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蚕、丝织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考古发现表明,春秋战国时期蚕桑、丝织的发展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普遍。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的蜀、楚、吴越国也有养蚕和丝织业。
到秦汉时期,全国各地蚕桑、丝织进一步发展,相继形成了齐鲁地区、河南地区、楚国故地、成都平原等几大丝绸产区。
魏晋以来,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带动了桑树种植面积的扩大。东晋末年,平洲刺史慕容要求朝廷种桑,于是开始在辽河流域种桑。北魏时期,桑树林分布在银川平原的延水河谷和黄河沙洲。延水,即后来的洋河,是桑干河上游的两条支流之一,属于海河流域。
东汉以后,种桑不仅养蚕,还解决了饥饿问题。东汉末年,曹操、袁绍、刘备都以桑葚为军粮,但以养蚕为主。比如河北大量种植桑树,丝绸业也很发达。
唐代丝绸制品的主要产地是河北、河南、江南和剑南。总的来说是淮河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和江苏、安徽一带。此外,定州主要产丝,越州临城主要产丝。扬州以锦袍、棉被为贡品,而越州则以生产斜纹、纱等丝织品而闻名。
唐代后期南方丝织业的逐渐兴起,与北方先进技术向南方传播有关。先秦时期就已发展养蚕业的关中、河东地区,自唐以后逐渐衰落。宋代以后,长江流域养蚕业逐渐兴起。北方的河北、山东仍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河北、河南、山东的蚕桑业仍很发达。但就整个黄河流域而言,不如长江流域,原因是多方面的。
到了元朝,黄河流域的缫丝业和织布业已经分了,大部分农民仅限于养蚕和缫丝。据元初大寺农部编纂的综合农书《农桑提要》和《元末农书》记载,元代南方蚕桑种植的饲养栽培技术比北方先进,所产蚕丝质量也高。
到了明朝,明朝洪武年间,朝廷规定黄河流域几省的夏税帛数为* * * 74000匹,比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21.4万匹少了很多,这反映了元末北方蚕桑、丝织业的衰落。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中国蚕桑、丝织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东南地区。种桑养蚕几乎是所有农民的副业。浙江湖州的蚕桑业是全国第一。各地商人来湖州收购丝绸,利润丰厚,甚至养蚕也是当地农村的主要现象。在以苏州、杭州、嘉兴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城市居民都熟悉机器工业,出现了一批以丝织为主的集镇。如吴江震泽、盛泽、桐乡濮院。成都蜀锦在长江上游的地位逐渐被下游的产品取代。
明清时期,黄河流域丝绸业的整体水平不如长江流域,但也有一些著名的产区。比如山西六安府生产的陆丝,在海南很有名。其他如河北饶阳的饶丝、关中的秦缎、河南的边丝、边丝等,一时间名声大噪。
明清及以后,正是植棉、织棉的兴起,对蚕桑、丝织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为棉花与养蚕相比,“有不劳而获的效果”,有些丝绵是用棉花代替的,有些丝绸制品是用棉布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