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诗歌字面意义的阐释
作为学者散文,钱钟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袁《战时三士散文:梁实秋、钱钟书、王》等(北方社科199801)认为,士散文主要不是用来表现的,而是用来表现的。学者散文主要是以理服人,以知识启迪人。第二个主要特点是逻辑性强。它依靠分析、判断、推理、论证来达到说服人、启发人的目的。之所以不是论文而是杂文,是因为它的推理不是枯燥的三段论,而是艺术的谈笑。所以学者散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幽默风趣,甚至充满情趣,让人捧腹大笑,甚至开怀大笑。学者散文经常自称或被称为散文,正是因为它的幽默。这种幽默是知者的幽默,知者的机智,品味更高雅,没有这种媚俗。以上三个特点是学者散文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它区别于一般散文的根本所在。
傅德民的《世纪之交:中国散文的风景》(当代文坛199704)说,学者散文知识丰富,学识渊博,写作技巧高超。这类散文融历史、哲学、音乐、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于一炉,但不是“出书袋”,而是将典故融于文采之中,文采横溢,深邃凝重,文化意识厚重,历史感深刻。而学者散文也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也就是说,要用现代的眼光、现代的观念、现代的意识去追溯历史文化的足迹,思考当下,从而提出警示人们的观点。
如果用以上观点来评论钱钟书的《谈中国的诗》,是最恰当的。可以说,钱的散文非常符合以上每一条。对于这样的特点,我们为他总结了“通”字。首先是连接过去和现在。二是连接中外。三是通论。
(1)连接古今。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钱钟书的视野是非常广阔的。钱钟书知道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知道中国诗人成长的特点,知道中国诗歌的本质特征,知道中国人心目中的诗是什么,知道中国诗人是如何写诗的,这充分显示了一个大学者的文化素养。
比如关于诗史,钱钟书的观点就和别人不一样。他认为中国没有史诗,戏剧诗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才产生。纯抒情诗的本质和高峰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诗歌中。对于这样的结论,如果你对中国的诗歌不太熟悉,是不可能的。
钱钟书在谈及中国诗歌的深意时,引用了“无声胜有声”、“懂无声弦指妙”、“有真意在其中,想分辨时已忘了说了什么”、“淡然说来,独留齐奏”和“她多美,开珍珠窗扉,坐在皱眉;你现在可以看到她脸颊上明亮的泪水,但不是她深爱的人”,“当我问你的学生,在一棵松树下,“我的老师,”他回答说,“去草药”,但对山的哪个角落,我怎么能告诉,通过所有这些云?”和其他语言(16中的前后引文)来证明。
在谈到中国诗歌的表达方式时,钱钟书也挥了挥手,“壮士皆亡,其余自在”;“今日亭中何处有帝,门槛外长江自由流”;“今年花的颜色变了,明年谁开”;“来玩月亮的人在哪里?景色依稀如去年”;“春天走了,人在哪里?人往哪里走,春天就在哪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2)访问中国和外国。
在中国现代学者中,钱钟书对中西文化的了解最为透彻。有人称之为文化昆仑,恐怕就是这个原因。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驾驭了国内外所有的文史资料。我们只举外国文史资料为例:
1)一个有文学良知和鉴别力的人...他会记得诗人布莱克的一句妙语:“做介绍的是傻子”(英语一次)
2)他无法对整个中国诗歌尽职尽责,因为他无法“超越意象而得于环”,有一种崇高的看法。(拉丁语一次)
3)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的“史诗胸怀”。(一次)
4)梵文《百喻经》说,一个印度傻子想住三层楼,下面不许建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结构往往是空中楼阁。(打印一次)
5)在你们国家,坡主张诗越短越好。(曾经的美好)
