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的详细资料收集

陈(1903 ~ 1967),广东省文昌县(今海南省)人。著名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和教育家。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历任岭南大学校长、中山大学副校长、广州暨南大学校长、南开大学副校长。

基本介绍中文姓名:陈别名:子怀民国籍:中国国籍:汉族出生地:广东省文昌县(今海南省)出生日期:1903去世日期:1967职业: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家毕业院校:复旦大学信仰:无党派人士主要成就:岭南大学前校长。

原广州暨南大学校长代表作品:《中国文化简史》、《苗族研究》、《文化研究概述》、《南洋与中国》、《个人简历》、《导言》、《一个人与一所大学》、《人物辞典》、《三母班度父谏》、《全盘西化》、《四辩》、《教育现代化与学术独立》、《为教育服务》、《人生经历》、《个人简历导言》。1926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该校博士学位,回到广州岭南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34 l 65438+10月15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文,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化大辩论;8月1948,1就任岭南大学校长。1956中山大学副校长。1962广州暨南大学校长;1964调任天津南开大学副校长;1967文革期间被控“通洋”、“间谍”,16年2月因心肌梗塞在南开大学病逝。南开大学于5月1979将其平反。陈一生致力于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尤其重视文化研究,倡导在中国建立“文化学”。他认为,在中国,想从学习东西方文化中寻找救国之道的人有三种不同意见:一是主张全面接受西方文化;二是主张回归中国固有文化;三是主张妥协。对此,他指出,不拘一格、复古派是没有出路的。他曾深入中国农村,对福建、广东、广西的船工和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做了较多的调查研究,对东南亚、华侨和匈奴的历史也做了较多的研究。陈一生的著作主要有《中国文化简史》、《苗族研究》、《文化研究概述》、《南洋与中国》、《社会学的起源》等。《匈奴史稿》是陈教授的遗著。自留学德国以来,笔者一直关注国外匈奴史的研究进展。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从公务中抽出时间撰写了《匈奴史稿》,共80万字。20世纪60年代初,他对第一、二章做了一些补充,但未能对整个草稿进行整理和修改,即不幸去世。本书以相关版本为基础,参考作者手稿进行了修改,同时尽可能保留了手稿的风格。一个人与一所大学这个人就是陈,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一个学者,而这个大学就是岭南大学。陈在文昌县土生土长,算是一个地道的广东人。但和近代大部分广东名人一样,似乎都要经历一个走出岭南——奋斗——成名的过程,岭南成为了输出人才的地方。与众不同的是,陈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并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久的足迹。1947年,岭南大学董事会频繁向陈发出邀请时,时任南开大学校长、政治经济学院院长的陈并未立即同意,尽管在此之前他曾两次在该校任教。也许他觉得自己在南开的施展才刚刚开始,也许他觉得岭南的世界太小,教育太落后。反正如果南开校长张伯苓不同意“出借”(两年),陈大概也不会在岭南留下太多回忆。这个“借”就是16年。从1948年8月,1出任岭南大学校长,到1952夏岭南大学被撤销,两三年时间,岭南大学从广东最好的学校(当时广东只有两所大学,另一所是中山大学),成为中国最完善的大学,部分院系(如医学院)已达到国内一流或最好水平,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如果考虑到中国这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政权更迭和动荡中度过(先是解放战争,然后是抗美援朝),那么岭南大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奇迹。奇迹是怎么发生的?并不深刻:一套正确的办学目标、宗旨和策略,一批一流的人才,一套高效的机制。什么是大学?陈的观点是:“大学是求知和研究知识的地方”,而凌大的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的学术型大学。为此,他上任校长第一次向全校师生布道时,就强调学术研究不搞宗派,“注重自由讨论的精神”,倡导尊重个人的思想、信仰、言论和学术自由。在“兼容并蓄,思想自由”(这是蔡元培主政北大时的办学宗旨)的原则下,陈邀请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教授:历史学家陈寅恪、数学家蒋力夫、语言学家王力、古文字学家、木材与土壤工程专家陶宝开、测量员、医学专家、、、陈、、。