕1 2011.07绘画创作方法管见,发表于《东方艺术森林》,中国时代周刊7月刊,2011,排名65438。国学研究所编辑出版2009.12《大师素描精析》。光影造型》上海书画出版社源于2011.05《中国当代油画家作品集-来源》吉林美术出版社源于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协收藏,名家点评。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刚进浙江美院附中时,一个叫文洋的毕业班学长,在专业上很突出。他的画充满了灵气。我和同学们都由衷地赞叹和感叹。暗暗为自己树立榜样,树立赶超的目标。四十年后,他的儿子突然闯入我的教学生涯,成为我的一名研究生。他的名字叫渊源。来源考入浙江美院附中,学习4年,后进入油画系完成学士学位。经过八年的大学训练,他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当我第一次见到消息来源时,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像他父亲一样不善言辞,但非常警觉和聪明。第三学期开始,他在素描练习中突然表现出对人物造型的超常敏感,学习也突然发生了变化。他在原有的实体造型基础上有了飞跃,追求探索状态逐渐提升。那段时间,他放学后完成了油画《沉默的吹拂》。提交第十届全国美展评选委员会评审,最终入选并获得铜奖。事后一些评委谈到此人时,认为他不同凡响,很有潜力。一年后完成硕士油画毕业创作《寂静的呢喃II》。显然,他有了新的进步。他已经完全掌握了19世纪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一些杰出画家的技法。再加上他令人信服的素描功底和非凡的色彩素养,他能够将画面与色彩合理、和谐、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来源,32岁。他刚刚开始走上艺术道路。凭借他的智慧、感知力和天赋,只要肯努力学习,持之以恒;只要他的艺术和他的生命一样重要,他就有光明的未来。——徐芒耀对创作的感悟《寂静的扩散》——论时间维度中的存在我对绘画的看法,作者的出处是启示之画,我把绘画理解为某种启示,作为我创作的重要信条。当画布、颜料和画框定义的平面相互交融,构造出一个复杂而不可思议的新视频时,已经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画面不是我笔下完成的最终效果,而是我欣赏的某种真实和存在的体现。这从我给一系列作品命名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沉默的吹拂》《多少残留多少消失》《弥漫》都或多或少表达了我从自己的画面中瞥见的一些感悟。”“静”是消除了所有日常琐事和噪音后的纯净,“吹”是时间对记忆的洗涤,像沙漏一样过滤掉世界的杂乱,从而凝聚起时间的厚度。我不想简单的把我的创作定格在一个画面里,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我对一些已有感受的表达,而是想表达一些真实的存在和生活的味道。现实主义与现实阿尔贝蒂曾把一幅画比作我们观察世界的一扇窗户。透视法则的建立和应用,让我们把视野扩展到平面画面。绘画模拟了自然万物的现实图像,包括我们自己的肖像。绘画的逼真性使它成为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注释,直到摄影术的发明。我们常常着迷于绘画所表现的对象细节的真实性,绘画也因此吸引了自己。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某种意义上,我的绘画也是一个关于绘画本身定义的问题。在我看来,绘画不是简单的对世界的视觉描述。画面与其说是一扇敞开的窗户展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不如说更像是窗户后面的一面镜子,照顾着我们对画面前面世界的认识。我的画采用写实的手法,不是因为写实更接近真实的样子,而是因为我长期的写生经验。在接受长期大学写生的过程中,写实是理解表现对象的主要手段,我也对其情有独钟。第一,我着迷于现实主义对真实模拟的无限逼近,更重要的是再现的还原促使我不断思考我和这种方法的内在联系。梅洛-庞蒂曾经说过,“画家所寻求的这些物体并不是真实的存在物,就像那些幽灵一样,它们只有视觉上的存在。