6)中国的长诗与西方的中篇小说相比,在韵脚上只是一个轻盈的风筝剪子。(英语一次)
7)外国短诗贵在犀利精辟。中国诗人想让你从简单中看到无限。(英语一次)
8)用最精确、最确定的形式梳理出不能出名、难以相聚的境界,这恰恰符合韦兰诗歌理论的条件。(一次)
9)西方中世纪的拉丁诗歌中有一个“何处是”的公式来哀叹死亡不宽恕人。英、法、德、意、俄、捷的诗都用过这个公式,最精彩的是荣卫的《古美之歌》(英、法、德、意、俄、捷各一次)。
10)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的公爵可能会说。(英语一次)
11)中国诗人,他们都像拜伦的《希腊的悲哀》一样问。(英语一次)
12)西方诗歌的音调就像管弦乐合奏,而中国诗歌的音调比较单薄,只演奏簧片。(英语一次)
13)法语的诗音没有英语和德语的诗音强烈,而英语和德语的诗音比拉丁语的诗音更重更轻。我们最狂野的疯狂歌曲比你的更温柔;中国诗人是疯狂的,但他们有凌风的不朽意义。你的诗人疯了!中国的诗不是你们国家惠特曼所谓的“狂吠”,而是文明人的话语,是对话,而不是演讲,有着良心般宁静而单薄的声音。(一次在英国,一次在德国,一次在法国,一次在美国)
14)中国社会诗多,宗教诗少。仅此而已。(拉丁语一次)
15)然而,自罗马贺拉斯讽刺训练集第二卷第六首诗开始,与中国田园诗同类型的作品在西方诗歌中脱颖而出。(意思是一次)
16)我试比较两首很常见的外国诗。第一个是《格雷在墓地的哀悼》中的两节。(英语一次)
17)第二首是歌德的《流浪者夜曲》。(德艺)
18)说中国诗歌的静谧让他想起了韦兰德的风格。(英语一次)
19)贵国爱伦坡产生的纯诗,在我们的诗中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曾经的美好)
20)希腊神秘主义者早就说过,人生无非是有个家,出门回家。(希望一次)
从这些语录中,我们不难理解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钱钟书。
(3)一般理论。
所谓通论,是指钱钟书对所涉及的比较文学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能够通过浅显的语言向读者(听众)传达深刻的问题,从而达到雅俗兼容,雅而不雅,俗而不庸。而且他阐述的每一个道理都是有根有据的。全文想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诗歌的特点。他不会生硬地提出几个干巴巴的理论,而是深入浅出地解释它们,使用所有可能的类比(诗歌、绘画、音乐、故事、传说和寓言等等。)向读者介绍他的论述。比如开篇就告诉读者,评价一个诗人或一个国家的诗歌,必须用比较的、相关的观点,这是有道理的。而且要有一个严肃的科学家一样的精神,避免泛泛而谈之类的高帽子和空话。为了探讨这个道理,钱钟书做了一个古今中外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诗有所谓‘西方’的品质,西方的诗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它在我们的孩子身上是支离破碎的,弱小的,在你们那里却发展得清晰而圆满。反之亦然。”这个结论既合理又慎重。论版面的写法,谈中国的诗也是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网,兼容中外,兼顾古今,处处匠心,令读者回味无穷。
比如回答“对中国的诗歌总体印象如何?”钱钟书巧妙地为这个问题设置了一个陷阱。他告诉我们问这样的问题是不合适的。只有站在崇高的角度,比较中外诗歌,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告诉读者这种方法是比较文学的方法。全文只有寥寥数语,却把作者的根本观点和原则讲得清清楚楚。下面几乎每一个讨论都包含了比较和综合。
比如《中国诗歌发展史》就是伏尔泰领衔的。然而,又与之不同。
谈到中国诗歌的长度,是爱伦·坡争论的。本文既指出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和原因,又指出了中国诗歌的特殊之处:短诗可有远意,收缩不妨碍延伸,仿佛要看得更远,各眉蹙额。中国诗人想让你从“容易完成”中看到无限。
当谈到中国诗歌的押韵和特殊表达时,我们可以从外国诗人如韦兰、济慈、荣卫、莎士比亚和拜伦那里看到他们的相似之处。