他们中有的是陈的南开同事(如蒋力夫),有的是他的学生(如端木正),有的是老熟人(如陈寅恪、王力、陶),有的是他在天津时邀请的(如医学院的一批专家)。从某种角度来说,陈在南开的14年(包括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8年)为他在凌大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切自然都来自于陈的“个人魅力”:不务正业,不做官,与政治保持距离(不加入国民党)。他本人是一位对中国和西方都有透彻了解的学者。他在学术研究和辩论中表现出“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他尊重人,宽容大度,待人真诚。有了人,就需要钱,需要有能力的管理团队。岭南大学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这些提供了保障。一手抓人,一手抓钱,陈再一次显示了他的威望和能力。他在东南亚、东南亚华侨中的人缘,使他筹集了大量的私人捐款(这是岭南办学的优势),学校得以顺利渡过财政难关(此时CUHK的老师们正在向* * *抗议拿不到工资);建立了高效的管理团队(成立了由五位教授组成的决策小组,而不是一位副校长),使学校高效运转,而“教授治校”则保证了凌大的学术氛围和发展。这让人想起当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岭南大学和陈在转型时代的辉煌,但时代只给了他不到四年的时间。四年,相对于一所大学的成长,相对于一个地区的文化生成和积淀,是多么的短暂!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岭南大学撤销,其工程学院并入华南理工大学(现华南理工大学),农学院并入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医学院并入中山医学院(现中山医科大学)。经济系和法律系被调整出去了。转校后,中山大学实际上只有文科和理科,还有一批教授,比如王力,转到了北大等院校。陈自己成了中山大学的一名普通教授。陈想在岭南办一所一流大学的愿望最终成为了梦想。后来,陈虽然担任过中山大学副校长、暨南大学校长(不到两年)、南开大学副校长,但世道变了,当时的大学校长也不再漂亮了。陈和他苦心经营的岭南大学已经成为历史。但回望历史深处,我们仍能听到遥远的回声:岭南需要一所或几所一流大学,岭南的落后不在经济,而在教育,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岭南可以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前提条件是:宽松的环境、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和像陈这样的总统。《人民词典》中的三母班度父亲告诫陈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人特别重要,那就是他的三母和他的父亲。据说陈小时候很调皮,经常逃学。他在一所私立学校学习了一年多。他看不懂四分之一的三字经,也不会背。老师对父亲说:“你真笨。用斧头劈开脑袋往里面放书也没用。以后还是跟你做生意吧。”算命先生还告诉父亲,如果儿子能以笔为生,他就不做算命先生了。而这个目不识丁的三娘(陈叔叔的遗孀)让陈(和他姐姐)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全班第一名(她小时候在致远,汪洋),她还力劝陈转学到县城上学,避免他骄傲自满。的教育方法可以概括为:正面鼓励(不把陈当“傻孩子”或“坏孩子”)、相互鼓励(把他和他妹妹放在两个班里形成竞争)、侧面监督(每晚亲自去班都)、和* * *一起学习(她从他们那里学会读书甚至写信),这是相当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陈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商人。他从学徒做起,生意越做越大,做到了南阳。不过这位父亲也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对读书学习情有独钟(这在中国商人中并不少见)。他警告陈“不要想在中国做官”,“不要想回南洋做生意”。与其当校长,不如靠自己的知识当教授。他的儿子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还卖掉了椰子园的股份,供他去法国留学。也许陈父亲的这种“文化情结”,和其他父亲一样,是为了弥补他小时候没能完成学业的遗憾。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见识超出常人。陈和他的孩子从此与教育结缘,其源头应追溯到此。整体西化四辩陈有宽容大度谦虚的形象,但骨子里有一种“好辩”不屈的精神,掀起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四辩,1933年底,渡江到中山大学(当时在河北)做“中国文化的出路”的演讲。两周后(1934.1.15),这篇讲话发表在广州《民国日报》“现代青年”版上,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文章第一句话就是,“中国的问题基本上是整个文化的问题”,“我们应该为中国的未来找到出路”。