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2009年8月,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消退,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地区已经开始出现“招工难”。到2010春节,这种现象逐渐蔓延到更多地区,甚至一些内陆省份。今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调查显示,70%的受访企业预计今年招聘将有“困难”或“一定困难”。根据广东省公布的监测信息,广东省就业缺口约为90万人。很多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时“无米之炊”,现在等订单却找不到“厨子”。
对群众来说,“饭碗”是大事。就业领域的种种困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数千万农民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返乡,现在一些地方出现“招工难”。与此同时,许多大学毕业生陷入了找工作的困境。很多人不禁疑惑:我们该如何看待现在的就业形势?
●企业“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
“招工难”现象引起社会热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招工难”说明农民工就业问题已经“扭转”;也有人说,“招工难”只是暂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那么,“招工难”是如何形成的呢?
“招工难”源于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用工需求大幅增加。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从事加工制造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大多以出口为主,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2009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订单大幅下降,经营陷入困境,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世界经济的复苏,许多工厂接到的新订单不断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招工难”源于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创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农业收入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就业机会也大幅增加。如果扣除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实际收入和在沿海地区工作相差不大。所以很多农民工返乡后选择在家乡找工作,创业。
招工难源于东南沿海地区很多企业长期工资低、待遇差,农民工“用脚投票”,主动离开。这些地区很多企业的工人工资十几年不变,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农民工在医疗、养老、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无法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特别是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对就业环境、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有了新的要求,越来越重视自身权益,敢于对条件差的企业说“不”。
招工难源于特定时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企业用工信息和农民工外出务工愿望之间传递渠道不畅,招聘单位和农民工在供需高峰期无法见面。今年由于国际需求,企业用工需求在春节前后激增,农民工通常在家过完元宵节就外出打工,因此在此期间很容易发现“招工难”。
招工难还源于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急需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但大部分农民工缺乏相应的技能,造成“招工难”和就业难。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招工难”现象只表现在部分地区和部分企业,是地方性而非全国性的,是暂时性而非长期性的,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和结构性特征。总的来说,我国就业人口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根据人口结构测算,今后一个时期,每年将有2400多万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但在经济正常增长的条件下,每年只能安排约12万个就业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2010年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增劳动力将达到15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超过630万人。
此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6543.8亿+人,每年约有800万至900万人需要转移;两亿多农民工中还有很多工作不稳定。做好这些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因此,既要看到“招工难”现象对促进企业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资福利、维护农民工权益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招工难”并不意味着当前就业形势有了明显改善。企业“招工难”与求职者找工作难并存,凸显了深层次的就业结构矛盾,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剧。我们应该对解决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和长期性保持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的生计和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妥善解决就业问题尤为重要。中国劳动力人口近8亿,相当于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的总和。特殊的人口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让更多的劳动者就业。
就业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尊严。古人云:“无恒产者,无恒志。”一个人只有从事某种职业或某种工作,通过劳动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得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活。同时,劳动者可以在岗位上施展聪明才智,享受劳动的快乐,体验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成就感,实现有尊严的生活和自身的人生价值。可以说,就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就业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乐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前提。只有人们有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保障,人们才能安心,才能增强归属感和安全感,社会才会稳步发展。充分就业也有利于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的发展也表明,高失业率往往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就业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归根到底是由各行各业不同岗位的劳动者创造的。如果大量劳动者失业,他们是在消费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这必然会削弱经济增长的活力。同时,只有实现充分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才能刺激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为了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近年来,党和政府坚持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不断加大解决就业问题的力度。特别是2008年底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占全年目标的1.22%。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3%,低于4.6%的年度目标。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极其困难的。
今年是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一年,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给就业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数。中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新旧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同时,我们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艰巨任务。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对扩大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目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0%-40%属于灵活就业,部分就业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收入低,也增加了维持稳定就业的难度。
同时,长期存在的劳动力“三遇”状况和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使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一方面,我们长期面临青年就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三会”局面,这在其他国家是从来没有过的;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大量农民工包括青年农民工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技术工人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相当匮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这些也增加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难度。
总之,特殊的国情、复杂的经济形势、突出的就业压力,决定了中国就业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党和政府已经明确,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第一要务,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我们必须下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努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位于四川德阳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今年招聘了6名清华大学毕业生。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说:“我负责招聘已经20多年了。今年,第一次有30多名清华大学毕业生来我们公司求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如今,“草根”、“创业”、“西部”逐渐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热词。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多万,是10年前的5倍多,创历史新高。此外,过去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有700多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在落实和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党和政府及时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促进就业措施,实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行动,全方位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实施“岗位拓展计划”,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的主渠道;实施“创业引领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微担保等一体化运营和服务;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这些政策措施越来越细、越来越实、越来越系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重要保障。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高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形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强大合力。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要落实中央的部署,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把当前就业工作放在首位,加强统筹安排。积极深化户籍、人事、就业制度改革,扫清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性障碍。通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创造更多的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落实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使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蓄水池”。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高校毕业生的引导、管理和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引导和鼓励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降低成本,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对于高校来说,要把促进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空间。要全面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确保就业指导服务在机构、人员、经费上“三到位”,完善就业工作体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创业教育和服务,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变化,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进一步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从人才供给导向向就业需求导向的转变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往往过于注重高学历、工作经验,拒绝女学生求职,故意压低待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用人单位要树立长远眼光和正确的用人观念,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完善用人机制,积极吸纳和储备优秀人才。
对于高校毕业生自身来说,要增强信心,切实提高就业能力。要转变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重职业,轻地域”等正确的择业观念,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知识技能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结合起来。我们要勇于创业,利用自己高水平的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自己创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广阔天地。要练好“内功”,在努力学习,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阅历,积累工作经验。要及时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技能,抓住每一个就业机会。
此外,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跨过就业的“坎”。学生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合理确定就业预期。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西部和基层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营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