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一种基本的兴趣状态,可以驱使人去行动。看到东西就叫“兴趣”,感受到东西就叫“兴趣”。古往今来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来自于执着的追求,来自于童年时代的兴趣爱好。

第二,兴趣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有强烈的兴趣,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探索和学习,并能产生惊人的毅力和勤奋,从而以献身的精力和无私的精神从事这项活动。可见兴趣的产生对个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过:他不赞成人们说他“努力”学习,因为他在学习中从不觉得“苦”。相反,他体验到无尽的“快乐”。如果学习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肯定会喜欢学习,而且孩子越小,学习兴趣越直接。比如孩子对画画感兴趣,他就会不断“创作”,乐在其中。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所以被人崇拜,用他自己的话说,“只是跟着兴趣做一点科学探索而已。”所以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要达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境界,就像钓鱼一样。如果你给一个孩子一条鱼,他吃了之后会一无所有。如果你给他一张网教他如何钓鱼,钓鱼的过程是枯燥而痛苦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培养孩子对钓鱼的兴趣,让孩子愿意去钓鱼,不用担心鱼用光了!我们把兴趣作为钓鱼的关键,充分说明家长和老师要学会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兴趣成为孩子主动学习、敢于探索的法宝,让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永恒动力。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蔚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就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三、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兴趣一定要针对孩子兴趣的特点,否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那么,孩子兴趣的特点是什么呢?

(一)儿童兴趣的特点

孩子的兴趣是他们情绪的表达,也是学习和练习的动力。孩子对活动的关注取决于他们对学习和实践的兴趣。所以保护孩子的兴趣是为了更好更理性的发展。使用它,任何形式的不尊重、限制或消极态度都不利于保护孩子的兴趣,是极不负责任的。孩子的兴趣直接来源于所处的环境、事物或活动。

1,孩子的兴趣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兴趣会随着实践的推移而改变。不久前还非常有趣的事情现在已经“靠边站”,让位于其他更有趣的事情。

2.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可塑性。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改变孩子的兴趣。

3.孩子的兴趣有一定的广度。孩子的兴趣就像孩子的胃。他们生来就准备接受任何“事物”,只是因为长期受外界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对不同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兴趣。

兴趣是指导孩子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对学习感兴趣,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呢?这里我总结了一些失去学习兴趣的原因。

(二)儿童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在心理门诊,家长经常说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玩不够,但是要求他多做一点题是不够的。怎样才能让孩子像看电视或玩游戏一样对待学习?首先,家长要从小激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孩子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当他们3-5岁的时候。“这是什么?”他们问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电灯为什么会发光?为什么计算器会计算?为什么鸡有两条腿,而小狗有四条腿?等等,孩子遇到什么都会问。父母常常被他们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不耐烦地说自己头疼,不想被孩子没完没了地纠缠,就把孩子交给了电视和视频。其实这些问题只是孩子知识的种子。家长要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一一解释,引导孩子看到“十万个为什么?”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对一些物质现象有感性的认识。如果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家长应该主动告诉孩子原因。不要以为孩子太小不懂事,而是就在他们看似懂的时候,学到了很多知识。心理学家曾建议家长给一岁以下的婴儿读一些儿歌、故事等,对增加脑细胞的信息量有很大作用。所以,家长不要认为孩子不懂事。其实他们的大脑非常活跃,我们不能忽视从小对他们的教育。

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对孩子的学习热情起着很大的作用。有一次,一位家长让自己2岁半的孩子学画画,初衷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一个大黑疙瘩时,不禁说孩子“好笨!什么事?”还有一位家长看到孩子作文中不恰当的比喻,就讽刺孩子。在我看来,这种态度严重破坏了孩子的求知欲,挫伤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家长,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这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孩子会因为学习困难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孩子遇到问题后,家长找他们谈了几次,还是不理解。家长经常失去耐心和信心,说孩子粗心,没救了。严重时甚至对孩子发火,甚至打骂,形成恶性循环,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兴趣。这对孩子的学习兴趣造成了严重的打击,更糟糕的是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

(三)如何有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1,从孩子自身出发,促进孩子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持久的兴趣。

