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的合作能力

1.有效引导。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应充分利用游戏的优势,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和孩子一起玩游戏,用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引导孩子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可以接受的、自然的引导方法。比如施工区的小朋友打算建一个拱形门,但是材料都是幼儿园的大型玩具,不是小朋友一个人能完成的。这时候需要老师走过去,参与到搭建游戏中,组织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拱形门的搭建中来。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搭建兴趣,又能让他们认识到人多力量大,加强合作意识。同时,在共同完成建构中,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

2.观察发现。孩子很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并不完善,游戏中需要合作的环节往往意识不到需要找其他伙伴帮助完成。这时,老师需要有一双观察和发现的眼睛,介入孩子游戏中的合作环节,引导学生合作,让孩子意识到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让孩子在和其他伙伴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遇到的问题,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比如孩子在进行剪纸活动时,如果只是一个人,在剪纸后清理纸片、放剪刀、拿笔、染色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清理纸片后找不到剪刀,染色渗透到整张纸上,拿剪刀时笔滚到桌子底下,放剪刀时染料打翻。这个时候,就该老师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剪纸活动中来了。比如委婉地提出帮助一个刚剪完纸染的孩子的请求,这样分工合作会让孩子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时激发孩子对剪纸的兴趣。老师和孩子一起完成剪纸,解决孩子遇到的实际问题,其他孩子也一起学习,配合其他孩子完成剪纸游戏。有的是专门裁剪的,有的是专门染色的。这样的游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3.总结评价。游戏结束后,老师的总结评价对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比如在游戏结束时,开展分享活动,让孩子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成果,表扬那些在游戏中积极配合其他伙伴的孩子。通过积极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激发幼儿与同伴合作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二、艺术训练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一个班的孩子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在艺术上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擅长临摹,在临摹中能很快很好地掌握方法。有些孩子想象力极其丰富,在日常艺术创作中能画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有些孩子擅长着色,能搭配出赏心悦目的颜色,但他们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结合其他同龄人的优势,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这时候,老师就要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倡导孩子之间的相互合作,把每个孩子的特长发挥到点子上,相互学习,相互配合,实现孩子的进步。比如用树叶画金鱼的活动,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采叶、选叶、贴叶、上色、上色等步骤,需要树叶、剪刀、卡片、胶水、刷子等材料和工具。如此庞大的工程,单靠一个孩子很难完成,需要班里孩子的协助。教师应该在活动前帮助孩子分工:安排一些孩子收集树叶,一些孩子寻找胶水等工具,一些孩子描述金鱼的形状...分工完成后,他们可以互相配合收集素材,合作完成艺术创作,既能提高艺术活动的效率,又能让孩子按时完成贴纸,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在艺术活动中,小组合作是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几个孩子分成一组,通过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的制作。比如大班举办了一个“面具制作”活动,这是一个集剪、撕、折、画于一体的活动。让孩子从头到尾完成整个活动是不现实的。如果孩子分组合作,会提高制作口罩的效率,让他们按时完成。老师可以把孩子分成四组,一组负责剪,一组负责撕,一组负责撕,一组负责画,这样每个孩子的工作量都会尽可能的减少,完成的效率也会提高。这种生产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每个人都想做到最好。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节省了制作时间,还能让每个环节都展现出孩子的特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合作在艺术活动中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