而它的结局更是意义深远。如上所述,中国诗歌的相关问题已经说明。结论应该在最后下,但作者暗示中国的诗只是中国的诗。好是自然的,但要看不同的人。对它了解的越深,它的优势就越突出。另一方面,如果你不打算理解它,那么它是光明正大的。就像人们对待狮子狗一样。无独有偶,作者在这里也向那些居心不良、无知的人暗示。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回到诗本身。如果你不相信这一点,让哈巴狗咬你。让“这个西方填中国,中国算西方的小畜生,把牙齿磨尖,咬那些讲中西文化的人”。最重要的是,只有把中国的诗歌放在比较的尺度上,才能得出公正的结论。这就把我们带回了文章的开头。
有人指出,钱钟书的“语录虽多,却没有使人感受到亚里士多德称之为优美散文的头、腹、尾一口气连为一体的生命感。这个的真正含义,在我看来,无非两个。一是钱钟书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作文的'家风',二是钱钟书有着极高的语言敏感度,所以引用的诗句一般都是耳熟能详、独具匠心的美句,再加上作者自己的备注,引语和论据相得益彰。”(胡鹤卿《论钱钟书文章的美发》和《中国自学》91/02)这个说法很有道理。钱钟书的语言之美是不争的事实。这篇文章也不例外。本来是一篇理论性很强的演讲,但是经过作者的一些巧妙安排,就丰富多彩了。这一特征的构成来源于钱的比喻。
例如,为了表明批评家应该严肃对待他们评论的对象,作者写道,“有文学良知和鉴别力的人,像严肃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泛而谈之类的高帽子和空话。”仅“文学良知与辨别力”和“像一个严肃的科学家”就足以说明作者观点的重要性。
为了说明中国诗歌的发展规律,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做了相应的比喻。比如中国的绘画,客观人像的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但已经有了像“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这样的“纯绘画”的风格。可以说是一个启示。对于这种超常的发展状态,钱钟书妙喻百喻解决了大问题。
为了说明中国的诗的短,作者用了一句西方的短语“轻鸢斩掠”。这个比喻用得轻巧自如。
“如果鞋形成脚,脚也形成鞋;诗体可能是诗心的产物,符合诗心的需要。与西方诗人相比,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和两寸象牙方的雕塑家。但是,一首短诗可以有一种遥远的意味,收缩不妨碍延伸,仿佛我们要看得更远,每一条眉毛都在蹙。”这个比喻更深刻。比起“中国的诗歌为了表达的需要而选择了它的诗体,而这种诗体无疑又与其表达密切相关”,更为形象,不言而喻。
还有人把中国诗歌的“比例”比作“蜘蛛网之于铁丝网”,“只有芦笛在吹”。把中国的野诗比作“文明人的话,而且是对话,而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那样安静而单薄——但所有有良心的人都能听到”,这很吸引人。
另外,比如“让哈巴狗磨利牙齿,咬那些讲中西文化的人。”“不要轻信我们十大特色的商业广告”。“我们所有的情感、智力和意志追求或尝试都只不过是灵魂的乡愁。我们想找一个人,一件事,一个位置,让自己的身心在这个广阔荒凉的世界里有一个家,仿佛病人上床了,浪子回家了。出去旅游的目的是为了回家,不然也不用记住旅途的印象。”“学习我们的诗歌,一定会让你对自己的诗歌有更高的认识,就像你在中国的停留,可以增加你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你会觉得你甜蜜的故乡因为远征而变甜了”,等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仔细阅读。
本文开头取大意,卒章显精神,中间布局一致,形成一个整体。
1.第一段出自《对中国诗歌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到“这个位置就是比较文学”。说明作者对诗歌的根本立场。
作者认为,在评论中国的诗歌时,有必要对诗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用具体的事实作为证据。而且必须在相对比较的前提下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必须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绝不会有这个问题。他看得出来,他不能这样一概而论。他想把每一位诗人的特别的、独特的美一一区分出来。”在作者看来,用一两句话来评判一个中国诗人,不一定恰当。他必须“像一个严肃的科学家一样,避免高帽子和泛泛而谈之类的空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拥有文学良知和对文学作品的评判能力。另一方面,如果你不能“超越形象,在擂台上得之”,不能有“居高临下的观点”,那么结论就未必恰当。