要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兴趣的根源,每一个兴趣的产生都是因为孩子对某样东西的好奇,促使他们去实践和探索。如果爱迪生没有对苹果落地感到好奇,他就不会有大引力。孩子在生活中会有很多惊人的发现,比如发现蜗牛的触角可以自由伸展,有些树的树干上会长出“肿瘤”。不管这些发现有没有价值,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都充满了好奇和愉悦,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这时候老师要抓住机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热情地鼓励、启发、引导。这样就培养了孩子的好奇心,兴趣自然就生了。如果孩子学了一首歌,回答了一个很精彩的问题,这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每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会让孩子感到快乐,从而转移到学习活动中,增强他对学习活动的兴趣。

这些都充分说明,家长和老师要学会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让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特别主动、敢于探索的法宝,让兴趣成为孩子学习的永恒动力。

2.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孩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因为幼儿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到感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用欢快愉悦的情绪、生动活泼的语言、对所教内容的热爱来感染和影响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孩子学习“一家人的蔬菜”这一活动时,老师要用充满感情的语气大声朗读,把孩子引入诗的意境中。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孩子描述蔬菜的各种形状特征。使孩子形成对蔬菜的正确认识,加深对蔬菜的理解,激发他们热爱蔬菜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有效的教育效果。

3、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不脱离孩子的实际。

因为孩子还小,知识经验少,知识面窄,培养孩子学习兴趣首先要考虑的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因为身心发育不成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差。所以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孩子在知识范围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就像幼儿园教育活动一样

内容要遵循“贴近儿童生活选择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的原则。比如你给孩子讲故事,比如《小猫的故事》《小狗的故事》《大灰狼的故事》。他们很感兴趣,也很爱听,可以从故事中学习知识,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甚至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老师来回答。如果你给他们讲一些成人故事。他们会因为不了解而不感兴趣。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思维方式不同,所以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2 3岁的孩子思维比较简单,喜欢听重复的故事。有些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也愿意听一遍又一遍,甚至要求你重复前面的故事。5-6岁孩子的思维比2-3岁孩子复杂得多。他们的思维模式从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不喜欢听重复的故事,而更喜欢听情节复杂的、从未听过的故事。如果你一直讲重复简单的故事,他们会很不耐烦,没兴趣。所以在选材上,老师要考虑的更全面一些,从孩子兴趣的角度出发。

3.幼儿园环境的创造

在环境的刺激下,孩子会对事物产生兴趣,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倾向于结合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事物。设置问题情景,形成幼儿的认知冲突,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教师作为环境的创造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观察和倾听,从幼儿的活动中获取“教学”的信息,结合环境的调整或变化,引导幼儿的兴趣从好奇走向研究。比如,在创设活动区时,教师要尽量寻找孩子感兴趣的、能激发孩子兴趣的活动,如小班的玩偶之家、大班的科学探索区等,并帮助提供丰富的活动素材,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4.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批评。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有的家长保持沉默“这么简单就是会玩而已”。他们恨铁不成钢,不知道好钢已经在批判中钝化了。久而久之,孩子总觉得自己很差,总犯错,对学习感到压抑,所以讨厌学习。如果孩子真的错了,当然也要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批评他,让他明白道理。

其次,让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大人要尽可能让孩子掌握知识,让孩子从头学起,既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又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优秀家长的经验也证明,学习目的的教育要与孩子的思想和实际相联系,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生动、富有感染力的事例,将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一些孩子正在学习跳舞。她不喜欢基本的舞蹈练习,也不能忍受痛苦,但她对学习舞蹈和参加各种演出的结果感兴趣。这种兴趣可以鼓励孩子从事基本的舞蹈练习活动。因此,家长不仅要充分利用孩子的直接兴趣,激发孩子努力学习,还要通过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孩子的间接兴趣。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认识到兴趣在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兴趣描述为“能量的调节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蔚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就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另外,要积极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不能,可以告诉他先找出来再告诉他,但是到了要做的时候,一定不能敷衍了事。如果父母骗了他,他以后就不会问孩子不懂的问题,这样会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对学习的兴趣会渐渐淡去。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结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聪明绝顶的孩子。教师要学会把握孩子兴趣的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初始兴趣,让兴趣在个人成长中发挥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