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浙江出口产品结构大纲及对策
关键词:出口商品;结构;外国直接投资
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
1.1的贸易结构低端,高科技产品少,附加值低。
(1)高技术产品在产成品中的比重仍在低水平增加。
如表1所示,从2000年到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占制成品出口的比重从14.1%上升到30.6%,提高了16.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比重稳步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外贸商品结构升级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但与同期世界高技术产品出口47%(美国为56%)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世界范围来看,2006年世界贸易额(以出口额计)为6543.8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为654.38+0.421.9万亿美元,占世界出口额的654.38+03.76%。然而,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7》的统计,2006年,全球高技术产品出口市场份额为6543.8+042.06亿美元(如图654.38+0),美国占37%,欧洲27%,日本654.38+08%,韩国4%,中国仅3%。可见,在中国的高出口份额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是很少的。此外,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电子产品等少数类别。出口产品中高科技成分发展缓慢,严重阻碍了中国贸易强国的进程。
(2)制成品出口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从产业内贸易来看,我国出口商品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是典型的体现基于生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的产业间贸易。这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产业间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诸多不利影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只是转化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产品附加值并没有明显提高。整体出口商品在国际分工中地位较低,处于产业链低端。导致产品利润率不高,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容易受到国际汇率等成本因素变化的影响,难以营造稳定的出口发展环境。1.2严重依赖外资,抗风险能力不强。
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其出口贸易的增长严重依赖于外商投资企业。近10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然而,由于中国缺乏知识产权和大部分核心技术,中国外资企业的大量出口给中国带来的只是工人的报酬加上一些原材料费用,留下的是环境污染。中国获得的实际贸易利益或收益非常有限。外商投资企业将国际产业链中的加工组装环节移至中国,充分利用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通过控制原材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来谋求更大的利润。加工贸易具有“两头在外、大进口、大出口”的特点,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大部分是由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创造的。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增加了对出口和进口的依赖。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外资的过度依赖降低了中国的抗风险能力。在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许多外国投资者无法自保,纷纷撤资减产,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1.3发展悖论凸显:出口结构升级合理化矛盾突出。
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H-O的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的商品,从而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实现国家间的帕累托最优,实现整体福利最大化。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大量城市劳动力的涌现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资源的禀赋使得中国似乎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能获得比较利益,又能解决社会严峻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向虽然可以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但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从长远来看,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动态的比较优势,即竞争优势。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创新机制,不断创造的要素(即促进要素)比静态要素更持久,其优势会随着知识的积累而增加。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来自于这种不断创造的要素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新材料和能源可供使用,初级要素(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等)的相对重要性降低。)将进一步降低,动态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加强。而中国现在所依赖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多是基于初级要素的大量使用,缺乏长期竞争力。按照这种思路,中国似乎应该发展更多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2.优化中国出口结构的途径和对策
2.1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增加R&D投资,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只有有了坚实的科技基础,才能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的结构调整,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首先要努力扩大高科技、高附加值机电产品的出口。机电产品是近年来我国最具竞争力和潜力的出口商品,是我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机电企业紧跟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上形成我国机电产品的技术特色和科技优势。同时,加快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结合,实现科工贸一体化,促进机电产品高技术产业化。在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后,更多的机电产品将以更高的技术水平推向国际市场,最终实现高技术、高科技资本密集型商品在出口贸易份额中的领先地位。
2.2抓住人民币升值机遇,提升出口结构水平。
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缓慢升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抑制低附加值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鼓励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实现了出口结构升级。诚然,这将对目前中国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如果中国的出口商利用好这次汇率调整的机会和国家创造的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及时提高产品的质量管理、品牌管理和技术含量,仍然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能够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平衡国际收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制成品出口贸易结构。
2.3引进外资应伴随着合理对待外资。
首先,在未来引进外资的过程中,要提高FDI的质量,鼓励外商增加对技术研发的直接投资,加强内资企业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加强与跨国公司在新技术和管理理念方面的交流,从而带来更多的溢出效应,逐步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环境中处于分工低端的地位。其次,一方面,鼓励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建立分包商或供应商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它们之间的前向后向关系,实现跨国公司对国内企业的人员培训和技术转移;另一方面,组建国内企业集团,集中国内产业优势、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各类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鼓励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进行多方面竞争,促使其提高在华投资的技术含量。再次,可以通过吸引外资的创新,引导外商投资于有利于出口结构优化的产业,限制外商直接投资向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大力引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外商直接投资,真正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本质优化。最后,从思路上应该明确,增强我们的出口竞争力才是利用外资改善我国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但过度依赖外资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因此,中国在利用外资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利用外资发展主导产业,提高出口竞争力,才是改善中国出口结构的真正目的。
2.4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手段,加强对出口商品的宏观调控。
(1)财税政策协调。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对各种商品的出口实行退税政策。在这种优惠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很多企业把国家退税当成正常利润,不考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这种“平均主义”的呵护下,一方面外贸企业往往缺乏成本收益约束,另一方面国家产业政策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因此,出口退税的调整势在必行。2005年至2008年,财政部对我国出口退税率进行了五次调整。调整的大方向是降低和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同时适当降低纺织品等容易引发贸易摩擦的出口退税率。出口结构的改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力度还是不够,我国目前的出口退税率还是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应根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标准:对原材料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降低出口退税率;这样可以严格控制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盲目出口,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出口商品实行较高的出口退税率;此外,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减免其出口产品的所得税,降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成本,扩大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2)金融政策的协调。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对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往往受到一些经济因素(如竞争国的补贴)和非经济因素(经济主体对政治风险的预期和规避)的扭曲。因此,许多具有潜在出口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手段,并因市场不完全等因素而无法获得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了体现国家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宏观调控能力,需要运用金融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度调整。例如,为了鼓励一种工业产品的出口,我们可以采用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设立各种专项研究基金和完善保障体系等金融工具。鼓励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和优惠待遇,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