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体育教学论文

幼儿园教师如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

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幼儿园的体育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分析了一些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误区建议

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了这一点。幼儿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旺盛。从医学角度来说,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达到最高点。体育在教育领域和儿童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它是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根据儿童身体发育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出来的人体的内在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身体因素,加强自身的薄弱环节,主动锻炼,使自己从强健的体魄发展到良好的体魄。然而,日常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目标落实不够,形式繁琐。

有的老师单纯追求表面的新奇刺激,重视形式上的翻新,重视乐器使用上的独特。这个问题在公共教学和活动评价中尤为突出。有的老师一段时间都在玩一个东西。你玩鞋盒,我就玩纸板,轮胎,滑板。不管那一件事是否适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都是有利于“增强孩子体质”的,所以往往会出现内容东拼西凑,器材“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建议:坚持教学活动的目标。

《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体育教育要“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因此,必须构建以发展儿童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使教师正确认识基本动作练习与身体素质训练的关系,把技能练习作为一种方式和途径。比如我们让孩子交替练习走路和跑步,目的是培养孩子下肢的力量素质,坚持到底的耐力素质和平衡协调的调节素质。我们让孩子学习跳绳的技巧,是为了培养孩子上下肢的力量和耐力,也是培养孩子协调性和速度控制的有效方法。

误区二:只重视基础动作练习,忽视素质训练。

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把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往往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甩肩活动中,老师往往注重如何教会孩子甩肩的方法,而很少注意发展孩子手臂肌肉力量和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培养孩子良好的投掷时的视觉能力等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窄脚动作和手臂角度的技能训练,使体育教学陷入了技能训练的误区。

建议:通过体育加强素质教育。

要树立正确的大体育观,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也就是说,要把儿童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出发点,把培养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体育教育的基本的、实质性的目标。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技能训练和增强体质的手段,而且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儿童形成保护身体健康的责任感,获得熟练运用身体的能力,满足模仿、运动、娱乐、交往、竞赛、表演、审美等方面的需要,促进智力、个性、道德、审美情趣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误区三:孩子只是单纯的学习者。

有些老师在课前的准备中常常独自沉思,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设计活动的形式,把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比如做很多头饰,画大图案,准备很多活动资料,布置大型场景等。,却很少让孩子关注整个教学过程。孩子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无法体验参与准备工作的乐趣,无法对自己的活动体验做出主动的决定,削弱了孩子的主动性,使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建议:让孩子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体。

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在于亲身体验和尝试。所以,老师一定要引导孩子参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让孩子参与设计活动方案,问孩子想玩什么,怎么玩;让孩子一起准备运动器材,比如缝沙袋,做头饰;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活动计划,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让孩子中的一些“旁观者”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挖掘孩子的组织潜能和运动潜能,让体育活动成为培养孩子主体性的又一有力手段。

误区四:运动难度和运动量太低。

幼儿园老师往往不敢使用一些高强度、高风险的内容,让孩子失去了“跳着够着”的乐趣,失去了迎接挑战和困难的机会。幼儿园教师基于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往往会选择一些安静、轻松、安全的以技能练习为主的活动。在活动组织上,讲解示范密度过长,练习密度不足。尤其是男生,在活动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宣泄”,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就能轻松“达标”,不仅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不利于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

建议:提高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项好的体育活动,讲解、示范、练习、休息的密度要科学合理。其中练习的密度最大,一般来说可以占到整个活动的50%-70%。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开始要做一些活动量不大的活动,中间安排强度大、难度大的体育锻炼,让孩子达到适宜的生理负荷峰值,最后安排活动量不大的游戏或放松活动。在组织指导上,要注意集中授课,多练习,减少过多的排队等待时间。同时,教师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强度和挑战性较大的活动,如从1.5m的高度跳下、仰卧起坐传球、蹲过30cm-40cm高的障碍物等。有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以开展轮滑、打棒球、踢足球等活动,有效激发幼儿的体育热情。这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也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误区五:无意义的探索和创新太多。

有老师认为现在提倡创新,所以无论什么体育活动都要求孩子创新。“单脚跳”要有创意,所以孩子一边跳舞,一边开动脑筋“讨好”老师,同时抛开单脚跳的基本要求。有些老师在引导孩子探索时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要求,让孩子自由探索,缺乏分层次的引导策略,使得孩子的探索变得机械。

建议: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

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不同的重难点内容,让不同体质的孩子都有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幼儿园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基本方式,充分考虑各个年龄段儿童的不同特点,避免枯燥重复的技能训练。同时,在对创新的理解上,要注重通过孩子的自主探索来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比如“打球”这个活动,第一关探索可以是自由发挥,谁打得多;第二层探索是玩别人玩过的把戏;第三关可以给孩子提供绳、棍、环等辅助材料,让孩子主动与设备交流,创造出“抓猪”、“打球”、“带球走”等各种有趣的新花样。让孩子在老师循序渐进、循循善诱的引导中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和成功快感。

综上所述,3-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维护和增强儿童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因此,科学的、适合儿童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儿童在德、智、形体美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孩子的身体发育更加协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要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重视幼儿的体育锻炼,帮助幼儿获得最基本的体育锻炼技能和知识。还要在活动中培养孩子无畏、勇敢、坚强的意志和积极、合作、乐观的态度。儿童天性好动好奇,儿童活动教育的主要特点是游戏性。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生理需求。幼儿园体育活动不是单一的体育训练,它是使幼儿社会化的综合性游戏实践,是在不丧失个性、成为一个发展完善的人的前提下,促进幼儿更好地融入社会。