他把对中国文化的不同意见分为三派:“复古派——主张保存中国固有文化”、“折衷派——主张中西结合的方法”、“西学派——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化”。随后,反驳批评的文章陆续出现在同一个版面,其中包括在1934年2月2日就文化运动战线答陈博士,甚至使用了“毒气烟雾打机关枪”的词汇,使这场争论充满了火药味的无知。两个月,出现了几十篇关于文化问题的文章,“联想到65438。广州这次扮演了争议发源地的角色,这在近代并不多见,而最激烈的反对声音也来自广州,“一个中国人管理最西化的城市”(陈的原话)。一年后,王、何炳松、、萨孟武等十人在《文化建设》杂志上发表的《中国文化建设宣言》(简称《十教授宣言》),将这场全国性的大讨论推向了高潮。从此,陈就与“全盘西化”这个词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战友包括胡适、鲁等人。但胡适后来用了一个更为折中的术语“全面全球化”,而不是“全盘西化”,这遭到了陈的批评,因为在他看来,“全面”和“尽可能”这两个词不仅模糊,而且容易被折中派和复古派当作护身符。陈“果断”的态度和一贯的观点显示了他个性的另一面: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不畏权贵。这在解放前是一个读书人“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体现,解放后却成了一个逃不掉的魔咒,与“洋奴”、“奴役”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乡村建设论战紧随其后,论战的对象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陈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和《乡村建设的一种方式》等文章中,批驳了梁漱溟等人把中国建成以乡村为主体的高度文明国家的主张,指出“以农立国”在现代世界只能是一种愚昧和幻想。这可以看作是对他的“全盘西化论”的深化和发展。20世纪30年代初关于教育现代化和学术独立的争论涉及两个方面:中国还是教育现代化和大学教育的目的。前者可以看作是陈“全盘西化”理论的一个方面,即他的教育应该完全现代化,所谓“中国化的教育”很容易成为教育上的复古运动。后者与1932广州某教育会议提出的建议有关,即“停止开设语法课程或减少数量,同时设立更多的职业学校,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支持者是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和时任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陈坚决反对暂停或减少语法科目。他在《现代大学教育方针的探讨》(发表于广州《民国日报》5月26日,1932)一文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求知,为了学习而学习知识”,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求应用”,“求知不一定是为了应用,而是要应用。随后,争论扩大到《独立评论》等全国性报纸。第二次教育论战的对象是胡适,他在1947《学术独立十年计划》中主张“学术独立”,提出五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十年内由* *指定为一流大学培养。陈反对* * *吸干学术独立,认为“近年有* * *人物鼓吹思想统一,导致党教,为何不挂上学术独立的招牌”,指出华大一直集中在平、津、沪等地,不合理,指责教育部偏袒其他大学,私立大学未必不如国立大学。”国立大学可以政治化。陈的辩论不是一场激情之战、口号之战,辩论中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都有其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全盘西化论”的背后是陈多年潜心研究的东西方文化体系论,其教育方针和理论的提出是其多年教育实践的结晶。因此,他的思想,尤其是关于教育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警醒和指导作用。陈的教育生涯充满了悖论:他坚持不做官,拒绝加入国民党,拒绝出任教育局长、驻外大使、教育部副部长等。,但他的一生是1931年~ 1934和20世纪50年代初(1952-1938)陈不务正业,但为了保证岭南大学的老师们在物价飞涨的时候能按时发工资,他利用开学初的学费买材料入库,需要钱的时候再卖掉。这难道不是一个“商人”的行为吗?真的可以称之为“苦心经营”;陈一生主张“全盘西化”,但却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传统绅士形象。到了晚年,这个爱国、爱乡、不爱吃面包黄油的人被贴上了“洋奴”、“西仔”的标签。这不就是最大的悖论吗?不变的是一种对教育的真诚和热情。“我为教授服务”这句话是一句美丽的话,因为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贯的行动。据端木正回忆,陈当教务长、校长的时候,从来不去教室听教授讲课,也不去检查教学。