“我不禁感到,越接近事物的表象,就越怀疑表象的真实性,甚至期待发现埋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使之成为一个看得见的人,在视觉功能和身心体验之间徘徊,成为写实方法对我的双重作用。所以,我画画的时候,笔触就成了我的内心和外界的一种相互耳语。在柔软、温柔与曾经重叠的笔触交织中,我仿佛能穿透到事物的表面。我用笔触来构建事物,就好像我也在构建自己的内部结构。我并不满足于视频带来的感受,而是期待通过反复的视觉关照所带来的直观的整体感来理解事物。这种理解并不局限于权利。所以在我的画面中,没有真实的主题,也没有所谓的画面主角。人、物、空间处于同样重要或不重要的位置。我对一个角落的墙上的昏暗灯光和餐桌上的折叠桌布的关注,从来不次于我对人物表演的兴趣。而是我的画展现了众生,而这些众生并不因为对人的卑微理解而缺乏魅力。相反,他们一直都是。作为一幅写实绘画,我对物体、画面和我的理解也促使我选择一些最简单的内容来表达它。对我来说,物体不是我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画面也不是再现这道风景的载体。作为一个画家,我不是一个拿着画笔的评论员。眼前的风景总是以最舒适、最简单的方式存在着,不为人知,所以我画面中的人物、器物、环境都像是处于一种寂静、催眠的状态,仿佛沉睡在永恒之中。人物已经脱离了肉体体验,完全失去了个性,而事物和器具仿佛偷走了人的灵魂。人物变得陌生,而物体变得熟悉。我的画把我们意识和理解中的一切都拉平了,某种普遍的特征逐渐渗透到人、物和环境之间。而环境在这里完全溶于空间的定义。画面中似乎没有物理和视觉上的空间距离,环境只是以它的各种颜色表现出来。我打算消除对环境的片面和既定的认知。在平时写生和与环境相处的过程中,环境和空间并不是作为某一个物体从我们的视野中脱颖而出,而是更自然地包裹着我们,成为周围的环境。我们的轨迹,甚至我们接触的物体,都在改变着空间和环境的形态,环境的动量也影响着我们,引起抑郁,欢笑,甚至焦虑。准确的说,环境,我们和物体更像是一个无缝的境界,我们。空间距离的解析也变成了一语双关,在抽离空间的同时彻底消除了画面与画布本身的对立。绘画因此真正成为它自己的平面物体。颜料的质感,画面中图像的纵横笔触和各自的轮廓都附着在平整的画布材料上,从而宣告了另一个世界的建立,它带着我的信息和周围事物的印记成为一个特殊的新生儿。它不是一个世界图像的简单反映,而是一个有着丰富质感的真实的东西,让生命的密码出现在其中,同时连接现实、我甚至观者。于是,画面就像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在自然的画布上重构了大量在现实表象下涌动的生命信息。把东西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凝固的时间我非常欣赏法国著名摄影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对“决定性时刻”的描述。摄影是固化事物运动的手段,但不仅仅是运动员的形象保存。布列松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深信,在看似普通、毫无关联的事物之下,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就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密码。如何让这段代码可见甚至可读,取决于捕捉到决定性的时刻。万物的运动让生命的完美形态出现在某一点,他一生都在追求这样的时刻。不同于布列松对永恒变化的瞬间定格,在我的画面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像化石一样凝结,仿佛存在了很久,也将永恒。我不想表现具体的瞬间,画画也不是把生活切片成影像。在我的画面中,人物、器具甚至环境的形态,都不是一个恰好移动到那个瞬间的记录。可以说,我的“决定性时刻”呈现的是一种平静的时刻,是我、对象、周围相互追忆、相互关心的时间链条中的一环。画面中的时间是静止的,但它展现的是我们可能或已经拥有的记忆,也是风起云涌的人生的基本特征。画中的地板可能是我画室里熟悉的地板,溅入画面的暮色也出现在我童年卧室里一个慵懒的傍晚。桌上的玻璃也是我记忆深处不小心打碎的玻璃,而那个女人的姿势更像是她母亲温柔的脸或者是她在无知中依恋的脸。所有的联想都不是具体的,往往是笼统的。这是每个人的旅程或期待。忙于世事,平日里我们浑然不觉,但也许就在这样一个静止的瞬间,记忆渐渐弥漫、蒸发,淹没了近在咫尺又远在天边的人、事与周围的简单缝隙。秩序的重建法国艺术家普桑在他的绘画中确立了对理想秩序的追求和重建,后来的艺术家如塞尚在他的自然素描中激活了这一点。