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首先发明了长笛?

世界上最早的长笛

中国考古学家在世界著名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遗址河姆渡出土了160多支珍贵的骨笛,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笛子。

这些笛子多由鸟骨制成,长约6-10厘米,直径约1厘米。大部分都是横向两个音孔,也有1孔和3孔。有些骨笛的管腔里还插着一根小骨棒,吹起来可以抽动,发出清脆的声音。目前在新疆的塔吉克人中间还流传着一种叫伊娜的笛子,与这种笛子非常相似。“伊娜”由秃鹫的翼骨制成,一端粗,一端细,细端上有一个音孔。特别神奇的是,河姆渡出土的这些骨笛中,有一种是有一个吹孔和六个音孔的骨笛,和今天的竹笛几乎一模一样。

河姆渡骨笛的发掘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兴趣和关注,许多专家正在专门研究。中国天津的刘世贞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刘师庄是个残疾人,但毅力惊人,而且自学成才。他用英文写的论文《中国和浙江的河姆渡骨笛》在德国汉诺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音乐考古大会上宣读,受到中外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在法国发表的关于中国骨笛的论文也得到了一致赞赏。由于在研究河姆渡骨笛方面的突出成就,刘士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聘为国际民乐委员会首位中国委员。

刘师庄在他的论文中指出,中国骨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早产生3000年。而且在7000年前,能做出一个吹孔,六个音孔的骨笛,以及现代横笛的雏形,真的是了不起。

著名长笛演奏家赵松庭在杭大1987作了“长笛艺术浅谈”的学术报告。他说中国骨笛源于生活。我们的祖先在吃鸟兽肉,吸骨髓的时候,发现管状的骨头可以发声,于是逐渐发展成了笛子。会上,被誉为“水乡神笛”的赵松庭弟子蒋国基也演奏了一支仿骨笛。他的声音高亢、清脆、优美。

浙江省余姚市青年教师陆舟,用4斤多的鼓槌骨沥干骨髓洗净,用砂纸打磨,再挖洞仿制成造型逼真、音色优美的骨笛。陆舟还创作了反映7000年前河姆渡人劳动生活的骨笛独奏《溯河姆渡》。在65438-0986年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音乐舞蹈比赛中,陆舟用他的仿古骨笛演奏了歌曲《溯河米》,获得了成功。表演和作曲都获奖了。香港音乐家张向华先生在香港的一场音乐会上演奏了陆舟赠送给他的骨笛和《如何演奏》。结果轰动一时,被誉为“整场演唱会最受欢迎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