2.这段话是从“根据几位文学史家的意见”到“中国的艺术思想结构……流毒无穷,高明无穷”。本文从整体上论述了中国诗歌的一般发展特点和规律。
按照一般的说法,诗歌的发展是按史诗-戏剧诗-抒情诗的顺序进行的,但笔者认为中国诗歌的发展特点恰恰相反,是按抒情诗-戏剧诗-史诗的顺序进行的:“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的“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产生。纯抒情诗的本质和高峰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的诗歌中。所以中国的诗是早熟的。”以及“早熟的代价就是早衰。”所以“中国的诗一夜之间达到最高境界,然后就没有变化了”。其总体特征是“中国的艺术思想结构往往是空中楼阁”。
3.这段话从“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到“我在别处也详细解释过,贵国对爱伦·坡的爱所产生的纯粹的诗,在我们的诗中已经存在了几千年”。本文着重探讨中国诗歌的特点。
(1)(从“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长度越短越好”到“中国诗人要你从《易经》看到“无限”)这段话从诗的长度论述:中国诗歌的特点是短,其形成的原因是节奏的要求。
根据爱伦坡的说法,“最长的诗读起来不会超过半分钟”。钱钟书支持艾的观点,但他只是针对外国诗。中国的诗歌在这方面的特点更加突出:中国的诗歌就像“文学鉴赏中的闪电战”,平均只有两三分钟。与西方的中篇小说相比,中国的长诗在韵脚上只是一个轻盈的风筝剪子。原因是“禁止一首诗中一个字押韵两次,限制了中国诗歌的篇幅”。
(2)(《一个中国诗人说》到《泪与叹息的沉默》)这段论述了中国诗歌的韵美,充满了暗示。
在讨论中国诗歌长短的基础上,作者换了一支笔,提出了中国诗歌短小精悍的话题。作者指出,外国诗人对诗歌的看法与中国诗人完全相同。外国人说“模糊与准确挂钩”,中国人说“话不尽”,“难写的风景就在眼前;说有说不完的意思也是一样的。而它们都恰恰具有“中国诗歌的特点,被一般西方读者认为:充满暗示”。它显示了“无声胜有声”和“理解无声弦的奥秘”的优越性。甚至达到“有道理在里面,我已经忘了我想说什么”“离开了单一的齐奏对我说的话无动于衷”的境界,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3)(从“西方读者也认为中国诗歌笔法弱”到“纯诗,几千年前我们的诗歌中就有”)这段话具体对比讨论了中国诗歌的风格:“中国诗歌笔法弱,文字和谐”;“比例”“低于西方诗歌”;“中国诗的调子比较单薄,只吹芦笛”(西方诗的调子像管弦乐合奏)。原因是“与语言的本质有关”。而且和中国人的气质追求有关:“中国古代诗人向来视大喊大叫为低人一等”。“中国的诗...都是文明人的话,而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是安静而单薄的”。而这在中国和西方似乎都差不多。“中国的诗和西方的诗在内容上差别不大”,如果说有什么差别,那就是“中国的社会诗很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仅此而已”。
(4)(这段话是从“那么,你说说中国的诗……”到“研究我们的诗会让你的家乡……因为远征而感到甜蜜”)关于中国诗歌的整体特征。也启示人们,诗歌一定要根据国家的文化基础来讨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科学。作者赞同美国人的观点“中国的诗没有什么特别的‘中国’”。如果要说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中国的诗只是诗,而且应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全面的宏观观点,而不是片面的观点。不要相信也不要夸大,要保持诗歌的本真。只有找到诗歌的本质,才能更清楚地理解诗歌的意义。也暗示了作者喜欢中国诗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