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敬畏与无畏的辩证关系

敬畏与无畏的辩证关系论述如下:

古往今来,看似有大无畏精神的人,都被冠上了英雄的桂冠。荆轲独刺秦,引兵斗窦,独赴宴。据此,有人提出人要无所畏惧,要有“人不杀生,佛不杀生”的气魄。而且我觉得大胆是好事,但是我们心里还是应该有一点点恐惧。

所谓怕,就是不谨慎胆小。这种敬畏应该是冷静谨慎的,而如果你是泰山的责任人,这种敬畏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敬畏,一种对外界的人和事发自内心的尊重。人们说:无知无畏。过度的无畏其实来源于无知。如果你能感觉到却依然无所畏惧,那么它的本质就是无知。

人应该敬畏自然。自然界有太多的精华被人类吸收,有太多的哲理需要探索和探究。“黑鸟反哺”、“春去秋来”、“出水”,自然像一个胸怀宽广的老人。

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导师,这种天性难道不值得我们敬畏吗?因为这种恐惧,我们才有了保护自然和节约资源的国策,“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思想建设。

更多详情如下:

有一个高中生。老师为了培养他的数学素养,每天给他出两道难题,他却在这一天写了三道。那个高中生很奇怪,以为老师加大了训练强度,就一个接一个的做了。

前两个问题一个小时就做完了,第三个完全没概念。那个高中生很羞愧,但他在黎明时做了。第二天交给老师,老师很惊讶,因为高中生第三题是哥德巴赫猜想第二题,这个高中生是高斯。

如果高斯知道这是一个世界难题,无数数学家被它打败,他还能做吗?很难说,但正是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成就了高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