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绿色债券纸
我们党对消费的新认识
——也谈消费理论的几个前沿问题。
从轻视消费到重视消费:我们发展经济和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亿万人民的生活和消费需求。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这是马克思早已阐述过的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消费问题重视不够。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把对消费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增长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进一步指出,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些关于消费的新精神一针见血,不仅指出了中国过去轻视消费的倾向,而且强调了消费在刺激经济增长中的能动作用,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我们不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经济而搞经济,也不是单纯为了增加GDP而搞生产,更不是为了自己的饭碗而搞经济。我们发展经济、发展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亿万人民的日常消费需求,让他们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几亿人的消费需求,是生产发展的强大现实动力,是经济进步的火车头。
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的增长格局意义重大。
在当代,一般来说,经济增长(发展)依赖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但由于国情不同,三驾马车的搭配也不一样。如果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封闭国家,其经济发展基本靠国内消费和投资拉动;如果是市场经济的开放小国或地区(如中国的新加坡、荷兰、比利时、香港),其经济增长或发展主要靠出口拉动,外贸出口依存度可达300%甚至400%。如果是开放市场经济的大国(如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等。),它们的经济发展应该是三驾马车同时拉动,以国内消费为主,投资和出口为辅。美国和日本的出口总额虽然不小,但外贸出口依存度只有10%左右。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消费市场无与伦比。因此,中国必须确立并始终坚持消费优先的基本国策,把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拉动中国GDP增长的第一辆马车不是消费,而是投资。(详细数据请参见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7年第75页)这辆马车的拉动作用从2000年开始也相当突出,使得外贸出口依存度达到30%-35%,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2-3倍。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党中央要求“消费、投资、出口协调的增长方式”意义有多大!
我们不能把收入等同于消费,更不能把储蓄等同于消费。然而,这两种混淆经常出现在报刊上。
根据传统消费理论(也称标准确定性消费理论),居民收入=消费+储蓄,或者说消费=收入-储蓄。这两个公式说明,收入不能等同于消费,储蓄不能等同于消费。但是,这两种混淆经常见诸报端。事实上,即使收入增加,也不一定用于改善生活,反而可能转化为储蓄,造成高储蓄低消费。
2009年与1990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10.4倍和6.5倍,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分别增长8.6倍和7.8倍,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增长30.4倍。这不是高储蓄低消费吗?高储蓄是高投资的根源(传统消费理论认为储蓄=投资)。可以说,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顽疾,必须下大力气治理。
当今世界,消费和储蓄的关系无非是两种类型。哪个更好值得讨论。
当今世界,消费与储蓄的关系无非是两种:以美国为代表的低储蓄高消费和以日本为代表的高储蓄低消费。两种类型哪个更好,值得讨论。
现在看来,它们各有利弊,也各有存在的条件,我们不能照搬。美国没有储蓄却有大量投资支撑经济发展,投资从何而来?通过向全世界出售国债、公司债、股票,在全世界发行美钞,巨额的外贸逆差,可以集中全世界的资本。这不适合我们国家。中国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内部积累,也就是来自储蓄。在我国,既要大量节约(投资)促进生产的快速发展,又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满足几亿人的生活需要。所以从中国国情出发,要让收入、消费、储蓄同时增长,或者说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这就是我经常提倡的适度消费理论。这个理论不同于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的理论。
目前,生产者主权论正在向消费者主权论转变,这是消费制度和消费思想的重大变革。
现代消费是基于市场经济的消费。传统消费是建立在自然经济或计划经济基础上的。
在自然经济中,以家庭为生产和消费单位,消费者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生产多少就消费多少,封闭运行。不仅不存在跨期选择的问题,也不存在跨国和区际选择的问题,所以消费者没有权力。
计划经济时期,销售由生产决定,生产什么卖什么,消费什么;生产多少就卖多少,能消费多少就消费多少。当供不应求时,政府会采取行政措施或门票制度来限制消费。自然消费者几乎没有选择。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由销售决定,市场上能卖的东西(居民买的东西)就生产出来;卖多少(居民买多少),产多少。换句话说,消费者需要的是他们生产什么,他们卖什么;消费者需要多少,生产多少,销售多少。消费者的需求是生产和销售的出发点。
对比以上三类经济形态,不难发现,建立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消费理论是生产者主权理论,而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消费理论是消费者主权理论。
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的传统消费正在向现代消费转变,传统消费理论正在向现代消费理论转变,生产者主权理论正在向消费者主权理论转变,消费者正在从无权者向被赋权者转变,他们正在从“奴隶”向“神”转变。这是消费体系和消费思想的重大变革。
当前消费结构变化的四大趋势
居民的消费结构受许多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变化。目前,有一些新的趋势:
一是服务消费在增加。千百年来,人类生活以实物消费为主,服务消费为辅。现在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以服务消费为主,实物消费为辅。这种消费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也正在北京、上海和香港出现。这种新趋势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社会产业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在GDP的实物构成中,农业(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提供的实物消费品比重已经下降到50%以下,而服务业(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消费品比重上升到50%以上,在发达国家甚至达到70%以上。产业结构的这一新特点,不能不在居民消费结构中得到反映和体现。
二是绿色消费趋势日益增强。从起源上看,人类的生活消费从一开始就是绿色消费,即人类从一开始就依赖绿色有机物质生存和发展。可以说,绿色消费是人类的原始消费。然而,化学工业和转基因技术出现后,开始动摇人类绿色消费的原有基础。科技进步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就转基因食品而言,欧洲人和日本人中反对者很多。鉴于人们对“化学化”和“遗传化”的质疑,自然转向重视绿色消费。这可谓返璞归真。
第三是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趋势。人是群居动物。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创造精神文明,享受除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外的一切先进文化成果。中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主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小康生活不同于饥寒交迫的生活和温饱生活。后者主要解决生存问题,前者主要解决发展和享受问题。发展和享受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更多的是依靠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居民文化生活的提高。因此,加强文化消费的趋势是我们走向小康和繁荣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的新趋势。
第四是数字消费的增长趋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字信息时代。硬件方面,电脑、相机、电视、DVD、显示器、网络服务器、信息平台、扫描仪、投影仪、图像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等。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在软件方面,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卫星通信网络、数据交换网络、金融软件、商务软件、工程软件等不断创新,发展迅速。上述信息产品虽然外观多样,功能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是依靠数字化的操作和运行,所以被称为数码产品。这类产品既有生产过程,也有消费过程。数字产品的消费简称为数字消费。在信息时代,数字消费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并呈上升趋势。
对于上述四种新的消费趋势,政府决策部门应采取正确的政策加以引导,促进其发展;创业者要从这些趋势中寻找潜在市场和现实市场。
当前,迫切需要真正把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起来,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这个精神很重要,要很好地贯彻。不仅要使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生态文明,而且要把中国的消费模式建设成生态文明。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提案指出:“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消费品,倡导适合我国国情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在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实现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这种文明与工业文明、农业文明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但是,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也有矛盾。这一矛盾在当前尤为突出。一些部门、地方和企业在建设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同时,忽视生态文明,破坏环境,消耗资源能源过多。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生产建设中,也存在于日常消费中。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能源不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当前,迫切需要真正把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生态文明统一起来,坚持走生产文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道路,把生态文明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地区、每个企业、每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