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2000字的战争史论文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

说到战争,就不得不提到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前后战争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工业革命前的战争大多是为了钱、土地和奴隶,工业革命后的战争则是为了掠夺资源。之所以会这样,其实和工业革命本身是分不开的。

工业革命的重点是解放生产力。由于生产力提高,所需资源将急剧增加。同样,由于生产力的增强,每个工业国家都出现了一个新的阶级——大资本家。这些人掌握着这个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因此,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他们会鼓励本国政府发动战争,夺取本国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可以这么说。

克洛维茨将战争视为一种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所以,当一个国家所需要的资源无论如何都无法满足的时候,那么战争的爆发就不可避免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敢这么做,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奴隶条约,更重要的是德国大资本家(克虏伯、欧宝、西门子)获得的资源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样,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两个法西斯国家,西班牙和意大利。为什么西班牙可以在盟国和轴心国之间长袖善舞,而意大利却加入了轴心国?要知道,意大利并不是一个可以和英法德相提并论的国家。其工业基础薄弱,国内环境不稳定,证明它不是一个能打现代化全面战争的国家。那么,墨索里尼为什么还要发动战争呢?

意大利参战是极其无奈的。墨索里尼病态地追求罗马帝国的荣耀。他一直想把自己的国家恢复到罗马帝国,于是在36年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虽然赢得了战争,但也让意大利永远脱离了有影响力的国际大国。意大利在36至39年间遭受贸易禁运、关税惩罚和不合理的货船滞留。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于是在39年,意大利为了夺取殖民地和资源,再次进攻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彻底走上了战争的快车道,直到自我毁灭。

同样,在东方,拒绝退出中国的日本法西斯在受到美国石油禁运的威胁后,最终决定进攻珍珠港。日本人需要的是不受美国干涉在亚洲自由行动的权利,而美国坚持九国公约和维持东印度现状迫使日本走上了这条道路——因为它需要资源。

所以总结一下,从工业革命到二战前的战争,本质都是掠夺资源,发展工业,解放自己的生产力。到二战结束,美苏对峙,战争的性质包含了纯粹的、破碎的资源掠夺和一些意识形态对立的成分,但总的来说,战争就是对资源的掠夺。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很简单,两个字——灾难。

战争是一系列通向胜利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