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是谁?

感动中国2006候选人——华以伟:华以伟,人民好军医,著名医学专家,北京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擅长普通外科:胃肠、乳腺、甲状腺疾病的外科诊断和治疗。华以伟同志从医56年,始终忠实践行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自觉遵守人民军医行为准则,以精湛的医术救治了众多患者,以高尚的医德温暖了亿万人民的心,谱写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篇章,为医生这一神圣职业树起了道德丰碑,为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增光添彩。他不愧是* * *党员的优秀典型,不愧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胡主席充分肯定了华以伟同志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精辟概括了华以伟同志先进思想的本质内涵和时代价值,要求全军卫生战线深入开展向华以伟同志学习活动。许多人在病房前泪流满面,但在进入病房前,他们忍住悲伤,擦干了眼泪,因为他们知道,华主任在给他们治疗时总是面带微笑的。医生的微笑能让病人感到无所畏惧。这就是爱情的力量。看到他的人总会不自觉地把手放在一起,因为他们相信,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华导演救了很多人的命,上帝会保佑他的。2006年8月12日,华主任病逝于18。他在临终遗言中说:如果我治不好这个病,我死后不想留着我的尸体和骨灰。搞形式主义没有意义。我自愿去做考试解剖,我很满意大家对我的关心。感动印象:不拿一分钱,不犯错误,这种极端的状态是无法达到的,除非有神圣的信仰。他是高超医术和高尚人格的完美结合。他尽力不辜负他一生的托付。获奖感言:一辈子做一件事:对得起病人。知人爱人,医为仁,大医有魂动中国2006年考生——季羡林,东方学大师,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曾就读于济南三河街小学、济南一中、山东大学。1930考入清华大学西方文学系。1935年被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流研究生录取,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托哈里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季先生回国。同年秋,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办东方语言学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65438-0978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南亚研究所所长。65438-0984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历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作品已编入《季羡林文集》,共24卷。季羡林创立了东方语言系,开辟了中国东方研究的学术园地。他是国内外著名的东方学大师。嵇老不仅向中西学习,而且在品德上融合了中外知识分子的优秀传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仁慈与宽容,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坚定的气节与情操;西方人文知识分子的自由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和人格平等的理念,开放创新的意识;这些优秀的传统,都在吉老身上凝聚和融化。所以他在学习上、事业上、贡献上都可以大有作为,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一个榜样。感人印象:智者长生,仁者长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现在的白发先生,他在德国待了十年受尽寒窗之苦,牛棚里满是五味杂陈的回忆,内心充满了良知,写下了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实质,行有格调,贫穷不可动摇,荣辱不惊。颁奖词:学习铸造了地球的景观。他把心投入传说,把心留在东方。感动中国2006候选人——林秀珍的好女儿林秀珍,女,1946出生,河北衡水市枣强县王场乡南陈赞村农民,1971加入中国* * *生产党。30年来,林秀珍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自愿赡养了6位与自己和家人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在精神和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对6位老人付出了子女般的关爱与孝敬。林秀珍学习科学技术和经济学,率先创办个人企业,并把经营企业作为扶贫和贡献社会的基础。多年来,我们教会了8位残疾人玻璃钢、橡胶的生产技术,不仅在自己的企业为他们安排了工作,还帮助他们解决了结婚、治病等诸多生活困难。林秀珍热心农村教育,已投入4万多元帮助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还资助本村及邻村14名贫困家庭儿童进入高校,收养并救治了一名仅40天的患病弃婴。她热心公益事业,积极为村里修路、打井、组建文化娱乐队等公益事业出力。印象深刻:有了30年的爱,一个村的人都会有老有所养,年轻的有强,孤寡的,残疾的有安全感。富人做慈善之事,穷人做圣贤之事,农民做伟人之事。这些农妇移动九州。颁奖词:善良流淌在乡村,她用30年的热情温暖了世界。感动中国2006考生——黄哥的感恩之旅黄哥出生于1988 10.30,7岁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据医学专家介绍,这种病只能活到18岁,而黄哥距离医学界同类患者的最长寿纪录只有两年。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16岁少年,不顾身体已进入倒计时,父亲已踏上“感恩之旅”,对帮助过他的人说谢谢。疾病已经剥夺了黄歌站立或坐着的能力。他的父亲每天都要小心翼翼地把他放在轮椅上,小心翼翼地用绳子“固定”他,确保他不会掉下来。自2003年以来,这对父子走遍了全国,寻找他们从未见过的恩人。因为没钱,父亲带着儿子黄戈骑着三轮摩托车走遍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感谢了当年给他们汇款的30多位恩人。黄哥说:“能坐在父亲的三轮车上,在好心人的门口当面说声谢谢,送上一束鲜花,表达深深的谢意,是我最大的心愿。”这个愿望支撑了他至今。感人的印象: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体验这一幕。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跋山涉水,万里一路。他就像一根被命运丢弃的小蜡烛。当一个善良的人点亮他时,他会快乐地燃烧,隐藏自己的泪水,给人以光明和希望。颁奖词:生命的时候到了,滴答滴答触动着人们的心弦。在人生的道路上,他是一个阳光的男孩。感动中国2006候选人——青岛“微尘”爱心团体“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个普通市民,不留名捐了几次款;后来,它蔓延成一个关怀的群体;后来扩大为关心他人的象征;以灰尘命名的捐款箱和徽章已经进入青岛街头。“灰尘”在印度洋海啸、湖南洪灾、喀什地震、非典期间多次向灾区捐款,多次救助福利院贫困患病儿童和孤儿。大家都觉得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一个有公益的人,不一定有多少钱,但有这样的爱很重要。灰尘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她不求名不求利,只想用自己的方式做好事。同时,大家都希望微尘这个词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标志。在她的激励下,越来越多的人热心公益,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微尘”已成为青岛市一个充满爱心的公益品牌,并于2005年当选“中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获得中华慈善奖。感人印象: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埃,微薄,精细,极小。找不到,而且随处可见。他自以为渺小,却创造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城市的良心。颁奖词:尘埃有心,尘埃有情。尘埃落定,爱情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