他说每个教授在发聘书的时候就已经相信他的教学水平了,不能等他教了几年再来考核他。陈说这些话,是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活的档案。他请来的教授们,每个人的学术经验和专长,都能被陈谈得如数家珍。梁教授在一直被称为“疯子和怪人”。在陈认识之前,陈就很熟悉梁的经历。上世纪50年代,梁和陈面对面的时候,梁家因为没有电话,就用陈校长的电话。所以总统亲自来充当电话传呼机,可谓“服务到家”。难怪梁说在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陈寅恪,一个是陈。(陆)人生经历1903年9月1出生于广东海南岛文昌县清澜港腰岛村。他叫许婧,字怀民1907进入一所私立启蒙学校1909,随父赴新加波求学1965438-65438+。文昌县模范小学就读1915—1919,赴新加波就读于颖学校、道南学校、郑阳学校、华侨中学,1919年底返穗。临行前,父亲叮嘱我不要在国内做官,也不要回南阳做生意。1929年,他进入岭南大学附属中学的申请被拒。同年考入上海沪江学院生物系1922。两年后转入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并于7月1925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授予学士学位。8月,坐船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读硕士。1926获得伊利诺伊大学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该校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是《论现代主权》。那一年,我回到广州岭南大学社会学系任教。1929年8月,与广东中山石齐素芬女士结婚,婚后赴法国留学,先后在柏林大学。在基尔大学学习1931年后,回国在岭南大学任教1934 11.05年,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中国文化的出路》一文,在全国引发了激烈的文化大辩论。夏天被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聘为研究教授,次年担任南开经济研究所研究主任。1936年4月在《独立评论》发表《乡村建设运动的未来》,批判梁漱溟等人的“以农立国”思想,引发了一场乡村建设运动的争论。1938年8月,昆明西南联大法商学院最年轻的院长。1944年8月应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在这期间,他遇到了爱因斯坦。在此期间,他回到天津,担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务长兼经济研究部主任兼院长。1947年9月出版《与胡适之先生谈教育》,在中国引发轩然大波。陈寅恪、王力、蒋力夫等著名学者、专家应邀来校。岭南大学解散1952,聘为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教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授,任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政协第二届委员、第一届常委,1962广州暨南大学校长,1967调任天津南开大学副校长。文革中被指“通洋”、“间谍”,16年2月因心肌梗塞在南开大学去世。1979年5月南开大学为他平反举行追悼会,6月广东省政协为他举行骨灰安放仪式。2003年,在陈诞辰100周年之际,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举办了相关纪念活动。截至2011年底,国内外学者对陈人生思想的研究已有大量的论文和著作。以下是近20年出版的传记和学术专著:1,《现代化与西化: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全盘西化的争论》(德):Klaus Birk Rheinland笔会1992 2月,我的父亲陈(更新版)陈3月出版社12 2007年2月。《东方的觉醒》陈传汉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4日,南开大学出版社,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主编,65438年6月+2004年10月5日,国家立场与现代追求,赵立斌生平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5月6日,《文化转型的批判——以陈为个案的历史解读》,田桐著,中华书局,2006年6月5438+2006年2月7日 《从西化到全球化——20世纪前50年西化研究》,张世保著,东方出版社,2004年8月,张世保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9日。 陈文化思想研究刘继林2003年10写天津人民出版社,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优秀教育家,赵2009年65438+2月1写广东人民出版社,《陈传》2010写广东人民出版社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