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为知识付费?
什么是有价值的知识?
这里先介绍一个概念:知识的来源。
我去过西藏,离长江源头很近。很难想象在上海看到的浩浩荡荡的长江的源头是如此的狭窄,仿佛我躺着就能阻止水流。
就像一条河流的源头,知识的源头是知识起源和刚刚被创造的地方。
这里的知识集中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本概念。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夹杂的杂质也越多。当一段知识掺杂了太多的杂质,恐怕只能混成鸡汤。
从知识的来源出发,我们可以把知识分为:一、二、三、四手知识。
第一手知识是一些正在被研究、思考和验证的新鲜思维。可能在这些科研人员的脑子里,笔记本里,却是新鲜的,热的。
二手知识是含金量高、报道忠实的信息,比如维基百科和一些关于底层逻辑的书籍,比如《国富论》。还有一些相对中立的行业调查报告;还有经过系统整理的各行业优质教材和认证培训。
三手知识是畅销书,这些文字被改成了大众容易理解和传播的文字。但是因为需要低认知资源来理解,所以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和故事,也加入了一些不准确的概念。
你经常看到四手知识。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大部分人根据个人经历写了很多鸡汤,加了太多个人故事(我是怎么一小时赚到200万的?)或者感情因素(理解这是中国人)。提出一个观点,却灌输无数强烈的鸡精。
(摘自:古典超个人)
只有知道了知识的来源,学会分辨一、二、三、四手知识,才能更好的分辨哪些知识是有价值的。
一般来说,以下内容是好知识的概率较高:
第一手研究论文、行业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名校教材,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第一手资料推荐,维基百科;
讲述底层逻辑、思维质量高、略难理解的书籍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及行业大牛推荐的书豆列表。
当你发现有价值的知识时,如何更高效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要学的知识太多了。
而那些大牛们,比如吴伯凡先生(博凡日之录的作者,下一栏),在做“冬武相对论”的时候,连个稿子都没有。他一坐下就出声了——这些神似乎总是在读很多书,讲一些你根本不懂的概念。
也是24小时。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经常有人问我——你每天花多少时间看书?
其实这不是时间管理的问题,而是认知效率的问题。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又在玩,而不是在学习?只要你学习,无论你多慢,读什么书,大人都不会打扰你。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一种观念,认为学习永远是对的。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在知识匮乏,非终身学习的时代,学肯定比不学好。但是呢?在当今知识爆炸、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是学不学的问题,而是认知效率的问题。
同样的认知资源投入,会有完全不同的回报,这就是认知效率的差异。认知效率低的人做的是低级的勤奋。牛人真正的秘诀是在最本质的资源上用高出很多倍的认知资源去学习,所以认知效率是你的很多倍。
什么时候新知识最有效?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在有三个前提条件时最有效率,这三个前提条件是目标导向和即时反馈。简单来说。解决当前的问题,学习有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是最有效的。
12在国内学不好口语,但是留学3个月可以简单交流。这是因为你在国外交流只需要有个练习的地方,外国人对你的发音和口音都很包容,难度适中。这时候如果三个条件都满足了,效率就高,学习就快。
另一方面,你也能理解为什么刷管理者必读的xx本书的书单对你来说意义不大。这些认知资源目的性不强,缺乏实践环境,难度不一。
那些标题党的微信文章,比如“我错过了一亿没看这篇文章”,甚至凭空制造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回想一下——即使你真的遇到了让你获得十亿美元的方法,这是你目前的问题吗?这是你现在的水平吗?这是你学了以后能用的东西吗?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会学会少读一些有很大效用的书——从遇到的问题出发,从我能实践的领域中寻找合适的认知材料。
这样读书就会少很多,基本解决了知识太多的问题。
最后回到正题,为什么我愿意为自己不懂的知识买单?
因为,付钱就是捡便宜!
在知识和信息付费的时代,如果能用钱得到的东西,是找到有价值的东西最好也是最简单的方法。
李笑来老师在《财富自由之路》中提出了一个概念:注意力>时间>金钱。
然后用钱买别人的时间给自己省时间,再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做成长和积累的事情才划算。事情不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