他们坚信,在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下,必然存在着某种相互制衡的联系。虽然我的画面中经常会出现日常空间或生活中熟悉的人和物,但他们并没有按照视觉透视的形式和位置出现,人物也没有把画面作为空间中的被摄主体进行调度。一切都成了自然界塑造的道具。在画的过程中,我无法表达它们之间的差异,而是尽力将它们带入某种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仅是构图和构图的主导,更像是一种呼唤事物回归其应有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作品总是透露出主体的缺失和缺席感。主体被隐藏,一切事物的主观性慢慢从脸上蔓延开来,桌椅、格子窗、背包、书本、杯子、台阶、薄纱,我对画面的期待也就释然了。如果说普桑对秩序的重建是遵循古希腊的理想形式,那么在我的绘画中,更多的是对视觉习惯的重新排列的尝试。就像塞尚用他独特的破笔矩阵构建了一个扁平的世界,我给我的风景披上了正式的外衣。画面中,他们匿名伪装成点、线、面,相互作爱,各自寻找最终的归宿。在这个属于他们的坐标里,他们再次为我们所认知。所以,画面中的一切,仿佛都是从各自的位置上生长出来的一样倔强而坚定。就连飓风也根本无法撼动,灵魂早已出壳,却又若即若离。画面的块块压缩的空间也带走了物理时间,留下了一个事物的化石。在这些化石中,我似乎发现了时间的痕迹。作为一种艺术手法,长期以来,外界对写实绘画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画家只是靠技巧来再现物体,细致入微的刻画似乎是写实绘画的唯一理由和乐趣。基于同理心,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我首先把绘画理解为一种技能。巴尔蒂斯说:“艺术首先是工匠的技能,艺术从这里开始。虽然艺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但它不能仅靠发明来完成”。艺术是一种付出,心给腕,腕给手。手作为终端,承载着整合和表达的功能,所以是最重要的环节。一件作品与其他手工制品的区别在于它传达了绘画的技巧。没有技巧,绘画就不能独立存在,技巧为形式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另外,技巧本身就是表达本身,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笔触、色彩、线条等最具技术性的特征,绘画会如何存在。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存在,就像作品是真理存在的大地。我们的感情总是和表达融为一体,我们很难通过表达的语言到达背后的意义。在绘画中,这一切以一种集体的方式触动着我们。因此,艺术本身应该被理解为既是表现又是内容本身的表现,它将表现形式和主题的全部故事,成为连接艺术家、作品、观众和世界的脐带。西方百年来的形式与内容之争,正是语言与存在本身的分离,使得艺术在概念呈现和纯粹表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我的绘画中,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如果语言只是一种方式,我们将永远无法到达真理本身,更不用说写实绘画了。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文字”仅仅是物体表面的“现实”,或者说连这都不够,我们只是模拟了现实本身投在物体上的影子。在我的现实观中,技术是我身心的延续,我触及的是真正的味蕾。我之所以细腻地表现事物的丰富性,并不是因为我依附于表,实际上是一种集中的交流,或者说是一种抛却一切既定观念和认识的层层追问。我用温柔的画笔在事物的表面轻轻敲打,同时打开自己的心门。每一次落笔,都是我所期待的一抹感动,也是我的心与世界的一种联系。我用点点密密麻麻的笔触编织了一张时间之网,这张网渗透到大自然的亚麻布里,诞生在其中。每一次观察、体验、停留,都像凝结在笔下的露珠,消失在画面的色彩和质感中。对于一个现实主义的画家来说,没有比这种虔诚的带着敬意带来事物真相的绘画更令人陶醉和期待的方式了。”沉默的打击”吹动了流经我内心的时间之河,沉默的事物本身悄然走到了尽头,真相走向了前方。来自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